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阅读文章样从文章中榨取最多的信息息融合是非常有用的技巧。
假如:
吉日在一篇文章中说他是十年编码经验的程序员。
吉日在另一篇文章中说他经常做A、B、C三种行业软件。
吉日在第三篇文章中说,反射没用。
第三句话中有句断言:“反射没用”。这可能就是错误的。
通过信息融合,我们可以进行以下修正:
“在A、B、C三种行业内,做行业软件,反射是没用的。”
这种表述置信度就比较高了。(如果只是刚入行的程序员,这句话的置信度就要降低。)
下面,是俺2003年写的一个案例。这个案例中,我使用信息融合,得到了我自己都没有想到的精彩结果!!
上市公司新安股份拥有有机硅和有机磷的联产技术:有机硅生产的某副产物是有机磷生产的原料,有机磷生产的某副产物是有机硅的原料。新安化工将有机硅生产和有机磷生产联合起来,对副产物进行利用,降低了原料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他们公司的专利书有详细的工艺流程图。
我特别想通过数据证明,这个有机硅和有机磷联产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但是手边没有现成的数据。
我从新安股份的年 中整理得到它的有机磷业务的毛利,又从专门生产有机磷的江山股份中整理得到它的有机磷业务的毛利,合并得到:
|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1-6月 |
新安股份 |
销售收入(万元) |
36313 |
44258 |
51919 |
33600 |
销售成本(万元) |
31119 |
37965 |
46719 |
29307 |
|
毛利率 |
14.30% |
14.22% |
10.02% |
12.78% |
|
江山股份 |
销售收入(万元) |
11760 |
12978 |
14029 |
11695 |
销售成本(万元) |
11579 |
12610 |
13530 |
10777 |
|
毛利率 |
1.54% |
2.84% |
3.56% |
7.85% |
可见,新安股份的有机磷部分的毛利率远高于专门生产有机磷的江山股份。
星新材料是主要生产有机硅的上市公司。幸运的是,它的年 上也有毛利率数据。整理合并新安股份和星新材料的有机硅部分毛利,得:
|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1-6月 |
新安股份 |
销售收入(万元) |
7384 |
12506 |
14028 |
10544 |
销售成本(万元) |
5048 |
8312 |
10760 |
7704 |
|
毛利率 |
31.64% |
33.54% |
23.30% |
26.93% |
|
星新材料 |
销售收入(万元) |
21574 |
31148 |
38686 |
20092 |
销售成本(万元) |
17568 |
25560 |
32258 |
17923 |
|
毛利率 |
18.57% |
17.94% |
16.62% |
10.80% |
啧……啧
而化工生产中,生产线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这叫规模经济。通过辛苦查询,终于在一篇技术杂志上,我查到这样一句话:
根据经验估计,有机硅装置达到15万吨/年,其生产成本是5万吨/元装置的60%。可见规模经济相当强。
嘿嘿,接着查上面三个上市公司的生产线规模。
在行业期刊上被我查到,截至2002年末,新安股份拥有1套1.5万吨/年、1套2万吨/年的有机硅生产设备,总生产能力3.5万吨/年;专门生产有机硅的上市公司星新材料拥有1套2万吨/年、1套5万吨/年的生产设备,总生产能力7万吨/年。有机磷的生产装置没有查到。
很明显了:生产规模远低于对手,新安股份的有机硅毛利率却要远高于对手。
结论:虽然有机硅单体生产中规模经济显著,但凭借有机磷有机硅联产工艺,新安股份的有机硅单体的毛利率比拥有两倍生产规模的星新材料还要高6.7-16.1个百分点。
(这是俺写过的最精彩的一个案例,全文可以从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库查到,收费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