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学习笔记3 — 按键输入检测

学习输出控制之后,学习输入检测,以按键为例


按键检测

      • 1.按键原理图绘制
      • 2.按键输入检测
        • 1.按键软件消抖
        • 2.按键操作电平变化
        • 3.按键检测编程
        • 4.实验结果
      • 3.按键控制
      • 4.课外科普 — 硬件消抖

1.按键原理图绘制

51开发板的原理图如下

2.按键输入检测

1.按键软件消抖

按键一般是利用机械触点的闭合、断开作用,由于机械触点的弹性作用,在其闭合、断开瞬间均存在抖动过程,抖动时间一般在5 -10ms,稳定闭合时间由操作人员的按键动作决定,一般为零点几秒到几秒。
为了保证单片机对一次闭合,仅作一次按键输入操作,必须在编程时候编写必要的程序代码(小段延时)来去除抖动影响,称键盘软件消抖。

2.按键操作电平变化

在上面讲到了软件消抖是为了准确识别单次按键操作,理想中的按键按下的电平输入是直接的高低电平切换,但实际上在按下及松开按键的瞬间,输入电平都会在高低电平中间产生抖动,可参考如下波形图

将工程放进仿真电路上运行,按下按键,点亮P1端口的LED

如KEY4按键的操作, 函数也可以做循环右移流水灯

4.课外科普 – 硬件消抖

硬件消抖主要使用RS触发器或电容等方法实现消抖
一般是在按键电路上并联一个电容来实现硬件消抖,在按键较少时使用(按键较多时不建议采用硬件消抖)
关于并联电容的在按键按下松开时的放电延时和充电延时,可自行百度了解学习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6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