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王启隆
透过「历史上的今天」,从过去看未来,从现在亦可以改变未来。
今天是 2021 年 9 月 5 日,历史上的今天是可口可乐公司诞生的日子,可口可乐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软饮料、糖浆、果汁及咖啡、茶叶生产企业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1886年创立的一家饮料企业。可口可乐的诞生可谓是影响了无数人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现在浏览这篇文章的你是否在最近喝过可乐呢看在科技历史上的今天,又发生过哪些关键事件,改变了我们如今使用的技术和工具。
1932 年 9 月 5 日:DRAM 的 发明者 Robert Dennard 出生
1958 年 9 月 5 日,Martin Odersky 在瑞士洛桑出生。他 EPFL(瑞士领先的技术大学)编程研究组的教授,擅长代码分析和编程语言,他可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写过更多的 Java 和 Scala 代码。因为,Martin Odersky 设计了 Scala 编程语言 Generic Java,并构建了当前一代 Java 编译器 javac,这是大部分 Java 程序员所使用的编译器。
Martin Odersky 也编写了 Scala 编译器 scalac,可谓是 Scala 区飞速发展的基石。他著有《Programming in Scala》一书,是最畅销的 Scala 书籍。他曾经就职于 IBM 研究院、耶鲁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以及南澳大利亚大学。在此之前,他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追随 Pascal 创始人 Niklaus Wirth 学习,并于 1989 年获得博士学位。
Scala 的名字是在 2002 年第一场雪的时候产生的。Martin 和他的团队开始设计 Scala,它于 2003 年发布,并在 2006 年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新设计。从那时起,Scala 稳步快速发展,并于 2019 年 6 月发布了 V2.13。尽管 Scala 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 Java,但它纯粹的面向对象性质和函数式编程使它能够组织大型面向对象项目以及大数据计算。
Scala 以其强大的函数和简单优雅的语法征服了开发人员。在开源项目方面,Spark、Kafka、Akka 等公司都在大力推广 Scala,相信 Scala 的未来会更加精彩。这门多范式编程语言除了在大数据领域,也在金融领域广泛应用。
1980 年 9 月 5 日:最后一台 IBM STRETCH 超级计算机关闭
最后一台 IBM 7030 (STRETCH)大型计算机在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退役。STRETCH 是 1955 年 IBM 开始的一项密集研发项目的成果。他们的目标是:建造一台超级计算机,其能力是目前建造的任何计算机的 100 到 200 倍。主要的客户是洛斯阿拉莫斯科学实验室(由原子能委员会管理),该实验室当时正在设计原子武器。
求伯君于1964 年 11 月 26 日出生,他是中国早期程序员之一,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WPS 创始人,曾任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伯君和后来的雷军都是程序员,所以他们知道程序员需要什么,如何管理。正因为如此,即使 WPS 遇到了什么困难,金山的程序员团队仍然非常稳定,这也决定了金山将自己定位于做世界级软件技术公司的目标。有人说,真正的王者从来只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求伯君就是用汇编写下了10万行代码,这让无数程序员极其佩服并以他为前进的榜样——至今,还有很多程序员就是冲着求伯君的这个传奇而来到金山的。
2018 年 9 月 5 日:华为在国内正式发布麒麟 980 芯片

就口碑而言,华为近三年来最好的芯片不是买不到的麒麟 9000,也不是牙膏挤出来的麒麟 990,而是三年前的麒麟 980。在许多论坛上,许多花粉声称麒麟 980 还将继续使用三年;更令人惊讶的是,华为Mate 20 甚至可以升级到鸿蒙OS 2,体验国产操作系统的魅力。
麒麟 980 其实并没有非常强劲的性能,在许多时候它依旧不如骁龙 855 处理器,它能有今天这样的风评,主要是因为它逆转了当时世人对华为的看法,和对国产的看法。麒麟 980 处理器做到了一个完美的均衡,功耗极低,不会被中端芯片拉开差距,在当时,麒麟 980 的“不发热、高性能”刷新了我们对华为手机的印象。从此开始,华为不再是爵士人生的代言词,而是可以领先骁龙半年的国产高端品牌。
如今在大街上和商场里,手持 荣耀 V20 和机皇 Mate20pro 的行人依旧熙熙攘攘,升级 Mate30Pro 和 Mate40 pro 的也大有人在。华为至今依旧是唯一一家不上市的科技公司,这几年也放缓了芯片的研发速度,部分芯片被运用在汽车上,开发中心转移到了鸿蒙上。曾几何时,开发芯片和开发操作系统都犹如西天取经,而如今中国的半导体也在逐渐崛起。在这个人工智能主导的新时代,或许这一次,中国可以成为最后的赢家。
【欢迎投稿】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计算机科学发展至今,有许多至关重要的事件、人物,欢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历史上的今天」,投稿邮箱:tangxy@csdn.net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