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秒表课程设计(C语言)1
课 程 设 计(论文)
课程名称 MCS-51单片机
题目名称 单片机秒表设计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1 单片机秒表课程设计的概述
1.2课程设计思路及描述2硬件与软件的设计流程
2.1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2.2软件方案设计
3 程序编写流程及课程设计效果
3.1源程序及注释
3.2原理图分析
3.3课程设计效果
4 参考文献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1单片机秒表课程设计的概述
一、课程设计题目
秒表系统设计——用STC89C52RC设计一个3位LED数码显示“秒表”,显示时间为00.0~59.9秒,每毫秒自动加一,每十毫秒自动加一秒。
二、增加功能
增加一个“复位00.0”按键(即清零),一个“暂停”和“开始”按键,一个“复位60.0”按键(用来60秒倒计时),一个倒计时“逐渐自减”按键。
三,课程设计的难点
单片机电子秒表需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有关单片机定时器(一个控制顺序计时,一个控制倒计时)的使用;二是如何实现LED的动态扫描显示;三是如何对键盘输入进行编程。
四、课程设计内容提要
本课程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记数的原理,结合集成电路芯片8051、LED数码管以及课程箱上的按键来设计计时器。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系统能够正确地进行计时,数码管能够正确地显示时间。其中本课程设计有四个开关按键:其中key2按键按下去时开始计时,即秒表开始键(同时也用作暂停键),key1按键按下去时数码管清零,复位为“00.0”,key3按键按下去时数码管复位为“60.0”(用于倒计时),key4按键按下去则是数码管开始“逐渐自减”倒计时。
课程设计的意义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对单片机课程的全面认识复习和掌握,对单片机课程的应用进一步的了解。
掌握定时器、外部中断的设置和编程原理。
图1数字秒表设计导向
1.3 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
1.设计指标 。
了解8051芯片的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 ,使用该芯片对LED数码管进行显示控制,实现用单片机的端口控制数码管,显示分、秒,并能用按钮实现秒表起动、停止、60秒、倒计时清零等功能,精确到0.1秒。
要求选用定时器的工作方式,画出使用单片机控制LED数码管显示的电路图,并实现其硬件电路,并编程完成软件部分,最后调试秒表起动、停止、清零等功能。
2.设计要求
画出电路原理图(或仿真电路图);
软件编程与调试;
电路仿真与调试;
2.软件与硬件设计
2.1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单片机应用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是指单片机以及扩展的存储器、IO接口、外围扩展的功能芯片以及接口电路。软件系统包括监控程序和各种应用程序。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对整个系统的信息输入、处理、信息输出进行控制。与单片机配套的有相应的复位电路、时钟电路以及扩展的存储器和IO接口,使单片机应用系统能够运行。
在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往往都会输入信息和显示信息,这就涉及键盘和显示器。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一般都根据系统的要求配置相应的键盘和显示器。配置键盘和显示器一般都没有统一的规定,有的系统功能复杂,需输入的信息和显示的信息量大,配置的键盘和显示器功能相对强大,而有些系统输入/输出的信息少,这时可能用几个按键和几个LED指示灯就可以进行处理了。在单片机应用系统在中配置的键盘可以是独立键盘,也可能是矩阵键盘。
图2系统硬件结构框
2.2软件方案设计
此次选用C51来编程,首先要有初始化程序,通过初始化程序,将对主程序所用到的变量、常量以及各个参数和所调用的子函数定义。其次还有显示程序、按键扫描及处理程序、时钟程序和倒计时程序,3 程序编写的流程及课程设计效果
3.1 源程序及注释
#include //52系列单片机头文件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宏定义
#define uint unsigned in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C技能树首页概览113106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相关资源:倒计时软件.exe_倒计时电脑软件-管理软件工具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