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测评|M1 这款小小芯片真的全面领跑顶配 i9 Mac 嘛?你想知道的我都告诉你…

大家好,我是小羽。

我一直觉得一个东西好不好用,并不是由自己说了算的,也不是别人说了算的,而应该是大多数人用了之后,觉得很不错,那它就是一件好东西。今天小羽除了介绍 M1 芯片的 Mac 的一些软件使用情况,更着重的是自己的使用感受。

写在前面的话

这算苹果的一款第一代产品,苹果也可能会把我们一些人当作小白鼠去尝试。因为在这款产品上市的初期,它属于一个过渡的阶段,所以这款芯片它有一些原生支持的软件,这些都是可以高效的运行。同时有些过渡的就需要借助一个的转码器或者转译器来辅助实现,运行起来也可以达到非常流畅的效果。

接下来跟着小羽来看看我使用下来的体验吧。

入手体验

小羽因为之前的 14 款 Mac突然黑屏,在去天才吧维修咨询后,因为已经过了 2 年的质保期,所以产生的一切费用都需要自费。相信大家也都知道,苹果的任何零部件自己修的话,太贵了。所以思考再三,还是打算新买一台,毕竟电脑已经成为我生活工作中的一个亲密的伙伴了。也很犹豫,在想买最近几年比较新的 Intel Mac 还是刚刚才面世不久的 M1 Mac,最后还是秉持电子产品买新不买旧,选择了 M1 Mac。

接口的话,只有左侧两个雷雳 3/ USB 4 Type-C 接口,使用的话都需要配置转接器即可,因为毕竟苹果做的越来越轻薄了。右侧只有一个耳机插孔,键盘面的话,Touch Bar 与 Touch ID 必不可少。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新款 M1 是开盖即唤醒屏幕,真是用户操作体验又提升一步。

M1 配置

工艺

用的是台积电的纳米制程,160 亿个晶体管(最新 A14 芯片也才 118 亿个,华为麒麟 9000 芯片 158 亿个),可以完美地兼容高性能并控制好发热情况。

今年推出的 A14 处理器的大核 CPU 采用了全新的 “” 微架构,其拥有高达 8 个宽度的解码块,目前仅有 IBM POWER10 中的 P10 内核拥有这样的解码器设计。此外,Firestorm 还具有极强的乱序执行能力,苹果 M1 芯片的大核心依然是 Firestorm 微架构。

M1 芯片支持高达的具有高带宽、低延迟特性的片上统一内存架构,意味着各种应用能在 CPU、GPU 和 NPU 间高效地共享数据,无需分别去内存芯片读取,从而可以更快速的处理各种任务。苹果官方宣称视频处理速度提升 4 倍,图片处理速度提升7倍。

由于 M1 使用的架构不同于基于 Intel 的 Mac,因此它们与现有的 macOS 软件根本不兼容。Apple 对此有一个计划,称为 Rosetta 2(以Apple首次切换到Intel时使用的兼容层命名)。

在“访达”中选择相应 App,然后从菜单栏的“文件”菜单中,选取“显示简介”,查看标有“种类”字样的信息。

应用程序 (Intel) 表示 App 仅支持 Intel 处理器,并且需要 Rosetta 才能在任何搭载 Apple 芯片的 Mac 上运行。

编程开发

对于编程开发的我们来说,小羽目前主流开发软件 IDEA 使用正常。想带大家着重看一下对于我们 Java 程序员来说,非常重要的一项测试:

小羽进行测试的代码是我们公司的公共库里的一部分代码,对比的机型是自己的 M1 MacBook Pro 和同事的 2020 i9 MacBookPro。

之前看过的许多测评,都是说 M1 性能吊打 其他任何产品,而我自己测试下来却并不是这样~

M1 性能测评

样情况下运行的话是 i9 更快,想了很久,才想到原来是JDK的原因。我们在 M1 上安装的 Java 开发环境 JDK,默认的话是基于 x64 架构的,而不是基于 M1 芯片的 ARM 架构。这样的话,基于 Intel 架构的 Java 程序在 M1 上跑起来,就需要经过 Rosetta 2 转译器的处理。因此我们的编译速度就变慢了。

之后查找资料,使用了基于 ARM 架构的 JDK 来编译代码,并且将命令优化了一下,跑完程序以后,得到的结果是 3秒多,比我同事 i9 Mac 的 5 秒左右要快了将近一半。

所以经过这些尝试,这台 M1 Mac 和我同事的高配 i9 Mac的性能比较就大致见分晓了,这个才是 M1 真正应该发挥的实力啊。所以,对于编程来说的话它的性能毋庸置疑是最强。

Vim

Vim是通用二进制文件,因此它已经能在M1上直接运行。

VS Code

苹果第一方开发工具 Xcode 自然不必担心兼容性,而且它在 M1 芯片上的运行效率很高。编译 PSPDFKit PDF SDK,在 2019 年 16 英寸 MacBook Pro 上耗时7分31秒,在 M1 版 MacBook Pro上则耗时8分49秒。不过 Xcode 在测试低于 iOS 14 版的应用程序时,会出现一些问题。WebKit 会在内存分配器中崩溃,Xcode 有时会定期卡死。因此如果你要测试较低 iOS 版本程序,还是在 Intel 版的 MacBook 上运行,或者希望下一次 Xcode 更新时,苹果能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 Docker 无法在 M1 芯片上运行,也无法通过 Rosetta 2 转换的方式使用 Docker Desktop。

但是同样使用 ARM 芯片的树莓派却能做到。

iTerm2

iTerm2 是一款完全免费,为 macOS 打造的一款终端工具,可以说是程序员必备了,对于 M1 芯片也是适配的,可以去官 直接下载,解压,拖入 Application 里就 ok 了。

Homebrew 可以通过 Rosetta 2 转换的方式进行安装,方法也很简单,只需在过去的安装命令前加上 arch -x86_64 即可。

如果想运行 Rosetta 转换版怎么办们可以单独设置一个 ibrew 命令:

具体有哪些软件包不兼容,可以到 GitHub 项目页的 issue 中查询:

https://github.com/Homebrew/brew/issues/7857

写作文档

在 Mac 上 使用 Office 三件套,体验基本一致。我直接从 Mac App Store 上下载三件套,无差别地登陆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 Mac ,那么 Mac 上的 office 三件套功能的确少一些,尤其是 Excel。所以如果你是重度 Offcie 用户,请谨慎。不过坦率地说,很多人用 Office 能用到的功能都极少。

当然现在也越来越多的人使用 WPS ,那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 WPS 自己还有针对性地对 M1 版本的 Mac 进行了优化,已经不能说是兼容,而是更好。至此,在写作和文档工作流中,写和排都顺畅,无任何异样。

说到编程必备,怎么能少得了 Chrome,现在 Chrome 87 往后的版本已经开始支持 M1 版的 MacBook。

当我们遇到兼容性的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使用启动转换助理,安装 Windows 系统时,系统会弹出提示告诉我们不支持。我本以为 M1 芯片的 Mac 还不支持安装双系统,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早已经可以了。

在 2020 年的 12 月 11 日,微软就已经发布了 21277 的测试版系统,这也就意味着 Win10 不仅可以在 Arm 架构上运行,它还可以通过模拟的方式,运行 64 位的应用程序。也就过了一周的时间,苹果系统独占的虚拟机品牌 Parallels Desktop 发布了技术预览公测版,可以在 M1 芯片的 Mac 里面运行 Parallels 虚拟机。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8967674

图像制作

那么谈到图像制作处理就不得不说 Adobe 系列。需要说明的是,苹果的发布会上 Adobe 已经要宣布马上会推出适配苹果 M1 芯片的 Lightroom,然后明年早些时候推出 Photoshop 。但并不是说,现在你就无法在 Mac 上使用这两款软件。我们可以通过 Rosetta 2 这项技术让没有适配 M1 芯片的软件兼容在 M1 的 Mac 上。

然后我就开始下载 Adobe 的创意云,准备开始下载 Photoshop (以下简称 PS) 和 Lightroom(以下简称LR) 。也就是在这个环节遇到了一个小问题:创意云下载出错。在尝试了2-3次以后,依然是弹出错误框。到这里说实话我的心已经开始凉了。没想到,当我再次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再次下载安装时,进度条开始走了起来。于是几十分钟以后,我成功的在我的 Mac 上安装了 PS 和 LR,而且两款软件都顺利运行,这也符合目前 络上的一些跑分测试,这就是即使是通过 Rosetta 兼容的软件,性能也比英特尔的要强

视频剪辑

对于需要视频剪辑的小伙伴来说,主流的分别是 DaVinci Resolve (以下简称为达芬奇)和 Final Cut Pro (以下简称 FCP)。可能是因为 X 代表的系统版本已经过去式,现在是 XI ,也就是 11 。

生态一体化

Mac 也能运行 iOS/iPad 的软件,这个事确实吸引不少人注意,不过你确实能在 App Store 里搜到这些并安装使用

小羽在 Mac 上直接使用 iPhone 应用第一感觉诶就是很费劲,窗口太小,不能放大,只有一部分 iPad 版应用才支持调整窗口。何况,iOS 应用本身是为多点触控设计的,但 Mac,可是只有一个光标。

其实,苹果也为这些 iOS 应用提供了一个触控替代功能,等于是把 Mac 触控板当成一块触屏,然后再将你手指点按的位置映射到应用上,但这种操作非常不直观,感觉就像是在玩弄一个提线木偶,还不如拿鼠标点点点。

续航能力

关于续航,苹果宣称搭载 M1 的 MacBook Air 续航最高可达 20 小时,这个数字简直把其他高端轻薄本轰成渣了。小羽这几天使用下来,可以明确的是续航表现确实比一般的 x86 本要好不少。在只用来看视频刷剧的时候,MacBook 相当省电:看两小时视频,掉电大概在 10%上下。最大的感受就是,以后出门就算不带充电器,也不用慌张了,坚持一天不成问题。

但在换上 M1 之后,直接使用内建键盘成了常态。得益于 M1 优秀的功耗控制,M1 版 MacBook Pro 即使在充电状态下使用也仅仅勉强算是温热,我使用至今都还没听到过风扇的声音,因为机身温度完全不足以引发风扇高速旋转。无论小羽在浏览 页、写文章还是编写代码以及剪辑视频,M1 版 MacBook Pro 都处于相当冷静的状态。

其他软件

https://doesitarm.com/

最后

其实对于电子产品来说的话,我一直坚持的购买理念就是,如果我们是刚需,没有就不能干活,那就一定早买,不只是早买早享受,更多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如果不是刚需,纠结要不要现在买的情况下,那就是说不是刚需,就一定要等,等到刚需再买,就是到了上面的情况下再买,否则买来也用不上或者使用率很低,也是一种浪费。

M1继承了很多来自手机的特性,而且是很实用的特性,比如说续航、机器学习加速、安全等。这个设备将会是小羽以后一直依靠它、使用它来产出价值的一个生产力工具。确切的说,是我工作以及生活的唯一的伙伴。小羽已经使用 Mac 系统两年了,Windows 已经很久没有用来使用了,也一直都是苹果系产品的使用者。

最后想说的是,以上仅代表小羽作为普通消费者以及使用者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并不是作为苹果的粉丝而极力向大家推荐。至于究竟好不好使用,谁说的都没用,只有自己亲自体验过,才会得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个结论。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Java技能树首页概览91648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3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