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物联 发展简史与概述
-
- 1.物联 的发展简史
-
- 1.1 物联 的起源
- 1.2 物联 的发展
- 1.3 物联 大事件
-
- 1.3.1 NB-IOT标准的引进
- 1.3.2 工信部宣布5G商用
- 1.4 物联 行业发展现状
-
- 1.4.1 消费驱动型
- 1.4.2 政策驱动型
- 1.4.3 产业驱动型
- 2.物联 的基本概述及架构
-
- 2.1 物联 的基本概述
- 2.2 物联 的层次架构
- 3.华为物联 解决方案
-
- 3.1 华为”1+2+1″IOT解决方案架构
- 3.2 华为云物联 平台整体架构
-
- 3.2.1 终端层
- 3.2.2 接入层
- 3.2.3 平台层
-
- 3.2.3.1 业务使能
- 3.2.3.1 连接管理
- 3.2.4 应用层
- 3.3 NB-IOT 蜂窝海量激活 络连接
- 3.4 5G新架构-一张 络承载千百行业
- 3.5 工业物联 关
- 3.6 全面开放的智能ONT
- 3.7 轻量级智能化的Huawei LiteOS
- 二、物联 行业应用与解决方案
-
- 1.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介绍
-
- 1.1 城市发展的问题
-
- 1.1.1 交通管理问题
- 1.1.2 停车管理问题
- 1.1.3 路灯管理问题
- 1.1.4 消防管理问题
- 1.1.5 井盖管理问题
- 1.1.6 环卫管理问题
- 1.2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
- 1.2.1 智慧交通解决方案
- 1.2.2 智慧停车解决方案
- 1.2.3 智能路灯解决方案
-
- 1.2.3.1 方案一
- 1.2.3.2 方案二
- 1.2.4 智慧消防解决方案
- 1.2.5 智能井盖解决方案
- 1.2.6 智慧环卫解决方案
- 2.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介绍
-
- 2.1 传统园区面临的挑战
- 2.2 传统园区发展的问题
-
- 2.2.1 安防管理问题
- 2.2.2 访客管理问题
- 2.2.3 能耗管理问题
- 2.2.4 问题汇总
- 2.3 智慧园区的解决方案
-
- 2.3.1 安防管理解决方案
- 2.3.2 访客管理解决方案
- 2.3.3 能耗管理解决方案
- 3.智能电 解决方案
-
- 3.1 电力系统全流程概述
- 3.2 电力公司长期痛点
- 3.3 传统电 的特点
- 3.4 不同地区电 述求不同
- 3.5 电 演进趋势
- 3.6 智能电 解决方案
-
- 3.6.1 AMI
- 3.6.2 全联接电
- 4.车联 解决方案介绍
-
- 4.1 汽车产业常见问题
- 4.2 什么是车联
- 4.3 VX2-车路协同
- 4.4 DIRS-路 数字化服务
- 4.5 车联 的业务发展
- 4.6 车联 的发展现状
- 4.7 HUD
- 4.8 OBD/T-BOX
- 4.9 UBI
- 4.10 自动收费和车辆行驶轨迹
- 5.工业物联 解决方案介绍
-
- 5.1 我们正处在新工业革命的历史时期
- 5.2 跨越裂谷,向效率更高,更精细的智能发展
- 5.3 ICT技术成为智能制造企业的生产系统
- 5.4 华为工业物联 解决方案技术架构
- 5.5 生产可视化
- 5.6 资产定位及追踪解决方案
- 6.物联 应用发展趋势
-
- 6.1 七大新兴技术-5lABCDE
- 6.2 5G、边缘计算助力低延时业务
- 6.3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 、人工智能的关系
- 6.4 从loT到AloT
- 6.5 量子计算释放无尽算力:未来趋势
- 6.6 数字孪生助力设备运维
- 三、物联 安全技术
-
- 1.物联 安全典型案例
-
- 1.1 特斯拉事件
- 1.2 南京环保局事件
- 1.3 美国 络摄像机DDOS
- 1.4 物联 安全重点领域威胁总结
- 1.5 络攻击技术升级趋势
- 2.华为物联 安全总体架构
-
- 2.1 物联 安全解决方案”3T+1M”参考框架
- 2.2 终端安全:FOTA数字签名确保升级固件合法、完整
- 2.3 管道安全:防DDOS攻击、信令风暴
- 2.3 云端安全:IOT平台端到端认证接入与传输安全
- 3.华为物联 安全典型应用
-
- 3.1 “3T+1M”安全典型应用案例-共享单车
- 总结
前言
华为物联 工程师HCIA-IoT职业认证流程 址:https://edu.huaweicloud.com/training/iote.html
1.2 物联 的发展
物联 的发展主要有如下几个阶段:
- 1991年:《物联 起源》主要是指特洛伊咖啡壶、可乐贩售机。
- 1995年:《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提到了”物联 ”的构想,因特 仅仅实现了计算机的联 ,而未实现与万事万物的联 。
- 1999年:《物联 概念的提出》主要是指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 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也就是说,物联 是指各类传感器和现有的互联 相互衔接的一个新技术。
- 2005年:《引用物联 概念》主要出现在突尼斯峰会上,ITU发布了《ITU互联 告2005:物联 》,正式提出了”物联 ”的概念。
- 2009年:《感知中国》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无锡视察时高度肯定了传感 技术的研究发展,并提出在无锡高新区建设”感知中国中心”,从此开启了物联 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发展大幕。
- 2013年:《工业4.0》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 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 2015年:《中国制造2025》是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批,由国务院于2015年5月印发的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文件,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1.3.2 工信部宣布5G商用
在2019年10月31日举行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开幕式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共同宣布启动5G商用服务,并发布相应套餐。5G为IoT带来的价值将是多元而综合,同时也在催生新的方案及产业链发展。
1.4.2 政策驱动型
政策驱动型应用主要涵盖城市管理方面的应用,比如消防、安防、系统集成、公共事业、照明、停车等。
2.物联 的基本概述及架构
2.1 物联 的基本概述
物联 (Internet of hings-loT)就是物物相连的互珠 。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 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 ,是在互联 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 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百度百科
物联 :从人与人的信息连接到物与物的信息连接。
3.华为物联 解决方案
3.1 华为”1+2+1″IOT解决方案架构
华为”1+2+1″IOT解决方案架构主要介绍如下:
- “1”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物联 平台,集中收集、管理、处理数据,同时运行于该平台之上的大量的专业应用,也支持合作伙伴进行开发。
- “2”是指两类连接方式,包括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
- “1”就是华为新推出的物联 操作系统LiteOS。
3.2.1 终端层
物联 平台提供标准的IoT Agent,能够快速适配OS和各类厂商的智能终端,同时预集成高价值行业应用。
IoT Agent设备主要功能包括:
- 鉴权认证
- 设备管理
- 数据收集
- 音视频呼叫
- 消息/文件
IoT Agent设备终端主要有:
- 智能终端
- 智能硬件
- 传感器
- 行业应用APP
- IoT Agent
3.2.2 接入层
接入层支持无线、固定接入等多种接入方式,通过IoT Agent适配不同厂家的传感器,以便于接入海量的设备。
接入层的使用场景主要又如下几种:
- 移动宽带接入
- 固定宽带接入
- IoT接入
3.2.3 平台层
平台层最主要的两个功能是:业务使能、连接管理。
3.2.3.1 业务使能
华为云物联 平台解决方案业务使能主要提供功能有:
- 开放APIs
- 业务编排
- 规则引擎
- 业务分析
- 运营管理
3.2.3.1 连接管理
华为云物联 平台解决方案连接管理主要提供功能有:
- SIM管理
- 设备管理
- 联接管理
- 安全鉴权
- 运营管理
3.2.4 应用层
华为云物联 平台支持多种OpenAPI形式,支持预集成多个行业应用,主要包括智慧家庭、车联 、智能抄表、智慧城市、其他第三方应用等。
3.3 NB-IOT 蜂窝海量激活 络连接
与传统2G、3G、4G蜂窝通信模式相比,NB-IoT蜂窝海量激活 络连接自身具备的低功耗、广覆盖、低成本、大容量等优势,使其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垂直行业,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产品所采用。
NB-IOT 蜂窝海量激活 络连接解决方案如下:
3.5 工业物联 关
工业物联 关的优势主要有:
- 工业级设计:防震、防水、防尘、防电磁。
- 丰富的接口支持:ZigBee、RF、BlueTooth、RS485、RS232、DI/DO等。
- 复杂协议适配:CAN、ModBus、IEC62056、IEC104等
- 本地智能:本地计算与存储。
3.7 轻量级智能化的Huawei LiteOS
在现代化城市当中,车辆是非常多的,驾驶员不遵守交通安全法现象增加,这些违法行为会导致发生交通事故,进而引发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现象。
3、环境污染加剧
交通拥堵、行驶速度低导致车辆能源使用效率低,消耗更多的能源,加重环境的污染。
1.1.2 停车管理问题
停车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
- 停车管理。
- 火灾隐患突出:环境混乱、群租、易燃物品随意堆放、私拉电线等。
- 消防设施薄弱:无消防设施、或者仅有简单消防设备。
- 火灾预警不及时:依靠人工巡检,成本高,火灾不能及时发现,难以在火灾初起阶段及时获知灾情信息。
- 旧:作业设施老旧,作业成本高,维护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无法保证。
- 低: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手段单一,决策缺乏依据,资源浪费严重。
- 乱:作业标准混乱,作业状态随意,人为因素严重,指挥调度困难。
- 慢:行业缺乏创新,整体发展落后,新模式新设备新理念应用缓慢,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成本高。
- 智慧井盖,构建城市共享采集设施:多城市功能设施统一挂载,统一数据汇聚、统一回传,降低城市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成本。
- 平台化,统一运维:各委办局统一运维、监管、权责分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 警联动,安全防盗:通过对井盖实时监控,判断被盗、移位、损坏等事件的发生,联动告警,通知施工单位或警务平台快速处置,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城市安全。
- 实时监管:大区域范围内的井盖实现监管,智能运维。
- 警联动:并盖非正常开启状态的监控,判断被盗、移位、损坏等事件的发生,并将事件位置发送到监控中心和警务平台,由监控中心统一调度施工车辆对有问题的井盖进行维护,由警务平台同步出警到达案发现场。
- 访客到达后,需等候华为员工接待,平均等候时间5分钟。
- 年接待访客60万批次,全年耗费5万工时,即6300个工作日。
- 每年约有3万车次访客车辆出入园区,平均手续办理和缴费时间10分钟。
- 基于工卡的管理,员工进公司需刷卡;全年员工忘刷卡72万次,忘带卡手工考勤3万次,需员工手工补录,单次耗费5分钟,全年耗费6.25万个工时,即7800个工作日。
- 技术预集成,ICT能力开箱即用
- 设备统一接入,即插即用
- 多业务集中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 一体化安装和运维,降低运维成本
- 黑名单人员布控
- 受限人员阻止入园
- 视频分析
- 事前智能预警
- 事中系统联动、一键处置
- 事后智能分析
- 视频辅助告警确认
- 系统联动处置
- 太阳能、风能。
- 充电桩,智能家庭,智能路灯。
- 从输电、变电控制,向配电 、分布式电源和用户侧拓展。
- 控制点数量十万级->百万级,控时延:准实时->实时,控制频次:低频->高频。
- 采集点和采集量大幅提升。
- 采集频次和实时性提高。
- 车辆状态故障引没能及时发现
- 问题车辆对其他车辆安全的影响
- 自然天气变化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 超速罚单
- 修路堵车
- 车辆听歌下载很麻烦
- 交通灯不合理
- 保险费率区分不明显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1.1.4 消防管理问题
九小场所是城市防火安全的薄弱环节
1.1.6 环卫管理问题
环卫管理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2.1 智慧交通解决方案
智慧交通解决方案主要有: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助力环境清洁。
平台为智能停车应用提供基础的连接管理、数据管理、设备管理能力,并通过开放标准接口使得应用可以灵活快速地部署。
2、 络层
使用NB-IoT广覆盖、大连接、 络架构简化等特性,可以满足停车分布离散的特点,降低运营商安装及维护成本。
3、设备层
集成NB-IoT模组,可将数据解析下沉到终端,屏蔽接入的差异性。
1.2.3 智能路灯解决方案
1.2.3.1 方案一
智能路灯解决方案主要针对两个方面:客户价值和应用场景
1.2.4 智慧消防解决方案
智慧消防解决方案式依赖于华为云平台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运维新模式。
2、应用场景
1.2.6 智慧环卫解决方案
对环卫管理涉及到的人、车、物、事进行全过程实时管理。
2.2 传统园区发展的问题
2.2.1 安防管理问题
传统安防管理都是通过人工监管,主要分为事前=》事中=》事后。在整体效率和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
第一种:传统人工布控,对陌生人、黑名单人员的潜入室内门禁被强行打开无 警,保安人员无法快速发现并处理,对整个园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第二种:针对出现的翻墙盗窃事件无 警无联动,往往需要多人对整个区域的视频监控进行追溯,工作量大,效率低,急需通过体貌特征的快速检索查证。
第三种:在火灾发生时,空调依旧送风加大火势。人工核实,疏散, 警所需要的时间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员工
2.2.3 能耗管理问题
园区的能耗管理问题主要分为四点:无人区照明常开、阳面窗帘常开、无人区空调常开、空置会议室设施常开。
2.3 智慧园区的解决方案
华为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依托华为产品组合,基于华为云,联合生态伙伴,解决客户问题。以数字平台打造智慧园区数字底座:
园区核心服务,是华为自身数字化转型实践的能力外溢,实现园区业务的高效运维、数据融合、系统间的互联互通。
2、消防联动
3、周界联动
2.3.2 访客管理解决方案
访客管理解决方案主要分为四部分:访客预约门户 站、车牌识别闸机、园区内访客APP、人脸识别闸机。
智能光伏发电,绿色环保。
2、配电
备份电源UPS和储能无缝切换,独特的削峰填谷技术。
3、用电
基于能源大数据平台的智能分析诊断模型和算法,提供能源各环节综合管控,提升能源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
4、管电
整体节能5%~30%:人均运维效率提升30%。
3.智能电 解决方案
3.1 电力系统全流程概述
智能电 解决方案介绍主要分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
3.3 传统电 的特点
传统电 的特点主要分为:发电、传送、消费。
“新能源新业务”的不断接入:
2、智能电
“控制”向末端发展:
3、传统电 能源互联
信息”采集”需求爆发增长:
3.6 智能电 解决方案
3.6.1 AMI
4.车联 解决方案介绍
4.1 汽车产业常见问题
汽车产业常见问题主要分为:安全、效率、增值。

1、安全
2、效率
3、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