计算机 络
文章目录
- 计算机 络
-
- 第1章 概述
- 第2章 物理层
-
- 公式
- 传输媒体
- 信道复用技术
-
- 1. 频分 FDM
- 2. 时分 TDM
- 3. 统计时分 STDM
- 4. 波分 WDM/DWDM
- 5. 码分 CDM
- 宽带接入技术
-
- 1. xDSL
- 2. HFC
- 3. FTTx
-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
- 循环冗余检验 CRC
- 点对点协议 PPP
- CSMA/CD协议
- 交换机
- 虚拟局域 VLAN
- 第4章 络层
-
- IPv4
-
- 1. 分类的IP地址
- 2. 划分子
- 3. 超 CIDR
- 4. IP数据
- IPv6
- 地址解析协议 ARP
- 际控制 文协议 ICMP
- 内部/外部 关协议
-
- 1. 路由信息协议 RIP
- 2.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OSPF
- 3. 边界 关协议 BGP
- 际组管理协议 IGMP
- 虚拟专用 VPN
- 络地址转换 NAT
- 第5章 运输层
-
- UDP
- TCP
-
- 1. 超时重传 ARQ
- 2. 拥塞控制*
- 3. 握手
- UDP和TCP的区别
- 第6章 应用层
-
- 域名解析 DNS
- 文件传输 FTP
- 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 电子邮件
-
- 1.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SMTP
- 3. 万维 电子邮件
-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第1章 概述
- 计算机 络的功能:连通、共享
- 互联 (Internet、因特 ): 指由APPANET发展而来、采用 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的特定的计算机 络
- 因特 的组成:边缘部分、核心部分
- 边缘部分:连接在因特 上的所有主机
- 核心部分:由 络与路由器组成
- 主机之间的通信模式:
- 客户端/服务器模式(C/S)Client/Server
-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Browser/Server
- 对等模式(P2P)Peer-to-Peer
- 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
- 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
- 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
- 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 电路交换:先建立源点到终点的链路,然后整个 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
- 文交换:整个 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需要各结点存储转发。
-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 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需要各结点存储转发。
- 计算机 络的性能指标:
- 速率(信息速率、码元速率)
- 带宽
- 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 利用率(信道利用率、 络利用率)
- 络协议:为进行 络中心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主要由语法、语义、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 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 协议:对等实体间进行通信的规则,协议必须能应付各种可能的情况。协议是水平的
- 服务: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上下层实体进行信息交互的地方称为服务访问点SAP。服务是垂直的
第2章 物理层
公式
- 信噪比
- 香农公式
传输媒体
- 导引型:
- 双绞线
- 同轴电缆
- 光缆
- 非导引型:
- 短波通信
- 无线电微波
- 卫星通信
信道复用技术
- 信道复用即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1. 频分 FDM
- 将一条信道按频带分配给不同的用户
- 优点:
- 技术成熟
- 缺点:
- 不够灵活
2. 时分 TDM
- 将时间分为一段段等长的TDM帧
- 优点:
- 技术成熟
- 缺点:
- 不够灵活,空闲时造成资源浪费
3. 统计时分 STDM
- 扫描正在使用信道的用户,动态分配时隙
- 优点:
- 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 缺点:
- 扫描时使用了缓存,对于智能复用器的性能要求高
- 由于时隙不是固定分配的,所以每个时隙中需要带有地址等信息,造成额外开销
4. 波分 WDM/DWDM
- 按波长将一条光纤划分成多个信道
- 优点:
- 极大提升传输速率
- 缺点:价格昂贵
5. 码分 CDM
- 每个站被指派一个唯一的码片序列,1就是这个序列,0是这个序列的反码
- 各个站的码片序列各不相同,相互正交
- 优点:
- 用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
- 信 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 缺点:一个bit转换成m个比特的码片,需要传送的数据量增大
宽带接入技术
- 宽带接入即用户连接到 ISP的方式
1. xDSL
- 特点:
- 在电话线()的基础上改造
- 0~4kHz 频段用于电话,高频用于上
- ASDL使用DMT技术:将高频分段,少部分用于上行信道,其他用于下行信道
- 采用频分复用
- ISP<–>端局DSLAM<–>ATU-C<–>电话分离器()<–>电话分离器()<–>ATU-R<–>用户电脑
- 优点:
- 改造成本低,在电话线基础上改造,不需要破坏原有的物理结构
- ATU是无源的,使用物理方法进行滤波,维护成本低
- 缺点:
- 受用户线条件影响,无法保证固定的数据率
2. HFC
- 特点:
- 在电视线的基础上改造
- 原本电视线的单向传输改造为双向传输
- 主干使用光纤,在光纤节点中转换为电信 ,再由一条大同轴电缆送至用户家庭
- 优点:
- 在电视线的基础上改造,提高电视信 质量
- 缺点:
- 多个用户同时上 时,速率将会非常低
3. FTTx
- 特点:
- 不同与DSL的电话线和FHC的同轴电缆,FTTx使用光纤进行近距离传输
- 为了有效利用光纤,数十个用户使用一个光配线 ODN()对一条光纤进行分用
- 采用波分复用
- 优点:
- 速度快
- ODN无源,维护成本低
- 缺点:
- 成本大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循环冗余检验 CRC
- 存在一个数据101001需要计算FCS:
- 双方协议生成多项式的方式,例如
- 得出除数就是1101,最高项次数n = 3
- 数据后面补n个0:101001,000
- 101001,000除以1101,相同为0,不同为1
- 最后的余数取n位:001即FCS
- 由数据101001和FCS 001检验数据是否正确:
- 将FCS拼接到数据后面:101001,001
- 由多项式得出除数1001
- 若101001,001除1001不为0,则数据错误
点对点协议 PPP
PPP协议就是用户和 ISP进行通信时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 帧格式:
字段: | F | A | C | 协议 | 信息部分 | FCS | F |
---|---|---|---|---|---|---|---|
字节: | 1 | 1 | 1 | 2 | 不超过1500字节 | 2 | 1 |
-
协议:
- 0x0021:信息部分为 IP数据
- 0xC021:信息部分为 链路控制协议LCP的数据
- 0x8021:信息部分为 络控制协议NCP的数据
-
连接过程:
- 物理链路:物理层建立连接
- LCP链路:发送一系列LCP分组–>对方返回配置确认帧–>LCP配置鉴别成功
- NCP链路:发送NCP帧–>建立NCP链路
-
封装和透明性:
- 使用标志字段7E表示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
- 使用字节填充,转义字符7D
- 数据中的帧边界()转义为7D 5E,数据中的转义字符()转义为7D 5D
- PPP协议用在SONET/SDH链路时使用零比特填充,每5个1填入一个0
CSMA/CD协议
CSMA/CD协议是使用在以太 ()上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解决一条总线上如何实现一对一通信的问题
- 帧格式():
字段: | 前同步码 | 帧开始定界符 | 目的地址 | 源地址 | 类型 | 数据 | FCS | |
---|---|---|---|---|---|---|---|---|
字节: | 7 | 1 | 6 | 6 | 2 | 46~1500 | 4 |
-
帧格式说明:
- 前同步码:在不使用SONET/SDH时发送需要插入前同步码,目的是使适配器的时钟与比特流达成同步
- 帧开始定界符:分开前同步码和MAC帧
- 类型:标志上一层使用的协议,例如IP或IPX
- 数据:数据不够46字节时将会在数据后面进行填充
-
MAC地址:
- MAC存在于硬件适配器()中
- 长度为6字节、48位
- 前24位由 IEEE的RA管理出售,第7位为G/L位(),第8位为I/G位()
- 后24位由厂家自行指派
-
利用率:
-
封装和透明性:
- 不需要帧结束定界
- 不需要使用字节插入来保证透明传输
-
碰撞、退避:
- 基本退避时间S = RTT = 512比特时间 = 64字节传输时延 = 51.2 μs(10 Mb/s)
- 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
- 重传16次时丢弃该帧,向上层 错
- 最短帧64 B
交换机
- 桥:通过MAC地址表查找目标地址,确定后将帧转发到目标地址上,使用软件转发
- 交换机:
- 并行传输,无碰撞
- 内置缓存
- 通过自学习方法建立交换表,使用硬件转发
虚拟局域 VLAN
- 帧格式():
字段: | 目的地址 | 源地址 | 802.1Q标记 | 用户优先级 | CFI | VID | 类型 | 数据 | FCS |
---|---|---|---|---|---|---|---|---|---|
字节: | 6 | 6 | 2 | 3位 | 1位 | 12位 | 2 | 42~1500 | 4 |
- VID:标志这一帧属于虚拟局域 中哪一个VLAN
第4章 络层
- 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虚电路服务和数据 服务
- 络层中间设备:路由器
- IP地址:分类的IP地址、子 掩码、掩码、CIDR、回环地址、私有地址(10/8,172.16/12,192.168/16)、 络地址与广播地址、单播地址与多播地址。
IPv4
1. 分类的IP地址
- A类:前面1个字节是 络 ,1.x.x.x~126.x.x.x
- B类:前面2个字节是 络 ,128.1.x.x~191.255.x.x
- C类:前面3个字节是 络 ,192.0.1.x~223.255.255.x
2. 划分子
- 络地址 = IP地址 与 子 掩码
3. 超 CIDR
- IP/掩码1的个数
4. IP数据
- 帧格式:
字段: | 版本(IPv4) | 首部长度(最少20) | 区分服务(一般没用) | 总长度(该分片的长度) |
---|---|---|---|---|
字节: | 4位 | 4位 | 1 | 2 |
字段: | 标识(一个数据的全部分片标识一样) | 标志(MF=还有分片,DF=不能分片) | 片偏移(数据在原来的位置/8) |
---|---|---|---|
字节: | 2 | 3位 | 13位 |
字段: | 生存时间(跳数TTL) | 协议(数据部分使用的协议) | 首部检验和 |
---|---|---|---|
字节: | 1 | 1 | 2 |
字段: | 源IP地址 |
---|---|
字节: | 4 |
字段: | 目的IP地址 |
---|---|
字节: | 4 |
IPv6
- 帧格式:
字段: | 版本(IPv6) | 通信量类 | 流标 |
---|---|---|---|
字节: | 4位 | 1 | 20位 |
字段: | 有效载荷长度(扩展首部+数据) | 下一个首部(协议) | 跳数限制 |
---|---|---|---|
字节: | 2 | 1 | 1 |
字段: | 源IP地址 |
---|---|
字节: | 16 |
字段: | 目的IP地址 |
---|---|
字节: | 16 |
地址解析协议 ARP
- IP地址通过ARP转变为物理地址。
- ARP进程在本局域 上广播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
- 在本局域 上所有主机上运行的ARP进程都收到此ARP请求分组
- 主机B在ARP分组中见到自己的IP地址,就向主机A发送ARP响应分组,并写入自己的硬件地址
- 主机A收到主机B的ARP响应分组后,就在其ARP高速缓存中写入主机B的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
际控制 文协议 ICMP
- 有ICMP差错 告 文和ICMP询问 文两种
- ICMP 允许主机或路由器 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 告
- 应用程序PING采用的就是ICMP 请求与响应 文。
内部/外部 关协议
1. 路由信息协议 RIP
- 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 相邻路由器间定时交换各自的路由表
- 基于UDP
2.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OSPF
- 一种分布式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 链路状态改变时洪泛发送邻居信息。基于IP协议进行传输
3. 边界 关协议 BGP
- 一种基于路径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 基于TCP。
际组管理协议 IGMP
让连接在本地局域 上的多播路由器知道本局域 上是否有主机参加或退出了某个多播组。
虚拟专用 VPN
通过一个公用 络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 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
络地址转换 NAT
将私有(保留)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 络中。原因很简单,NAT不仅完美地解决了I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 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 络内部的计算机。
第5章 运输层
UDP
- 伪首部:
字段: | 源IP地址 | 目的IP地址 | 0 | 17 | UDP长度 |
---|---|---|---|---|---|
字节: | 4 | 4 | 1 | 1 | 2 |
-
17表示UDP检验和,TCP的伪首部将17换为6
-
文格式:
字段: | 源端口 | 目的端口 | 长度 | 检验和 | UDP数据部分 |
---|---|---|---|---|---|
字节: | 2 | 2 | 2 | 2 |
TCP
- 文格式:
字段 | 源端口 | 目的端口 | 序 | 确认 | 数据偏移 | 保留 | URG | ACK | PSH | RST | SYN | FIN | 窗口 | 检验和 | 紧急指针 |
---|---|---|---|---|---|---|---|---|---|---|---|---|---|---|---|
字节 | 2 | 2 | 4 | 4 | 4位 | 6位 | 1位 | 1位 | 1位 | 1位 | 1位 | 1位 | 2 | 2 | 2 |
- 序 :本 文段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编
- 确认 :下一个 文第一个字节的编
- 数据偏移:因为首部有可选项,所以数据位置不确定,需要指明偏移值用于找到数据部分
- ACK:建立连接后ACK=1
- PSH:PSH=1相当于flush
- RST:RST=1释放和复位
- SYN:SYN=1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或连接接受 文
- FIN:FIN=1释放连接
- 窗口:接收方窗口的大小
1. 超时重传 ARQ
- 平滑往返时间RTTs的计算:
- 超时重传时间RTO的计算:
- RTTd是RTTs和RTT样本的加权偏差:
2. 拥塞控制*
3. 握手
- 连接建立
- 连接释放
UDP和TCP的区别
对比项目 | UDP | TCP |
---|---|---|
连接 | 无连接 | 面向连接 |
面向 | 文 | 字节流 |
交互通信方式 | 支持全部 | 一对一 |
首部开销 | 固定8字节 | 20字节以上 |
可靠 | 尽最大努力交付 | 提供可靠交付 |
第6章 应用层
域名解析 DNS
- 主机访问 www.baidu.com:
- 主机本地的映射缓存
- 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映射缓存
-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查询,活得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顶级域名服务器查询,获得权限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权限域名服务器查询,获得的IP地址
文件传输 FTP
- FTP:
- 使用TCP
- 一个端口21负责传送控制信息
- 一个端口20负责传送数据
- TFTP:
- 使用UDP
- 每次传送512字节
- 数据 文编 ,从1开始
- 使用类似停止等待的方式实现可靠传输
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 URL:
- <协议> <主机> : [端口] / [路径]
- HTTP的端口默认为 80
- HTTP:
- 使用TCP
- 在建立TCP连接的第三次握手中发送HTTP请求 文
- HTTP/1.1使用长连接
- Proxy Server:
- 使用一台主机用作 络请求和回应的缓存
- 请求 文:
- GET /dir/index.html HTTP/1.1
- Host: www.xyz.edu.cn
- Connection: close
- User-Agent:
电子邮件
- 组成构件:
- 用户代理 UA
- 邮件服务器
- 发送协议、读取协议
- 邮件地址:
- 用户名 @ 邮件服务器的域名
1.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SMTP
- 电子邮件分信封()和内容
- 内容分首部和主体
- To: 收件人地址
- Subject: 主题
- Cc: 抄送
- Bcc: 暗送
- Reply-To: 让对方回信的地址
- From: 来自()
- Date: 发信日期()
3. 万维 电子邮件
- 浏览器和邮件服务器间使用HTTP协议
- 邮件在服务器之间传送仍然使用SMT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 DHCP可以让主机自动获得IP地址
- 使用UDP
- 租用时间过了一半后像DHCP服务器申请延时
- DHCP客户端口68,DHCP服务器端口67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络技能树认识身边的计算机 络常见的 络设备22229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