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Hacker 与画家》是硅谷创业之父Paul Graham的文集,他是最开始指导并资助大学生创业的一批人之一。
- 在2005年举办创业夏令营,指导8个项目中的4个项目成功做出成绩——
– 会化地理服务 站Loopt.com
– 用户聚合的新闻 站Reddi.com
– 移动支付服务 站TextPayMe
– 在线日历 站Kiko - 之后Pual以扶植创业公司作为事业,在硅谷成立Y Combinator1(YC)——
– 创业公司的孵化器
– 创业公司的教导员
– 创业公司与投资人联系的中介
– 每年一月和六月举办两次训练营,挑选20个项目。为期3个月,1.1万美元的启动资金 + 每个项目成员3000美元的生活津贴,最终YC获取项目5%的股份。
3个月内,YC会对项目进行辅导,包括项目建议、方法论和价值观。
每个星期四下午,创业者会向Paul等人汇 进展,并一起讨论如何解决棘手的难题。
最后,YC会举行“展示日”,让风险投资商与创业者直接见面,风投在展示后评估项目,之后可以私下接触并进行投资。 - YC改写了创业家和硅谷投资这之间的就秩序,塑造了创建技术公司的新范式。
Paul有一套完整的创业哲学,其创业公式是:
- (1)搭建原型
- (2)上线运营(别管bug)
- (3)收集反馈
- (4)调整产品
- (5)成长壮大
这本书的目的在于让普通读者理解计算机时代,真正理解“Hacker精神”,那么,一起来把这本书读厚吧~
注:本栏目所有文字大多为资料中搜集的文字,只是修改了出现顺序,更适合信息接收。
??书呆子 VS 美国的学校
- 栏目介绍
- 译者说此书
-
- 可比肩《地球商品目录》
- 要把握时代必须理解计算机
- 黑客在本书取原始含义:解决难题者
-
- 想尝试解释计算机世界里发生了什么事
- 本书回答了很多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 编程语言就是程序员的思维方式
- 革新和异端实际上是同一件事
-
- 在典型的美国中学,受欢迎很复杂
- 中学是一个特殊的环境,类似监狱
- “书呆子”的中学时期等同于文明人步入原始 会
- 美国典型中学中的“书呆子”,往往是聪明的小孩
- 聪明小孩在美国中学的痛苦是注定的
-
- 聪明的小孩“不想”让自己受欢迎
- “书呆子”脑子里想着别的事情
- 书呆子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 全校学生都把不受欢迎的书呆子当作可供欺负的安全目标
- 为了保证安全,没有人会靠近“书呆子”
- 书呆子更痛苦于“无聊”
- 平庸的“监狱式”学校让学生出于叛逆远离有用的知识
- 会“专业化”,导致学校成为青少年世界的斗兽场
-
- 青少年正扮演着无用的角色
- 成年人用蹩脚话说服自己:中学痛苦“很正常”
- 青少年捏造等级排名互相争斗
- 校园生活的真正问题是空虚
- 参考资料
译者说此书
可比肩《地球商品目录》
- 译者2认为这本书和《地球商品目录》的作用类似,试图从方方面面解释这个时代的内在脉络,揭示其发展轨迹。
- 《地球商品目录3》是一本杂志: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在1968年至1972年期间每年出版几次的美国反主流文化杂志和产品目录,此后偶尔出版,直至1998年。
- 虽然WEC列出并评论了范围广泛的产品(服装、书籍、工具、机器、种子等),但它没有直接销售任何产品。相反,供应商的联系信息被列在物品及其评论旁边。
- 2005年6月,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将《全球概览》比作互联 搜索引擎谷歌。在毕业典礼演讲的最后,乔布斯明确引用了1974年最后一期目录封底上的告别词,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最后建议:“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当我年轻的时候,有一本叫做《地球商品目录》振聋发聩的杂志,它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圣经之一。…有点像用软皮包装的Google, 在Google出现三十五年之前:这是理想主义的,其中有许多灵巧的工具和伟大的想法。
要把握时代必须理解计算机
- 人类生活更多会是人与计算机的互动:智能、程控、联 、电子xx。
- 表面上是计算机的时代,但其实是机器的设计者决定的时代,所以要理解计算机背后的“人”。
- 程序员的审美决定了软件界面,程序员的爱好决定了可用软件。
- 伟大的程序员就是黑客,这本书帮助了解黑客,了解时代。
黑客在本书取原始含义:解决难题者
- 20是世界60年代初,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团体“铁路模型技术俱乐部”将难题的解决方法称为hack,两个意思:①巧妙或很便捷的(漂亮的)解决方法;②比较笨拙,不那么优雅的(丑陋的)解决方法。
- hack:砍木头,解决计算机难题=砍倒一棵大树;
hacking:完成hack的过程
hacker:从事hacking的人 - hack引申义:对某个程序或设备进行修改,使其完成原来不可用或受限的功能,这样又被与盗窃信息、信用卡欺诈或其他计算机犯罪相联系,因此“hacker”后也被当做计算机入侵者的称呼。
- 但最初的含义是带有敬意的:如果要完成一个hack,就必然包含着高度的革新、独树一帜的风格、精湛的技艺,最能干的人会自豪地自称“Hacker”。
- 从一开始,黑客就是有精神追求的。自由软件基金会创始人理查德·斯托尔曼说:“出于兴趣而解决某个难题,不管它有没有用,这就是黑客。”
- 根据理查德·斯托尔曼的说法,黑客行为必须包含三个特点:好玩、高智商、探索精神。只有其行为同时满足这三个标准,才能被称为“黑客”。另一方面,它们也构成了黑客的价值观,黑客追求的就是这三种价值,而不是实用性或金钱。
- 只有传统意义上的黑客才能被称为hacker,而那些恶意入侵计算机系统的人应该被称为cracker(入侵者)。
- 在本书中,“黑客”就是指最优秀的程序员,而不是入侵计算机系统的人。
- 全书15章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从第1章到第4章,解释了黑客是如何成长的以及他们看待世界的一些观点。
? 第二部分从第5章到第9章,解释了黑客怎样做出自己的成果,这些成果又是怎样对全世界产生了影响。
? 第三部分从第10章到第15章,解释了黑客的工具(编程语言)和工作方法,这是黑客文化的基础和核心。 - 本书各章的内容相互独立,不必按顺序阅读,你完全可以跳过不感兴趣的章节。
想尝试解释计算机世界里发生了什么事
- 很多赚到大钱的人都是程序员,第六章详细告诉你为什么
- 根因其实是我们的时代是计算机时代,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正在成为计算机。
- 如果你想理解我们目前的世界以及它的未来动向,那么多了解一些黑客的想法会对你有帮助。
- 在计算机世界中,黑客指的是专家级程序员
本书回答了很多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 本书的前几章回答了一些大家可能都想过的问题。怎样创业才会成功术是否造成了技术人员与普通人之间的隔阂序员到底在做些什么什么那些读高中时普普通通的学生,最终却摇身一变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人士软公司会控制互联 吗样才能对付垃圾邮件/li>
- 本书后面几章谈的是大多数非计算机行业的人士没有想过的问题——编程语言。为什么普通人要去关心编程语言为如果你想了解黑客,就必须懂一点编程语言。这就好比回到1880年,如果你想理解技术发展,就必须懂一点蒸汽机。
编程语言就是程序员的思维方式
- 计算机程序只是文本而已。你选择什么语言,决定了你能说什么话。编程语言就是程序员的思维方式。
- 编程语言对程序员的思想有巨大的影响
- 根据使用的语言不同,程序员往往会被分成不同的派别。人们区分程序员甚至不是看他们写了什么程序,而是看他们使用什么语言。
革新和异端实际上是同一件事
- 黑客很在乎言论自由。Slashdot10(它是黑客世界的《纽约时 》)有一个专栏讨论这个问题。
- 通常情况下,Slashdot的每条新闻有几百条读者留言,多的可以达到上千条,甚至几千条。留言比新闻本身提供更多的信息,许多人都是为了看留言而访问slashdot.org。
- 优秀的黑客养成了一种质疑一切的习惯。如果你不得不同一台机器打交道,而这台机器全部由文字组成,像机械式手表一样复杂,并且规模大出1000倍,那么你也会养成这种习惯的。
- 行为怪异的人和愤世嫉俗的人比普通人更可能成为黑客。计算机世界就像是智力世界的大西部,在那里没有你不敢想的事情,只要你愿意承担冒险后果。
- 如果你喜欢思考,阅读此书应该会带给你很多乐趣。虽然黑客从外表看上去一般都是呆呆的,但是他们的大脑内部却是一个有趣得让你吃惊的地方。
温馨提示:以下对于学校的描述只适用于典型的美国中学
在典型的美国中学,受欢迎很复杂
- 在典型的美国中学,聪明是件麻烦事,智力在大家心里的分量远远不如相貌、魅力和运动能力的分量重。
- “受欢迎”并不是你在课后时间随便做一做就能实现的,尤其是在美国的中学中,在这里,所有人为了个人魅力都会进行激烈竞争。
-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阿尔伯蒂有一句名言:“任何一种艺术,不管是否重要,如果你想要在该领域出类拔萃,就必须全身心投入。”
- 一个美国的青少年在醒着的每一分钟,都在琢磨怎样才能更受欢迎,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每时每刻都想融入群体之中。
- 他们为了把所有事情“做对”,所付出的任何努力,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实际上都等同于努力在使自己变得更受欢迎。
中学是一个特殊的环境,类似监狱
- 成年人不知道孩子们内部发生的事。在抽象意义上,成年人知道孩子的行为有时是极端残酷的,这正如我们在抽象意义上知道贫穷国家的人民生活极端艰难。但是,像所有人一样,成年人不喜欢揪住不放这种令人不快的事实。你不去埋头探寻,就不会发现具体的证据,就会永远以为这件事是抽象的。
- 真实的世界有庞大的规模,你做的每件事都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效果。
- 公立学校的老师很像监狱的狱卒。 校方最重视的事情,就是让学生待在自己应该待的位置。与此同时,让学生有东西吃,避免公然的暴力行为,接下来才是尝试教给学生一些东西。除此以外,校方并不愿意在学生身上多费心思。就像监狱的狱卒,老师们很大程度上对学生是放任自流的。结果,学生就像犯人一样,发展出了野蛮的内部文化。
- 学校、监狱、上流 会的女士午餐会,这些场合的成员都好像关在封闭的泡沫之中,所作所为只对泡沫内部有影响,对外部没有影响。那么很自然地,这些场合就会产生野蛮的做法。
- 表面上,学校的使命是教育儿童。事实上,学校的真正目的是把儿童都关在同一个地方,以便大人们白天可以腾出手来把事情做完。
“书呆子”的中学时期等同于文明人步入原始 会
- 到了11岁左右,孩子们逐渐把家庭生活当作寻常事了。他们在同伴中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并认为那个世界才是重要的,比家里的世界更重要。
- 11-17岁创造出来的世界,是一个非常原始的世界。如果你听任一群11岁的孩子自行其是,最后就会发生小说《蝇王》中的情景。
- 《蝇王》是英国现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故事发生于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核战争中,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起先尚能和睦相处,后来由于恶的本性的膨胀起来,便互相残杀,发生悲剧性的结果。
- 在美国中学,不受欢迎等同于被歧视和被欺负
美国典型中学中的“书呆子”,往往是聪明的小孩
- 此时书呆子”与“高智商”有强烈的正相关关系。所谓“书呆子”,其实只是指这个人的 交技能不够强。但是,你到底需要多“强”的 交技能,取决于你所处的环境。在普通的美国学校中,成为“强人”的标准高得吓人(或者至少是十分特别),即使你不是很“呆”的人,相比之下,也只能算是呆子了。
聪明小孩在美国中学的痛苦是注定的
聪明的小孩“不想”让自己受欢迎
- 聪明的小孩一直不受同龄人的欢迎,答案就是他们真的不想让自己受欢迎。
这不仅仅意味着在学校得到好成绩(虽然某种程度上这也挺重要)。我真正想要的是,能够设计奇妙的火箭、写出漂亮的文章、理解编程原理。一句话,我想要做伟大的事情。
- 虽然“书呆子”饱尝不受欢迎之苦,但是为了解除痛苦而让他们放弃“聪明”,我想大多数人是不会愿意的。对他们来说,平庸的智力是不可忍受的。
- “书呆子”的目标具有两重性。他们毫无疑问想让自己受欢迎,但是他们更愿意让自己聪明。
“书呆子”脑子里想着别的事情
- “书呆子”没有认识到“受欢迎”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一般来说,对于那些高度困难的领域,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意识到成功需要不间断(虽然未必是自觉的)付出。
- 书呆子有其他的兴趣,没有多余的精力用来使自己更受欢迎。你在其他地方有所得,就会在这个地方有所失。
- 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读书或者观察世界上面,而不是放在穿衣打扮、开晚会上面。
- “书呆子”从小琢磨的却是如何更聪明,心底里也是这样追求的。这都是受父母的影响,“书呆子”被教导追求正确答案,而受欢迎的小孩被教导讨人喜欢。
书呆子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 真实世界的特点是,它极其庞大。如果总体足够大,即使是人数最少的少数派,只要聚集在一起,也能产生可观的力量。在真实世界中,书呆子在某些地方聚集起来,形成自己的 区,智力因素成为那里最被看重的东西。
- 书呆子在中学已经在思考的东西,正是真实世界看重的东西。他们与别人不一样,不把所有时间用来玩一种耗尽全力但又毫无意义的游戏。
全校学生都把不受欢迎的书呆子当作可供欺负的安全目标
- 一部分原因是,青少年在心理上还没有摆脱儿童状态,许多人都会残忍地对待他人。
- 孩子们欺负书呆子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让自己感到好受一些。在任何 会等级制度中,那些对自己没自信的人就会通过虐待他们眼中的下等人来突显自己的身份。
- 孩子们欺负书呆子也是因为追求“受欢迎”的心理。受欢迎这件事,个人魅力只是很小的一方面,更多的秘诀就是不停地设法使自己与其他受欢迎的人变得关系更密切:一个共同的敌人。一群人在一起,挑出一个书呆子,居高临下地欺负他,就会把彼此联系起来。一起攻击一个外人,所有人因此就都成了自己人。
- 好比一个政客,他想让选民忘记糟糕的国内局势,方法就是为国家找出一个敌人,哪怕敌人并不真的存在,他也可以创造一个出来。
为了保证安全,没有人会靠近“书呆子”
- 最受欢迎的孩子并不欺负书呆子,他们不需要靠踩在书呆子身上来垫高自己。大部分的欺负来自处于下一等级的学生,那些焦虑的中间层,而这一群人人数庞大。
- 与不受欢迎的小孩保持距离,可以为你加分;那么与他们关系密切,就会为你减分。不受欢迎是一种传染病,虽然善良的孩子不会去欺负书呆子,但是为了保护自己,也依然会与书呆子保持距离。
书呆子更痛苦于“无聊”
- 书呆子会想要戏剧性的“自杀”。不仅是因为被起皮,更多是因为没能发挥才能。只能被迫做看上去无意义的事情。
- 而且,没有办法回避那些事情。成年人已经达成共识,认定通往大学的途径就是这样的。逃离这种空虚生活的唯一方法,就是向它屈服。
平庸的“监狱式”学校让学生出于叛逆远离有用的知识
- 在这场激烈的人缘争斗中,书呆子并不是唯一输家。他们不受欢迎,只是因为他们分心去干别的事了。还有一些孩子则是主动放弃,因为他们对这个过程感到厌恶。
- 不当的管制导致叛逆,这并不是新鲜事。青少年都不喜欢孤独一人,即使具有叛逆心理的青少年也是如此。所以,当他们选择退出这个系统时,他们往往会一群人一起退出。
会“专业化”,导致学校成为青少年世界的斗兽场
青少年正扮演着无用的角色
- 过去的 会中,青少年扮演着一个更积极的角色。工业化时代到来前,青少年都是某种形式的学徒,不会被扔到一旁,创造自己的小 会。
- 以前的青少年似乎也更尊敬成年人,因为成年人都是看得见的专家,会传授他们所要学习的技能。如今的大多数青少年,对他们的家长在遥远的办公室所从事的工作几乎一无所知。他们看不到学校作业与未来走上 会后从事的工作有何联系(实际上,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联系)。
- 我们被迫面对一个更严峻的问题。它与当前的其他许多难题有着共同的起因,那就是“专业化”(specialization)。当工作的专业程度越来越高时,我们就必须接受更长时间的训练。
- 当今的青少年在生产活动中,根本就是毫无用处的。对于几乎所有行业,青少年都会带来净损失。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把他们集中在一个地方,用几个成年人看守所有小孩。
- 校园生活的两大恐怖之处——残忍和无聊——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成年人用蹩脚话说服自己:中学痛苦“很正常”
- 生活在扭曲的中学世界,不仅仅对书呆子,对所有孩子来说,都是充满压力的。就像任何一场战争,胜利方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 成年人对自己说,孩子们不快乐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身体内部新出现了大量的化学物质——激素。激素在血液中奔流,把所有事情都搞得一团糟。整个 会系统一点问题也没有,孩子们到了这个年纪,不可避免地会感觉很糟糕。
- 青少年是被迫去过这种生活的,他们是被逼疯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徒是整天劳碌的牧羊狗,而今天的青少年则是神经兮兮、供人玩耍的哈巴狗。他们的疯狂源于到处都是一片可怕的无聊。
青少年捏造等级排名互相争斗
- 几乎在任何团体中都存在等级关系。成年人在真实世界中形成的团体,一般来说,都存在某个共同目标,团体的领导者往往由最善于实现目标的人担任。
- 学校就不一样,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内部形成的团体没有一个共同目标。但是,等级关系却不会缺席,所以孩子们的等级是凭空创造出来的。
- 某个人的排名不是根据他的真正能力,而主要根据他专攻排名的能力。这就像路易十四的宫廷。没有外在的对手,孩子们就互相把对方当作对手。
校园生活的真正问题是空虚
- 哪怕你什么也改变不了,但是仅仅是理解自己的处境,也能使得痛苦减轻一些。书呆子并不是失败者。他们只是在玩一个不同的游戏,一个更接近于真实世界状况的游戏。
- 青少年并不是洪水猛兽,也并非天生就不快乐。
- 学校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为设计出来的体系,一半像是无菌室,一半像是野蛮洪荒之地。它就像人生一样,里面无所不包,但又不是事物的真实样子。它只是一个暂时的过程,只要你向前看,你就能超越它,哪怕现在你还是身处其中。
- 如果你觉得人生糟透了,那不是因为体内激素分泌失调(你父母相信这种说法),也不是因为人生真的糟透了(你本人相信这种说法)。那是因为你对成年人不再具有经济价值(与工业 会以前的时期相比),所以他们把你扔在学校里,一关就是好几年,根本没有真正的事情可做。任何这种类型的组织都是可怕的生存环境。你根本不需要寻找其他的原因就能解释为什么青少年是不快乐的。
参考资料
- 《Hacker与画家》
- Wiki:《全球概览》(Whole Earth Catalog)
- 《蝇王》百度百科
-
Y Combinator:编程术语,创造其他函数的函数 ??
-
阮一峰 ??
-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
-
(1)(Access to computers—and anything that might teach you somethingabout the way the world works—should be unlimited and total. Alwaysyield to the Hands-On Imperative!) ??
-
(2)(All information should be free.) ??
-
(3)(Mistrust Authority—Promote Decentralization.) ??
-
(4)(Hackers should be judged by their hacking, not bogus criteria such asdegrees, age, race, or position.) ??
-
(5)(You can create art and beauty on a computer.) ??
-
(6)(Computers can change your life for the better.) ??
-
阮一峰《关于Slashdot》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