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噪声问题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在高噪声环境下,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会受到损害。传统的噪声控制手段为被动噪声控制,也称无源噪声控制,例如吸声、隔声等。被动的方法对于中高频噪声比较有效。另外一种噪声控制的方法为主动噪声控制,也称有源噪声控制,通过波的干涉原理进行噪声信 抵消。有源噪声控制主要针对低频噪声。
1.有源噪声控制系统
3.次级通路建模
如上文所示,次级通路建模是区别自适应信 处理和自适应有源控制的内容。要完成有源噪声控制,就必须得到次级通路的传递函数,可以说,次级通路传递函数的获取是实现有源控制算法的前提(当然,也有一些算法不需要提前获取次级通路的传递函数)。次级通路包含三个部分:声传递通路、传感作动装置(扬声器、传声器)和电子线路。自适应建模原理与自适应滤波原理相同,分为离线建模和在线建模两种。如果次级通路基本保持不变,则可以使用离线建模;如果次级通路变化很大,则最好采用在线建模。
通常离线建模的方法为附加白噪声法。先使次级声源发出随机噪声,改噪声信 作为建模滤波器的输入,误差传感器接收到的信 作为建模滤波器的期望信 。根据LMS算法可以获得FIR横向滤波器作为次级通路的建模滤波器。
4.有源噪声控制应用
有源护耳器是应用有源控制技术最为成功的案例,主要原因在于降噪空间狭小,需要的次级声源个数小(通常一只耳罩只配备一个扬声器),目前采用的模拟式控制器的构造简单、成本低廉;对于飞机舱室,虽然要求的降噪空间大,但由于螺旋桨飞机舱内噪声属于低频线谱噪声(主要包括的螺旋桨噪声基波和头几阶谐波),舱内声场本质上是由低阶声模态主导的驻波声场,仅需有限个数的次级声源就可以实现全空间降噪。与有源护耳器相比,飞机舱内噪声有源控制系统属于多通道系统,控制器的软件和硬件要复杂得多,系统的自身成本和维护成本要高得多,但与飞机的总体造价相比,这种系统的成本就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了。轿车车厢内的有源噪声控制,其降噪空间、技术难度、系统的复杂度和可接受的成本均介于前两者之间,这使得人们在选择是否要采用有源控制技术上陷于两难,因而市场上安装有源控制系统的汽车并不多。
5.结语
有源噪声控制的生命力在于工程应用,这也推进着控制算法的改进与发展。以上内容来自陈克安《有源噪声控制》(国防工业出版 ,第2版)。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有源噪声控制的内容,请参考主动噪声控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