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的沉浮往事

1973年,一个名叫莱昂纳德·波萨克(Leonard Bosack)的小伙子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顺利毕业。

随后,他加入了当时著名的计算机制造企业——DEC(数字设备公司),成为一名研究员。

六年后,也就是1979年,波萨克打算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于是,他来到斯坦福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这期间,因为能力出众,加上品行良好,波萨克被斯坦福大学聘请为该校计算机科学系的计算机设施主任。他还参与了美国国防部推动的一个重要项目,ARPAnet。

是的没错,就是被称为现代互联 之源的那个“阿帕 ”。

除了事业小成之外,波萨克的爱情也迎来了收获。他结识了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实验室主管桑蒂·勒纳(Sandy Lerner)。两人坠入爱河,很快在1980年结为伉俪。

大家熟知的“打印机公司”,其实是很多黑科技的发源地

相互隔绝的 络协议,让莱昂纳德·波萨克和桑蒂·勒纳产生了灵感——为什么我们不能发明一种设备,将不同的 络连接起来呢/p>

于是,他们找来了在斯坦福读博士生的安迪·贝托尔斯海姆(Andy Bechtolsheim),还有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工作的威廉·伊格(William Yeager),共同开始研究这个设想。

SUN公司的几个创始人,中间红色衣服的就是安迪

很多人并不知道,SUN这个公司名,其实就是斯坦福大学校园 (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的首字母缩写。

思科logo

公司创立后,波萨克夫妇并没有离开斯坦福大学,而是兼职创业。

他们找来了电子工程系的克尔克· 劳希德(Kirk Lougheed),合作开发“蓝盒子”的复制品。蓝盒子的软件,后来逐渐成为Cisco IOS操作系统的原型。

1985年,思科公司卖出了自己的第一款产品,是一款用于DEC计算机的 络接口卡。

1986年,思科公司正式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多协议路由器,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商用路由——AGS(Advanced Gateway Server,先进 关服务器)。AGS的第一个客户,是美国犹他州州立大学。

AGS的衍生型

然而,就在思科业务刚刚有所起色的时候,斯坦福大学向他们提出了知识产权刑事诉讼。斯坦福大学认为,思科的产品属于“职务发明”,校方拥有知识产权。

经过紧急协商,斯坦福大学最终决定 开一面,减少了对波萨克夫妇及思科公司的索赔,没有再深入追究。

现在看来,校方的决定是明智的。如果当时扼杀了思科,就不会有后来的 络设备霸主。人类的 络通信技术发展,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1986年7月,波萨克夫妇以及克尔克· 劳希德等人从斯坦福大学正式离职,开始了全职创业生涯。

1987年4月,思科公司正式付给斯坦福大学19300美元的现金,并同意未来再支付15万美元的版权费(并提供相应的产品折扣)。双方的官司结束,思科的第一个危机也宣告解除。

后来,波萨克夫妇为了感谢斯坦福大学的“不杀之恩”,给学校贡献了巨额的捐款,数字远远超过当时的索赔金额。

1988-1994:寻找投资,走上正规

全职经营后,波萨克夫妇努力推进着思科公司的业务发展。

当时,他们的情况并不乐观。他们将公司设在父母家中。为了应对公司运营所需的资金需求,他们申请了大量的信用卡,用借支的方式来垫付费用。因为没钱打广告,他们所有的新客户,都来自旧客户的宣传和介绍。

意识到资金不足对公司发展带来的制约之后,他们想到了风险投资。

于是,他们来到硅谷的沙丘路(Sandhill Road),开展筹资行动。这里是全球主要创投公司的大本营,有数百家创投公司。

在经历了76家创投公司的拒绝后,波萨克夫妇终于与著名的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达成了合作意向。

唐纳·范伦丁

波萨克夫妇长期在高校工作,擅长技术,但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他们的经营风格非常粗放,既没有营销策略,也没有市场目标。

范伦丁答应投资思科250万美金,但提出了前提条件:

波萨克夫妇必须放弃思科的经营主导权;由范伦丁自己担任公司董事长;雇用外部CEO,重新组建专业的经营团队。

波萨克夫妇对公司管理事务不感兴趣,而且,他们迫切需要资金维持公司运转。于是,他们同意了范伦丁的条件,放弃了大半股权与企业经营权,仅保留35%的股权。

1988年,范伦丁聘请了曾担任格 计算机公司(Grid System)总裁的约翰·莫格里其(John Morgridge)担任思科的CEO。

这一年,他们也更换了新的logo

(开头字母c,仍然是小写)

不久后,1990年8月28日,思科董事会对桑蒂·勒纳忍无可忍,将其解雇。

得知消息后,莱昂纳德·波萨克宣布辞职,以示抗议。最后,两人卖掉股票,带着1.7亿美元的现金,离开了这家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令人唏嘘的是,没过多久,两人还是走向了离婚的结局。)

1995-2001:强人登场,走向巅峰

1995年,62岁的莫格里其决定隐退。

他的任期是非常成功的。在他担任CEO期间,思科从一个年收入只有500万美元的公司,转变为1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巨头。公司的人数,也从34人激增到2260人。

毫无疑问,思科已经完成了第一次蜕变。

莫格里其离开后,思科迎来了一个更具传奇色彩的领袖——那就是一度被称为“地表最强CEO”的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

1996年,他们启用了新logo,终于把c改成了大写

logo中的大桥,代表了数字信

继任之后,钱伯斯很快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对思科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以惠普的制度为标竿,改造公司的管理架构。他还对产品线进行梳理,要求每一个产品线都要成为市场的第一名或第二名。

为了迅速扩张经营规模,钱伯斯还举起了兼并的大旗,疯狂进行企业并购。

事实上,思科的并购早在1993年就已经小试牛刀。

那一年的9月,他们以9000万美元的价格,进行了自己的首次收购,买下了以太 交换机初创公司Crescendo。

后来,他们又陆续买下了几家类似的公司,并在这些公司的技术基础上,推出了Catalyst系列交换机(1994年)。

登上《财富》杂志封面的钱伯斯

其实,钱伯斯和思科之所以能够迅速扩展并购,除了自身管理上确实有两把刷子之外,更主要的是大环境的帮助。

当时,互联 高速发展,科技股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所以,很多资金都流向了思科这样的科技企业,不仅哄抬了股价,也形成了泡沫。

正因为有这些资本的“帮助”,钱伯斯才能豪掷千金,到处收购。

█ 90年代的技术扩张路线

不管怎么说,站在技术和产品的角度来说,思科的疯狂收购确实帮助自己构建了前所未有的庞大商业版图,以及琳琅满目的产品体系。他们的触角,几乎伸到了信息技术的所有角落。

我们不妨站在产品的角度,看看90年代思科的技术路线究竟是如何发展的。

思科1990年上市时,主要还是以AGS产品为主的路由器制造商企业。

1993年1月,思科推出了Cisco 7000路由器。

Cisco 2000路由器

在精进路由器技术的同时,正如前文所说,思科通过收购,也进军了以太 交换机市场,逐渐成为领军企业。

90年代,ATM和帧中继技术迅速发展。尤其是ATM技术,处于和IP技术激烈竞争的状态。思科公司对这些技术都进行储备,有的是通过自研,有的是通过并购。

1996年4月,思科以46.7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StrataCom,就是为了获得他们的ATM 和帧中继WAN交换设备技术。

当时,很多电信运营商都基于ATM和帧中继技术提升 络容量。借助收购,思科也将自己的市场从传统的政企客户(大公司、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和教育机构),延伸到运营商领域

90年代中后期,数字用户线路 (DSL) 设备和IP电话业务蓬勃发展,思科又收购了多家相关公司。DSL和IP语音技术,为思科后来进军新兴 络领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Cisco 12000系列路由器

1999年,思科又新增了两个新兴收购领域:光纤 络和无线 络。

那一时期,电信运营商为了应对大量的语音、视频和数据需求,重点建设了光纤 络,扩充 络容量。思科也随之进行了投入和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产品和技术之外,思科那时还非常重视人员培训和生态建设。

大名鼎鼎的思科认证,就是1997年10月由思科正式启动的。

这个认证早期拥有极高的含金量,往往意味着高新待遇,众多年轻人趋之若鹜。

1998年,Juniper发布了其操作系统JUNOS,随后又发布了首款产品M40路由器。这款产品让Juniper1999年的营收猛增至1亿美元,抢占了15%的市场份额。

2000年,Juniper正式上市,并推出加强型核心路由器M-160,成为思科高端路由器领域的死敌。

更让思科害怕的,是来自中国的科技新势力——华为

按钱伯斯的想法,思科需要将公司形象从软硬件技术供应商转变为改变世界和人们交流方式的公司,成为通信和协作技术(VoIP、视频会议、在线协作)的领导者。

为此,思科还专门创立了Linksys(领势)品牌,生产家用 络消费产品。

他们还在Web会议和音视频会议电话上进行布局,推出了TelePresence( 真)和WebEx等后来比较知名的产品。

Flip Video相机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崛起,这个想法很快破灭了。

2011年,由于残酷的市场竞争,思科的经营再次陷入窘境。无奈之下,他们被迫裁员3000名员工,削减10亿美元的费用开支。这一年,他们计划将机顶盒制造工厂出售给富士康。

█ 2012-今天:战略转型,寻找商机

2012年,思科提出了新的目标,要在互联 安全、无线技术和数据中心等领域扩张,力图将自己转型为一流的IT公司。

那一时期,整个互联 行业的形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移动互联 高速发展,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带动了 络流量的几何倍数增长,对运营商 络形成了巨大压力。

于是,大带宽高性能 络设备,更易操作、维护和扩展的设备,开始替换老旧的设备。通信 络进入密集更新迭代的阶段。

说来也怪,就在这一阶段,思科的设备频繁出现了“故障”。思科的产品漏洞及后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鉴于这种情况,国内开始加强了通信 络设备的国产替代,华为、中兴、新华三、烽火等公司的传输和数通产品开始成为主流。

后来的事情,大家基本上也就知道了。这种替换趋势,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这一年,思科开始主推物联 概念,并启动了新的“明天从这里开始”活动:“今天,世界99%以上的地方仍未连接到互联 。但我们正在努力。”

查克·罗宾斯

罗宾斯上任后,为了挽救公司,开始逐渐退出个人和家庭消费市场,回归系统 络设备。

2015年前后,思科将其电视机顶盒和电缆调制解调器业务剥离,将其Linksys家用路由器部门出售给了贝尔金国际公司。

除此之外,罗宾斯开始重点布局云计算、安全、物联 和数据分析等领域。

按照罗宾斯的设想,思科需要从一家以硬件为立身之本的公司,转型为以软件和服务为中心的公司。

罗宾斯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想法。接任CEO之后,罗宾斯一共收购了19家企业。其中,仅有一家是硬件公司,其余皆为软件公司,覆盖领域包含SDN、云、安全、物联 等领域。

近年来,思科仍在频繁进行并购,也推出了一些 络设备新品、云和SaaS服务、分析平台、以及机器学习应用程序。

这些举措是否会帮助思科重振雄风,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 结语

根据最新的数据,2021年,思科全年营收为498亿美元,净利润为105.9亿美元。这个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老牌巨头思科,仍然是牌桌上的一位重量级玩家。

思科公司股价复盘

回顾思科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时代的机遇。他们踩准了技术的趋势,通过研发和并购,迅速扩张了规模,成为了行业标杆。

他们失败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在外因来看,激烈的市场竞争,云计算的崛起,导致了他们的下滑。在内因来看,并购习惯下对内部研发创新的忽视,大企业病,对客户需求的淡漠,也是他们跌落神坛的主要原因。

不管怎么说,思科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未来,这家巨头究竟会走向何方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 全文完 ——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思科词条;

2、企业历史博物馆,思科部分,博客中国;

3、思科:从路由器起家到影响整个 络世界,砺石商业评论;

4、从思科发展看云计算龙头成长之路,中信证券;

5、光环效应,罗森维,中信出版

6、浪潮之巅,吴军;

7、https://historyofcomputercommunications.info

8、图片:思科三十年,ARNNET;

9、思科路由操作系统历史, 络;

外 外,欢迎8月6日去深圳参加全球边缘计算大会。在这里可以看到国内最优秀的边缘计算软硬件解决方案,我们邀请了火山引擎边缘计算、联想集团、 宿科技、EMQ、 心科技等国内边缘计算头部玩家同台论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6月16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