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第一认识到自己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时候,可能这时候就是一瞬间成长的时候吧。翻开博客发现上次写杂感类的还是2018年,一晃4年多过去了,也该回头看看了。
一、生活与工作
1、生活
这段时间对我有什么生活有什么改变吗果说对我影响最大的,那可能是自己独自做了两个多月的饭。我连着自己做了两个月的饭,包括但不限于:煮方便面(政府发的老老坛酸菜)、煮面条(政府发的)、煮鸡蛋(公司领导给的)、蒸包子(政府发的)、煮粽子(政府发的)。就这样奇迹半的坚持了两个月。
今年的儿童节,可能对整个上海都意义非凡。两个月后第一次出去理了发,看到街边商铺有几家已经坚持不下去了。下班回来的路上发现桥洞下很多垃圾,有被子,有帐篷。看来真的有人没地方住,只能住在桥下。有时候想想人真的很脆弱,脆弱到无法抵御这次冲击。面对不确定性,面对黑天鹅,你又有多少准备,你又能改变什么。
大城市的经济繁荣,带来的优越感,跟你是否真的有关系。你是否真的能够在大城市扎根落脚,亦或者回老家才是最终的归途。最近一年一直在看禅宗相关的东西。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如果我们的一切努力,都会走向最终死亡的归途,那你的当下是否有意义。所以禅宗讲入市,禅在生活中,禅在你身边。能够入市,能够帮助他人,能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可能这就是意义吧。
2、工作
这段时间确实也改变了我的工作方式,以前天天要上公司,现在不用了。现在员工需要按时打卡和日 (我一直要求我部门这样做)。以前每周的周会不变,现在要加上周三、周五的跟踪总结会。开会确实变多了。对员工的工作内容从项目和研发进度跟踪的重点切换到了学习和能力提升。工作时间上也灵活些。有时候周末也要处理一些工作。我自我感觉工作效率确实下降了,但工作时长反而增多了。
前两天正常上班后,人事跟我将可能会调整实习生的薪资,我给他讲了我的理由,希望能正常给大家发放,毕竟这段时间大家也挺困难了。他也讲了下理由,公司也面临着压力,并且其他公司也有相关操作(应该是这样操作不会违规)。最后,我说,如果公司这样决定,我肯定会按照公司要求执行。
经济下行,大厂裁员消息,吵吵几个月了。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确实都有压力。但想想实习生薪资目前本来都不高,还是希望能给他们多争取下。一遍月月交着房租,然后经历了2个月的生活上的不变。现在一上班就说对薪资有调整,我不知道他们心理会怎么想,是否能够接受的了。成年的成熟可能就是在那么一瞬间吧。只希望他们能够快速成长,拿到匹配他们能力的薪水,努力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二、技术
1、软件技术
这几年在软件技术上可能做了并不太深入了。一是公司本身的事情杂了,缺乏了对技术的专注。二是工作重心放到了商业上,想着怎么把项目交付掉,怎么做好产品。这个感觉比技术的精通更有价值。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这几年主要涉及到的技术点:工业 关、设备联 技术、python、c#。
2、项目
在目前这家公司干了一段时间,发现做出来的东西,实施不掉。实施的过程中一堆问题,一问起来就是推来推去。没办法就开始负责项目的交付。也逐渐积累了一些项目经验,也系统的学习了下项目管理。学习下来发现项目管理真是有大学问在里面。这两年我依次学习了PMP、软考高项。里面的知识确实有用,但也要放到真是的项目场景里,不然估计很快就忘了。今年这段时间发现,职场中这些打工人对于考证真是越来越重视了(估计是内卷严重吧)。
在此我从考完过来人的经验来说,如果工作用得到考一个可以,如果用不到真没啥大用,浪费时间,环节自己的职场焦虑而已。如果真想了解项目管理的知识买两本书看下也可以,成本也低些。如果一定要考也要注意成本,这里不止是金钱成本,还有时间成本,最后还有续证时的沉默成本(PMP)。
如果对工作有用,一定要考的话。软考的项目管理体系是好于PMP的,特别是对项目管理(软件行业)不是很了解的岗位去系统学习。PMP个人感觉就是年头旧了,培训机构多,且利益分配完善,营销做得好。有用是肯定有用的,但对你的行业和工作是否有用真的要掂量掂量。
3、产品
最近2年的工作其实都一直涉及产品相关的东西。起初是做物联 产品,现在是做软件相关的产品。自己对产品的把握也越来越准确了。最近看《启示录》又发现,上个做的产品为什么不是很成功,真是好书要多读。一开始觉得产品就是画原型,现在觉得产品里面原型的重要程度并没有那么高。
4、管理
其实从工作的第二年我就有了管理职能,这还要感谢当时我的领导。当时给了我两个应届生,让他们跟着我学习。说是管理,其实也就是教他们一些知识,平时督促他们工作。
最近几年我才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小到人员招聘,涨薪,离职(小公司啥都管哈)。大到产品研发,项目跟进。没有管理知识,真的是寸步难行。管理中最大的变量因素是人,是人就会有惰性,有七情六欲。怎样让人跟组织达到利益的最大化,怎让人跟组织一起成长,这可能都是要长时间去学习的问题。
三、未来
1、读书
这可能是未来2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了。20年我就准备了考研,当时有点轻敌了哈,9月1日开始正式刷题,之前大半的时间就是看视频,结果考了171(去年的国家线改革,我 的MEM是174,但MBA是170)。当时考这个分以为还能调剂。你能想象从出分没到国家线的失落,然后以为能调剂的欣喜,再从招生办老师说不能调剂的失落(说是第一年分科划线改革)。真是悲喜交加。
21年再战考研,这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时刻是:考试结束后,我看到下属打来的未接电话。然后打过去处理工作,在考场的教室里处理完了工作,出了考场,那天真的巨冷,气温超级低(21年的考研日)。门口车水马龙,都是打车的接人的。我自己一个人走着去坐公交,边走边对答案,对着几个错题,估分。当时站在展台上等车,手机拿着手机对着答案,真是又冷又饿(中午饭没吃多少,怕下午昏沉)。只记得估出来的分数又是跟去年差不多,当时真是五味杂陈。委屈,不干,咋可能错了呢,咋蒙的全不对呢,运气咋这么不好呢,老子就是不信邪,今年TMD考不上,老子明年还要考一年。
今年出分了200(出分开始有点小高兴,并不是分数高,而是努力一年有收获,提升了30分)。总算没白努力,目前复试已过,等录取通知书阶段。这段经历既是对我学习能力的一次考验,也让我对未来更加有信心。
我考研还真不是因为内卷,想要去镀金,卷学历。当时我想第一诉求就是能系统的学习管理知识,其次能多交点朋友,最后才是提升学习。我觉得如果没有学业压力,真的很难去通过自律去系统的学习管理知识(毕竟经典的工商管理书籍又厚有多)。
2、生活
考试带给我的可能不仅是最终的录取通知书,也改变了我的生活。目前我早睡(11点前,偶尔10点)早起(7点前,偶尔6点),朋友圈关闭了。早晨起来固定要看书。这些在未来争取都保持下去。
运动上我希望能够多跑步,目前一个月大概会运动5-7次,每次都是自由锻炼,15-20分钟。希望等这段时间结束后,恢复不戴口罩跑步的生活。
禅修打坐最近断了几个月,希望未来能续上吧。禅修真的可以让内心变得宁静,提高注意力。
3、技术
未来还是希望自己在产品上能够有所突破,不说做出改变世界的产品,至少能做出来有意义的产品。最近把博客逐渐捡起来了,准备总结下ERP软件、Axure操作、工业互联 配置相关的技术知识。至于编程方面,这个就看后续的发展了,可能会涉及,也可能不会涉及到具体的编码了。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哈。希望山河无恙,吾辈自立自强。
2022年 端午节 上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