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 的三大巨头 百度 阿里巴巴 腾讯(BAT)

大家也都清楚现在互联 中三大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三大巨头时不时的收购小型或大型软件公司等,在不断的庞大自己,下面来谈谈一些对互联 的三大巨头的看法。

如今的互联 投资圈,更像一个娱乐圈。时不时爆出三大互联 公司(百度、阿里、腾讯,英文缩写为BAT)又正在与谁亲密接触的“绯闻”。这样的小道消息传播很快,触动着这个从业人员的敏感神经。
3月22日,互联 圈内有消息称,阿里将全资收购友盟。即便阿里、友盟官方死活不承认,但阿里以7000多万美元收购友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在 2011年6月的A轮融资中,友盟估值为5000万美元。而今是移动互联 融资低潮,被阿里收购还有溢价,在不少创业者眼里,友盟已算寻着了一个好归宿。

日前,投资圈的消息称,百度与阿里巴巴分别有10亿元以上的投资入股或者控股收购。虽然还未正式披露,但百度豪掷3.5亿美元来收购PPS已成事实,其目的是借助PPS的巨多用户,来分流爱奇艺的视频广告。

坊间亦传言称,百度与阿里巴巴都正在与高德地图接触,洽谈投资一事。高德软件拥有地图底层测绘资质,并且有过亿的用户数,移动互联 上的一些创新也颇具吸引力。

更早的投资并购传闻也会随波而来。每隔一断时间,不知道哪阵风刮起,百度与UC“联姻”一事,就会被拿出来炒一下。这是一对大家眼中业务互补、珠联璧合的“佳人”,却始终无缘牵手。据说是双方基本年年谈收购,但年年谈不拢。

无论有多少真相与谎言,绯闻与佳话,故事的主角总是他们——腾讯、阿里、百度。

10年创业艰难路,而今出路各不同。

10年前,互联 创业者的梦想是独立上市,那时候,大家都是虾兵蟹将,谁也吞并不了谁。如今,这个梦想可能离创业者越来越遥远,最好的出路可能是卖给某个互联 大佬。

卖掉的项目

2012年11月,创业不到一年,“今晚看啥”,一个做电影内容个性化搜索,就被百度以200万-3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两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创始人也被招至百度麾下,距离他们拿到徐小平的天使投资仅1年多时间。

成立3年的友盟,在即将迎来自己B轮融资的时节,接受了阿里巴巴7000多万美元的收购要约。公开的信息显示,目前,友盟笼络了3万个APP开发者,有 10多万个APP正在使用友盟的统计分析服务,在APP统计分析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而阿里巴巴也希望搭建一个平台,将开发者拢聚在其中。而那些统计工具,用户也愿意形成。

由于移动互联 投融资泡沫的破裂,一些移动互联 创业项目也遭遇了“今不如惜”的状况。VC们也开始为这些项目寻找下家,以求自己减少损失,收回成本。

这其中,有些“悲催”的典型例子是点心。在创业公司做手机操作系统风生水起时,2011年3月,点心以1500万美元的估值获得金沙江领衔的A轮投资。而当手机操作系统被实践证明不会成为移动互联 第一入口后,点心的估值大幅缩水。据一名互联 投资界人士透露,2012年11月,点心被百度全资收购时,估价已降至1000万美元。

这位互联 投资界人士透露,由于估值下降,被百度收购后,点心的创始团队并没有获得多少收益,而金沙江、创新工场等投资人也只是收回了成本。

在不少互联 人看来,收购点心,百度当了“冤大头”,花1000万美元收购了一个已被证明不再是移动互联 入口级的产品。

一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互联 界人士透露,百度收购点心更多是看中其团队能力。除此之外,OS虽然被证明不再是移动互联 的入口,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其可以与百度易平台融合,接入易平台。

据创新工场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汪华介绍,点心的“优化大师”日活跃用户在同类应用中居领先地位。而从手机应用的层级来划分,“优化大师”对手机的重要性仅次于安全类的应用,如360安全卫士。这样,点心的用户粘性就很强。不仅如此,接下来,越来越多的普通用户开始使用智能手机,深度定制的手机操作系统还会有一些机会。

“那些不错的移动互联 创业公司基本上都收到了大互联 公司的投资收购要约。”汪华称道,移动互联 创业,经过两三年,市场已经洗过一轮,那些剩下来的标的,都很不错,三大互联 公司投资或收购的意愿强。

在移动投资领域,不少项目是“狼多肉少”。百度、阿里、腾讯的投资部门都有过“暗抢”某一个创业项目的经历。

移动公司被收购的大多分为几种类型:看中技术实力,如“今晚看啥”;要么将其作为一个有用的平台,如友盟、点心。更多的是业务层面的投资,比如丁丁 、嘀嘀打车等服务,未来可以直接接入平台层,起到丰富应用的作用。

“现在,这些大公司成熟了,开始有收购的意识。这波投资收购潮与互联 大公司的这种意识会互相促进。但相比硅谷,中国互联 界的收购还是太少了。”汪华举例称,在硅谷,获得天使或者A轮投资活下来的公司,有70%最后都是被大公司收购。而国内的互联 投资收购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活跃程度。

从外界来看,一个公司达几千万美元的投资,或者亿级美元的收购,这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因为在中国的互联 史上,还史无前例。汪华认为,这相对于以后在移动互联 上的机会来说,这样的投入还是值得的。

“现在这些互联 公司不投就没有任何机会,投了才可能有机会。”汪华说,移动互联 爆发很快,新的应用层出不穷,而现在谁也不知道哪一个细分领域会有机会,所以,四处下注是正确的。现在花千万,或者亿级的美元来投资或收购,如果不做这些事情,那么将来可能损失的是一个大市场。

稀缺资源下的抉择

他道出了不少移动互联 创业者的心声——不仅需要钱,更需要资源,以便在同行者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用户数达百万与千万级别,是一个移动互联 创业公司要过的两道坎。顺利穿过这两道坎,需要消耗大量的心血,绝大多数的创业者都倒在了通往这两个目标的路上。

互联 资本遇冷的情况,也引起了那些在挣扎中活下来的公司的警觉。

从创业者的角度来看,移动互联 的项目基本都需要线下的推广服务。一旦涉及线下,则需要建立一支较大的地推团队。这对创业者来说,意味着公司不再是只需几个技术牛人、几台服务器的轻公司,而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更大的资源。这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并不容易。它们一般只获得百万级人民币的天使投资,在A 轮也顶多拿到百万美元到千万美元的投资。如若成为一家重公司,那么粮弹的消耗会非常迅速。

点心CEO张磊曾对媒体感叹:手机OS这条路太难走,需要整理硬件、软件等各种关系。行业竞争也在加剧,而随着三星、HTC、华为、中兴等手机厂商开始使用自己开发的系统,他曾说,“大公司要大规模投入,你再给我几千万美金,我也干不过他们。”

对这些创业者来说,百度、阿里、腾讯的庞大资源令人垂涎。百度在搜索、阿里在电商、腾讯在即时通讯、 交都处于垄断地位,资源的丰厚令他们可望而不可及。

与中后期的项目越来越注重短期套现相比,早期的互联 投资,投资人并不会那么“功利”,往往更看中产品与团队,也希望自己投的项目能够闯出一家伟大的公司,这样无论从金钱收益,还是个人名望,都会是最大化的回 。

但这些投资人也明白,与互联 时代从无到有、所有人都是白手起家不同,移动互联 时代,已经存在的互联 巨头具有先头优势,而移动互联 更注重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独立创业的难度大增。一家公司从初创到最终上市,最快也需要花费5年以上的时间,这其中也会经历很多艰难险阻,并不容易。

“有的创始人团队并不一定适合一直独立创业,去一个大公司,或许还会有机会。”早在1999年就辞职投身互联 创业的汪华会依据创始人团队的性格特点,给出一些建议。他觉得,既要有远大的理想,也要有务实的操作手法。

占先机 卜入口

从目前这三大巨头所做的投资来看,各家的投资手法与逻辑各有千秋。

百度现在只做战略投资,腾讯、阿里是财务投资与战略投资同时进行。百度大的收购策略是“优势实力提升型”,它更乐意收购那些能够加强搜索上的实力,以及地图业务的延展。例如,收购“今晚看啥”,就是想加强其在视频垂直搜索领域的个性化推荐。

自2012年才决心做移动互联 的百度在移动互联 比腾讯、阿里迟到不少,该公司着急追上移动互联 步伐,也愿意“出手”一些好的项目,用金钱换时间。 2012年年底,百度通过资本市场发债15亿美元,而百度CEO李彦宏曾公开表示,这笔钱将用于投资收购、基础的技术研发、百度研究院等项目,公司的4大战略方向包括搜索、云、LBS、国际化等。

阿里巴巴一方面补充自己在电商上的不足,如物流,构筑涵盖物流、数据服务、代运营、站长资源的电子商务生态链,更多的是寻找无线、 交类的项目,以便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战略性的优势地位。

“阿里巴巴在无线、 交上投的几个项目都还不错,丁丁优惠券、陌陌、在杭州做得不错的‘快的打车’。” 一位接近阿里巴巴的投资界人士认为,阿里的投资偏向中后期,一般情况下,天使轮与A轮融资不介入。

相比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投资玩法更激进,除了天使投资外,早期、中期、后期的投资与并购都涉及。

“腾讯投资的风格更像是一家VC机构,它的投资项目多处于移动互联 的各个细分领域。”一位互联 早期投资界人士评论说,“腾讯想通过投资来寻找未来的增长引擎。”

其中,游戏是腾讯投资最看中的领域。在国内,热酷、行云、智明星通、易乐 、顺 科技等都接受了腾迅的投资。在硅谷、韩国、东南亚、俄罗斯,腾讯更是大手笔,韩国的Kakao(类似于微信的应用)、Riot Games、Epic Games 、ZAM、Raptr等知名游戏公司都接受了腾讯的投资。“现在,腾讯扮演游戏平台的角色,它希望将这种实力延展到移动上,只要拥有了好的游戏研发公司,那么无论未来游戏的形式如何展现,腾讯还是可以拢聚好的游戏内容,这样其游戏带来的营收便不在话下。”这位互联 早期投资界人士分析。

目前,由于具体的执行层面人员不同,BAT之间的投资风格也不同。目前,这三家公司在投资与收购时,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明抢”现象。但“好项目永远是稀缺资源”,未来,在一些项目上,可能会出现你争我压的现象。

“百度、阿里在无线上并没有找到一个杀手级的应用,它们投资的选择并不是那么明确,而只是希望补强自己在无线端的实力。腾讯在无线上的投资更加大胆。” 汪华认为,现在各家做投资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并不知道未来哪一个细分领域会成为关键型的应用,于是都选择广撒 的布局方式。

百度、阿里、腾讯进行无线投资的背后,有一个移动互联 的入口逻辑。对此,汪华认为,所谓“入口”应具有3个特征:良好的产品与服务、受众范围广、用户使用频次高。符合这3个特征的应用很多,但移动互联 上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统一的入口,而是从应用层、工具层、系统层等方面都是某一种入口。

“移动互联 的入口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新用户的进入,移动互联 的使用特点,习惯会不断发生变化。用户对移动互联 的看法,也会发生变化。这就从需求端带来了入口的变化。”汪华说,这样的变化,让大的互联 公司需要不停地广撒 ,多投资,寻找未来的可能性。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b4cbba7e0101a8sz.html

相关资源:Umi-OCR 批量图片转文字工具离线批量文字识别(图片转文字)软件.rar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3年9月6日
下一篇 2013年9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