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一点心得和总结(Latex技巧,多巴胺和韦伯-费希纳定律还有微商)

Latex的两个小技巧

这个周末写了几篇文章,连续用到了数学公式,我们都知道Latex插入数学公式非常方便,但是有两点一直困扰着我,我分别来说。
1. 分数线分割的式子字体缩小问题
请看下面的表达式:

f(x)=1x” role=”presentation” style=”position: relative;”>f(x)=1x

我们发现右边的1” role=”presentation” style=”position: relative;”>1x” role=”presentation” style=”position: relative;”>x都缩小了,用这个风格写贝叶斯公式特别难看:

P(A|B)=P(B|A)×P(A)P(B)” role=”presentation” style=”position: relative;”>P(A|B)=P(B|A)×P(A)P(B)

后来我找到了办法,将表达式中的frac换成dfrac即可,这里的d的意思是displaystyle
2. 积分 太短的问题
接着上面的1来说,我把下面式子里的frac换成dfrac之后,情况大变:

int_x^1frac{t+frac{1}{t}}{t}dt:∫x1t+1ttdt” role=”presentation” style=”position: relative;”>x1t+1ttdt
=>
int_x^1dfrac{t+dfrac{1}{t}}{t}dt:∫x1t+1ttdt” role=”presentation” style=”position: relative;”>x1t+1ttdt

可见,积分 又成了问题,太短了!怎么办上面1的解决方案一样,加上displaystyle即可:

displaystyle int_x^1dfrac{t+dfrac{1}{t}}{t}dt:
∫x1t+1ttdt” role=”presentation” style=”position: relative;”>x1t+1ttdt


喝酒,学习与多巴胺

有人说,喝酒会促进多巴胺的提前透支,这真的是庞氏骗局;
有人说,学习可以抑制多巴胺导致其积累,这是一种正向反馈;

因此,不管是喝酒还是学习,都会使人上瘾,只是机制相反而已:
喝酒上瘾机制:喝酒透支快乐,第二天会痛苦,为了不这么痛苦,只能继续喝酒透支再后面的快乐,如此循环往复,直到万劫不复;
学习上瘾机制:学习的过程会抑制快乐,导致快乐的多巴胺积累,一旦学会就会造成快乐的集中释放,为了继续这种快感,趁着多余的多巴胺快乐的能量继续学习,如此循环往复,直到登堂入室。

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喝酒上瘾的人数远大于学习上瘾的人数,这是因为喝酒上瘾机制的正反馈特征非常明显,如果你不继续喝酒,你将会痛苦,所以你必须喝酒。

然而,对于学习,你却可以停在任何一轮的过程之后,如果你不再继续,充其量是你不会获得之后的快感,至少你不会失去什么,如果此时有更大的促进快乐的机制,此人就会停止学习,比如喝酒!

那么喝酒上瘾能不能用学习来代偿呢难!因为学习的过程和酒后的感觉一样,是痛苦的,此时需要的是瞬间的多巴胺,而不是什么今后更快乐的承诺,因此选择继续喝酒比选择学习能尽快摆脱痛苦。

这里只是举了一个和我自己相关的两个例子,不过幸运的是,我喝酒,但不上瘾,因为我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不过,不幸的是,我学习,但也不上瘾,理由也是一样。如果要举出更普遍的例子,那么抽烟,赌博,购物, 交,刷朋友圈等等也能用同样的机制来解释。

再谈人脑对数转换器

越是拥有的东西少的人,越是容易满足,你拥有的越多,对同样多的东西就越不稀罕。
人脑就是一个对数转换器,画出对数曲线就会明白了,从这个上凸曲线可以看出,人拥有的越多,越不容易被满足。对待任何事情都一样,对待感情也一样。

这里说一个我突然的感觉。其实我觉得,人的必然衰老必然死亡和这个对数关系有关系。在这个同质的物质世界中,我们想代偿代谢的消耗会随着时间越来越难,直到死亡!这难道不是从热力学定律就能推导出来的简单道理吗/p>

总之吧,获得一个智慧体,需要某种指数级增长的趋势来可以打败热力学定律的趋于沉寂,一旦智慧低熵体形成,它的衰减必然是生成它的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即对数函数

嗯,天地大道!


马太效应,胜者通吃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新约·马太福音》
很少有人把马太效应和韦恩图联系起来吧。

我试图这么联系了一下,发现还真的很奇妙,按照概率论来解释,我的多了,你们所有人的自然就少了,关键是,谁先突破阈值

持续计算数学期望,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万劫不复的过程,只有一个会趋近全集,而所有其它的都趋于空集,这不就是马太效应背后的数学解释吗不准备再为这个单独写一篇了,已经写了三篇,再这么下午别人会认为我转行了的。

不过,没什么大不了的,仅此而已。


关于微商

很多人讨厌微商,因为他们很多人认为这是广告,人们天生讨厌广告,但厂商却无视这种厌恶,依然不厌其烦的做广告。人们看到广告就烦,人们越烦,厂商越发!

以下是我朋友圈一位朋友对微商的观点,我很赞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月17日
下一篇 2018年1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