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equest.getParameter() VS request.getAttribute()
1). request.getParameter() 获取 GET、POST 请求的请求参数的值. 返回值一定是 String 类型.
> 表单
> URL 后边的 后面附着的值 index.jspame=tom
2). request.getAttribute() 获取 request 域中的属性值, 一定是先有 setAttribute(name, value). 然后再通过
request.getAttribute(name) 获取属性值. 且属性值可以是任意类型.
2. 以下 equals 方法中的
if (getClass() != obj.getClass())
return false;
1). 可以省略吗不能省略, 若省略则, 下边的强制类型转换可能会出现异常.
2). 比较两个对象是否相等不是使用 equals 吗, 为什么使用 == 了呢每个类的 Class 对象只有一个! 所以可以使用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 (this == obj)
return true;
if (obj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Class() != obj.getClass())
return false;
Authority other = (Authority) obj;
if (url == null) {
if (other.url != null)
return false;
} else if (!url.equals(other.url))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2. ServletContextListener:
1). what: 监听 ServletContext 对象被创建或销毁的 Servlet 监听器
2). how:
> 创建一个实现了 ServletContextListener 的类, 并且实现其中的两个方法
public class HelloServletContextListner implements ServletContextListener
> 在 web.xml 文件中配置 Listener
3). why: ServletContextListener 是最常用的 Listener, 可以在当前 WEB 应用被加载时对当前 WEB 应用的相关资源进行初始化操作:
创建数据库连接池, 创建 Spring 的 IOC 容器, 读取当前 WEB 应用的初始化参数 …
4). API:
// SerlvetContext 对象被创建(即, 当前 WEB 应用被加载时)的时候, Servlet 容器调用该方法.
public void contextInitialized(ServletContextEvent sce)
// SerlvetContext 对象被销毁之前(即, 当前 WEB 应用被卸载时)的时候, Servlet 容器调用该方法.
public void contextDestroyed(ServletContextEvent sce)
ServletContextEvent 中的: getServletContext() 获取 ServletContext
3. ServletRequestListener & HttpSessionListener
1). 和 ServletContextListener 类似。
2). 利用 ServletRequestListener、HttpSessionListener 以及 ServletContextListener 可以把 request, session
及 application 的生命周期进一步的做一了解.
> request: 是一个请求, 当一个响应返回时, 即被销毁. 当发送一个请求时被创建. 注意, 请求转发的过程是一个 request 对象.
重定向是两个请求
> session: 当第一次访问 WEB 应用的一个 JSP 或 Servlet 时, 且该 JSP 或 Servlet 中还需要创建 session 对象. 此时服务器会
创建一个 session 对象.
session 销毁: session 过期, 直接调用 session 的 invalidate 方法, 当前 web 应用被卸载(session 可以被持久化).
* 关闭浏览器, 并不意味着 session 被销毁, 还可以通过 sessionid 找到服务器中的 session 对象.
JSESSIONID=F4119DE0FC93ED38E8EC83B24CFA3B81
http://localhost:8989/day_40/session.jsp;jsessionid=F4119DE0FC93ED38E8EC83B24CFA3B81
> application: 贯穿于当前的 WEB 应用的生命周期. 当前 WEB 应用被加载时创建 application 对象, 当前 WEB 应用被卸载时
销毁 application 对象.
4. XxxAttributeListener
1). 监听 ServletContext, HttpSession, ServletRequest 中添加属性, 替换属性, 移除属性的事件监听器.
2). 以 ServletRequestAttributeListener 为例:
//添加属性时被调用
public void attributeAdded(ServletRequestAttributeEvent srae) {
System.out.println(“向 request 中添加了一个属性…”);
}
//移除属性时被调用
@Override
public void attributeRemoved(ServletRequestAttributeEvent srae) {
System.out.println(“从 request 中移除了一个属性…”);
}
//替换属性时被调用.
@Override
public void attributeReplaced(ServletRequestAttributeEvent srae) {
System.out.println(“request 中属性替换了…”);
}
3). 这三个 ServletContextAttributeListener,
ServletRequestAttributeListener, HttpSessionAttributeListener 监听器较少被使用.
4). API:
ServletRequestAttributeEvent:
> getName(): 获取属性的名字
> getValue(): 获取属性的值.
5. HttpSessionBindingListener
1). 监听实现了该接口的 Java 类的对象被绑定到 session 或从 session 中解除绑定的事件.
//当前对象被绑定到 session 时调用该方法
public void valueBound(HttpSessionBindingEvent event)
//当前对象从 session 中解除绑定调用该方法
public void valueUnbound(HttpSessionBindingEvent event)
2). 注意: 该监听器不需要在 web.xml 文件中进行配置.
3). HttpSessionBindingEvent:
getName()
getValue()
getSession()
4). 该监听器较少被使用.
6. HttpSessionActivationListener
1). 监听实现了该接口和 Serializable 接口的 Java 类的对象随 session 钝化和活化事件
> 活化: 从磁盘中读取 session 对象
> 钝化: 向磁盘中写入 session 对象
> session 对象存储在tomcat 服务器的 workCatalinalocalhostcontextPath 目录下. SESSION.SER
2). 该监听器不需要在 web.xml 文件中进行配置.
3).
//在活化之后被调用.
public void sessionDidActivate(HttpSessionEvent se)
//在钝化之前被调用
public void sessionWillPassivate(HttpSessionEvent se)
HttpSessionEvent: getSession()
4). 该监听器较少被使用.
7. 进行文件上传时, 表单需要做的准备:
1). 请求方式为 POST:
4). 关于 enctype:
>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表单 enctype 属性的默认值。这种编码方案使用有限的字符集,当使用了非字母和数字时,
必须用”%HH”代替(H 代表十六进制数字)。对于大容量的二进制数据或包含非 ASCII 字符的文本来说,这种编码不能满足要求。
> multipart/form-data:form 设定了enctype=“multipart/form-data”属性后,表示表单以二进制传输数据
2. 服务端:
1). 不能再使用 request.getParameter() 等方式获取请求信息. 获取不到, 因为请求的编码方式已经改为 multipart/form-data, 以
二进制的方式来提交请求信息.
2). 可以使用输入流的方式来获取. 但不建议这样做.
3). 具体使用 commons-fileupload 组件来完成文件的上传操作.
I. 搭建环境: 加入
commons-fileupload-1.2.1.jar
commons-io-2.0.jar
II. 基本思想:
> commons-fileupload 可以解析请求, 得到一个 FileItem 对象组成的 List
> commons-fileupload 把所有的请求信息都解析为 FileItem 对象, 无论是一个一般的文本域还是一个文件域.
> 可以调用 FileItem 的 isFormField() 方法来判断是一个 表单域 或不是表单域(则是一个文件域)
> 再来进一步获取信息
if (item.isFormField()) {
String name = item.getFieldName();
String value = item.getString();
…
}
if (!item.isFormField()) {
String fieldName = item.getFieldName();
String fileName = item.getName();
String contentType = item.getContentType();
boolean isInMemory = item.isInMemory();
long sizeInBytes = item.getSize();
InputStream uploadedStream = item.getInputStream();
…
uploadedStream.close();
}
III. 如何得到 List
> 简单的方式
// Create a factory for disk-based file items
FileItemFactory factory = new DiskFileItemFactory();
// Create a new file upload handler
ServletFileUpload upload = new ServletFileUpload(factory);
// Parse the request
List /* FileItem */ items = upload.parseRequest(request);
> 复杂的方式: 可以为文件的上传加入一些限制条件和其他的属性
// Create a factory for disk-based file items
DiskFileItemFactory factory = new DiskFileItemFactory();
//设置内存中最多可以存放的上传文件的大小, 若超出则把文件写到一个临时文件夹中. 以 byte 为单位
factory.setSizeThreshold(yourMaxMemorySize);
//设置那个临时文件夹
factory.setRepository(yourTempDirectory);
// Create a new file upload handler
ServletFileUpload upload = new ServletFileUpload(factory);
//设置上传文件的总的大小. 也可以设置单个文件的大小.
upload.setSizeMax(yourMaxRequestSize);
// Parse the request
List /* FileItem */ items = upload.parseRequest(request);
———————————————–
问题1: 如果是一个多选, 若何获取对应的字符串数组. 每一个都对应一个 FileItem 对象.
Reading
Party
Sports
Shopping
问题2. 临时文件夹如何清空的问题: 手工删除的方式.
8. 使用 fileupload 组件完成文件的上传应用
1). 需求:
I. 上传
> 在 upload.jsp 页面上使用 jQuery 实现 “新增一个附件”, “删除附件”. 但至少需要保留一个.
> 对文件的扩展名和文件的大小进行验证. 以下的规则是可配置的. 而不是写死在程序中的.
>> 文件的扩展名必须为 .pptx, docx, doc
>> 每个文件的大小不能超过 1 M
>> 总的文件大小不能超过 5 M.
> 若验证失败, 则在 upload.jsp 页面上显示错误消息:
>> 若某一个文件不符合要求: xxx 文件扩展名不合法 或 xxx 文件大小超过 1 M
>> 总的文件大小不能超过 5 M.
> 若验证通过, 则进行文件的上传操作
>> 文件上传, 并给一个不能和其他文件重复的名字, 但扩展名不变
>> 在对应的数据表中添加一条记录.
id file_name file_path file_desc
II. 下载
问题: 如何清除上传文件临时文件夹的文件.
9. 如何修改小工具或框架的源代码 br>
1). 原则: 能不修改就不修改.
2). 修改的方法:
> 修改源代码, 替换 jar 包中对应的 class 文件.
> 在本地新建相同的包, 和类, 在这个类中修改即可.
10. 文件的下载:
1). 步骤:
I. 设置 contentType 响应头: 设置响应的类型是什么 通知浏览器是个下载的文件
response.setContentType(“application/x-msdownload”);
II. 设置 Content-Disposition 响应头: 通知浏览器不再有浏览器来自行处理(或打开)要下载的文件, 而由用户手工完成
response.setHeader(“Content-Disposition”, “attachment;filename=abc.txt”);
III. 具体的文件: 可以调用 response.getOutputStream 的方式, 以 IO 流的方式发送给客户端.
OutputStream out = response.getOutputStream();
String pptFileName = “C:\Users\Think Pad\Desktop\__正在上课__\11.尚硅谷_JavaWEB_监听器.pptx”;
InputStream in = new FileInputStream(pptFileName);
byte [] buffer = new byte[1024];
int len = 0;
while((len = in.read(buffer)) != -1){
out.write(buffer, 0, len);
}
in.close();
11. 文件下载的需求:
1). 在文件上传成功后的 success.jsp 页面上提供一个 “下载资源” 的超链接
2). 点击 “下载资源” 的超链接, 会把请求发送到 Servlet, 读取数据库, 在页面上显示可以下载的资源信息
FileName: 11.尚硅谷_JavaWEB_监听器.pptx
Desc: AA
下载
FileName: 12.尚硅谷_JavaWEB_文件的上传和下载.pptx
Desc: BB
下载
3). 再点击下载, 即可完成对应文件的下载.
1. 什么是国际化和本地化:
I. 本地化:一个软件在某个国家或地区使用时,采用该国家或地区的语言,数字,货币,日期等习惯。
II. 国际化:软件开发时,让它能支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本地化应用。使得应用软件能够适应多个地区的语言和文化风俗习惯
III. 本地敏感数据: 随用户区域信息而变化的数据称为本地信息敏感数据。例如数字,货币, 日期,时间等数据
2. 相关的 API:
I. DateFormat 和 SimpleDateFormat √.
II. NumberFormat
III. MessageFormat
IV. ResourceBundle
V. Locale
3. 关于国际化资源文件:
I. properties 文件格式
II. 必须提供 基名.properties 文件和 基名_语言代码_国家代码.properties 文件
III. 相同的 基名 的资源文件必须有相同的 key.
IV. 可能需要使用 native2ascii 工具把非 asc 码转为 asc 码.
4. WEB 的国际化
I. 可以使用 request.getLocale() 获取 Locale 对象
II. 可以使用 JSTL 的 fmt 标签完成的国际化. 后面使用框架提供的标签完成.
III. 实现 “中文” “英文” 的切换:
> 提供两个超简洁. 携带不同的变量值
> 根据变量值确定对应的 Locale 对象
> 把 Locale 对象放入到 session 中
> 绑定 Locale 对应的资源文件.
IV. 其他 fmt 标签可以参考 standard-examples.war 中的例子.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Java技能树首页概览91338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