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条留言丨他们是这样看待边缘计算的

上个月,边缘计算 区发布边缘计算概念册《边缘计算时代》,然后向全国 友征集对边缘计算/5G看法见解。

@Hsin-wu Ch’en

纵观多年,ICT的发展总是围绕着总分总分这么一种形态,从集中式云计算到分布式边缘计算,未来又会回来集中式云计算。当前这一阶段,正是边缘计算发展的阶段。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边缘计算取代云计算,只能是相辅相成,重心偏向边缘侧。边缘计算目前已经不仅仅是科学界的理论研究,工业界也在实现边缘计算。边缘计算还要面临做到计算,通信,缓存三者结合的问题。

@守望者

做为从大力宣传TY云的DX出来,然后进入YD专业公司(差点进入铁塔集团)的某运营商前员工来说,还是有些发言权的。以后无论是云还是物联 的发展都离不开边缘计算,运营商在边缘计算应该尽快完成布局,虽然起步已经有些晚了,但遍布全国的数百万基础机房设施都是布局边缘设备的首选,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在某些区域打造出一批标杆项目,然后就等着OTT厂商来上门谈合作就OK了,运营商一定要抱紧团,把市场择价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不能操着卖白粉的心拿着卖白菜的价!做为运营商我就做好我的基础设施和运营,应用还是交给专业的去做。

@熙熙攘攘

随着3GPP(代表CT侧技术演进)与ETSI(代表IT侧技术演进)在5G边缘计算领域的会师(冲突r衔接,通信基础设施与IT技术与基础资源正加速进行架构、技术融合。

5G 边缘计算借鉴了 ETSI对边缘计算的参考架构和成熟理念,让用户平面功能(UPF)作为数据面锚点成为ETSI与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融合的关键点。在5G边缘计算中3GPP定义了 络架构,支持数据路由与能力开放;ETSI定义了平台架构,边缘计算平台实现 数 据   络(DN)和 应 用 功 能(AF)。 络架构与平台架构的融合,使得云 融合成为一种可行且有利的ICT融合模式,为产业、为客户、为合作伙伴创造更大价值。

边缘计算作为一种 络+平台架构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是5G 络加速服务垂直行业的利器之一。边缘计算是运营商提升 络服务价值的一次契机,将有可能推动CT+IT产业链进一步融合,从而缩小数字服务鸿沟,改变既有商业模式,彼此成就创造价值。

5G不是万能的,它只是带来了一次融合的机会,5G本身也还将与A人工智能、I物联 技术、C云计算技术、D大数据、E边缘计算技术进一步融合,比如在工业领域催化OICT,比如在智能驾驶领域推进L3L4无人驾驶,比如在医疗领域推动远程诊疗和远程手术等。边缘计算技术与5G结合度最高,可以成为DT和AI的底座,通过边缘 络和边缘计算实现现场级数字服务和智能服务。

@当代青年

作为5G核心 从业人员关注边缘技术已久,目前国内进展也很慢。个人认为5G时代不缺应用不缺流量,边缘计算得密度将决定以后5G业务和切片梦发展到什么程度,边缘计算必须走在应用前面。

@Dejiner

我对边缘计算的理解:何为边缘,即将原来的中心云变为边缘云,在边缘侧部署服务器,缩短了服务器与终端的距离。

距离缩短带来的好处有很多,终端上传任务数据(例如vr,ar等大计算量数据)到边缘侧服务器的传输时间减少了,而且减少任务计算时间(边缘服务器计算能力强),而且可以减少终端的能量损耗(电池等)。

@贝加尔征

5G+MEC任重而道远,涉及到的因素较多,至少包含5GNR、5GC特别是UPF、MEP、(云)资源池、应用/算法的加载、客户项目的系统集成等等

单个项目实施已经不容易了,如果打造一个能够打通上述各环节的可运营的产品,需要多家公司,甚至同一家公司多个部门之间的通力配合。不过有缺憾就意味着有机会,希望在5G时代中国的通信和IT从业者们能够再领先世界打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在“新基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Yammy

边缘计算是5G时代最核心的一个使能技术,是it(服务器,云计算),ct(5g,wifi等),dt(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一个跨域融合节点。边缘计算是技术突破,低时延大流量强安全完美符合不止toc更是tob业务的需求。边缘计算是这个时代新的使能和武器,也是新的战场或者说是机会,并且是属于所有人的机会。

@勇往直前

个人认为边缘计算MEC,未来必定是与5G 络、云计算、AI等创新技术相结合的整体的解决方案。最看好的还是未来在工业互联 的实践和应用,目前中小型企业的数字化、自动化水平还比较低,但是很多企业家有智能制造的概念,他们也在寻找智能工厂的雏形从而来减员增效。目前看,最可能需要MEC的应用是低时延的控制类应用,AR/VR这类大流量、低时延需求的应用以及在特定场景下的AI+机器视觉分析的应用,等到5G的R16,R17到来,MEC与5G的结合将大放异彩。

@空眸浅笑

边缘计算是起源于传媒领域,由于直接上传云端的信息量过大造成上传带宽,云端空间的浪费,边缘计算孕育而生,将信息在边缘节点先行处理,而后将处理完毕的信息上传至云端,将很大程度上减轻传输和云端的负担

@庄周的蝴蝶

边缘计算和深度学习相结合也是一个研究热点:一方面考虑将神经 络部署到边缘(考虑神经 络需要的资源可能超出边缘的能力,所以对结构进行切割,对神经元进行删减,联邦学习,迁移学习);另一方面深度学习本身对于边缘 络的管理也有促进作用。

@王YAN

边缘计算是解决当今各领域智能化重要的底层技术,但由于各领域的巨大差异,实现一种普适的边缘计算范式或者架构很难,这应该是当前推广发展边缘计算的一个瓶颈。不同于云计算自上而下的推广发展模式,边缘计算更适合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

@及时雨

我理解的mec是将内容源移动到靠近用户的位置,类似内容分发 络(cdn)的效果,只是比cdn的效果更佳。5G里面的upf下沉到无线侧,通过n9接口完成边缘数据的分发,也实现了边缘计算的目的。

@Archie

云为中心,即为大脑,边缘为端,可谓关节,5G通信,是为经脉。无云不言端,无脉令难行,无端皆空谈。(有点偏颇,大概如此。)

@kitty

在基站附近部署边缘服务器,利用其丰富的通信、计算和存储资源,感知终端的移动特征,提高终端时延、带宽等服务质量,同时也为集中式云计算缓解资源紧张等问题。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小丞

當今5G正火。根據通信演進史,奇數代為創新,偶數代為前一代加強版;雖然5G已然成為今年的討論熱詞,但我們理應也要從5G來推測6G可能的發展方向與產值所在,方能在下一個風口迎來屬於自己的機會。

@华兴

边缘计算在不同的角色公司有着不同的理解,互联 公司侧重于作为云的延伸,运营商侧侧重于作为 的延伸,而设备厂家把边缘的定义更多侧重于设备端。但毋庸置疑,边缘计算将是5G、云计算、物联 的交叉融合之处。

@蚂蚁 

云计算通过虚拟化技术+资源池化&编排工具提供了灵活获取资源的能力;边缘计算则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增强提供了就近获取资源的能力;5G则是连通终端用户与边缘计算之间的基础平台,并通过边缘计算进一步向行业客户开放通信 络能力,为用户业务提供可感知的无线&传输 络能力。

@宋平

边缘计算是广泛分布算力的有效方式,是提升服务质量的根本途径。未来将发挥其强大的平台优势,助力各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wandering

边缘计算是下一个计算范式,是云计算的延续,也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同我们人的身体一样,我们大脑虽然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帮我们决策很多事情,但是我们身体更多的反应,是各个器官,脊髓中的神经元控制我们对外界做出及时的反馈。同时,大大减少了我们大脑需要处理的任务量。其实,我们人学习的东西,有时候我们总称为技术,你无法表达出来,就是很熟练,很大程度上,是你这部分的技能,已经存储到边缘神经元中,不需要大脑去控制完成这个任务。如同人的身体,一样边缘计算就是向着一个智能系统发展的方向探索。

@舒克

边缘计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操作系统,一个生态。有从云向下进行延升,也有从下向上延升。边缘计算也不是说一定是 络设施运营商的天下,对于MEC在互联 行业,边缘计算应用除了MECAPP,也可以是例如背靠背等其他形式。

@Feng

本人为通信工程专业,自学一些有关深度学习的概念,目前在学校还是在上专业基础课,之前从未听说过边缘计算,在了解了人工智能的基础上,浅谈一下与边缘计算的关系。人工智能的算法在CV,NLP等方面有了相当不错的发展,但是需要像硬件算力的支持,完全部署在服务器可能有 络的延迟的影响,边缘计算无疑是加快了人工智能产业化的发展,像AI推理的部署更是离不开边缘计算,相信在未来我们都能够时时刻刻遇到边缘计算

@晓舟

还记得访问局部性原理么,第一次看到边缘计算就想起了这个概念。在 络中,具体表现为一组用户在一段时间内会反复发生交互,局域 、内容分发 络都是访问局部性原理的概念体现。边缘计算也是一种呈现方式,可以提高交互速率和效果。

@钦开

边缘计算,万物互联,智能感知,这就是我们这一代的使命,我就想为这个使命添砖加瓦

推荐阅读

感谢阅读,欢迎扩散传播!感谢!

边缘计算 区:促进边缘计算领域知识传播,中立,客观,如果您关注边缘计算、5G、物联 、云原生等领域请关注我们。

50条留言丨他们是这样看待边缘计算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6月5日
下一篇 2020年6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