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并非常态,它是罕见而艰巨的心理成就!
——亚伯拉罕.马斯洛
一个开源项目的共同体的领导者,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并愿意为之付出,这是十分罕见的。所以在评估一个共同体的时候,适当的对其共同体的领袖们有所了解是非常有意义的。
例如是否对开源持一种非常乐观的心态。
共同体治理模式
作为多人协作的工程,决策制定、目标明确、分工等等,在开源共同体的模式中,也不外乎人类 会目前为止颇为有效的几种模式:
-
有能力的英雄带领大家
-
靠制度选举,进行民主式治理
-
代议制,公司操控
和上下游项目的密切程度
如果你将全球的开发者们视为一种力量的话,那么开源软件所形成的技术栈,是以互联 为载体,将全球的开发者进一步虚拟化,自由结合,各自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劳动,进而形成巨大的软件供应链 络。
以如此的方式来思考的话,那么去考量一个开源项目的时候,其在整体的功能之下,和上游、下游的结合程度决定其能够走多远!
当然,就项目而言,我们还要区分出Upstream first 和Supply Chain这两个概念来,前者是项目本身的变体,后者则是项目的生态。
处理危机的方式
做事情极少出现一帆风顺的情形,更何况是非常艰难的经营开源共同体,当你面临质疑、权威的打压、同行的嫉妒、资本的侵蚀、商业的恶意、内部产生分歧…..将如何面对/p>
刚好开源项目往往在开放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所以作为分析者在事后是有迹可循的。
用户群体
如果一款软件,没有用户,那简直不可思议。当然,这块的定位是比较难得,我们可能仅仅只能从个人使用,还是在企业中使用,或者是科学研究等等的角度来区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完善。
不过可以先暴力的区分为:懂开源和不懂开源,或者是在意开源和不在意开源。
创新性做法
创新是一个伟大的词汇,那么开源项目当中是否在某方面做到了现有的没有人做过的事情了呢规中矩的做法固然可圈可点,但是开源如果伴随着创新,可能会更加的有利于共同体的发展,以及项目的成功。创新不限于技术、共同体、 交、商业、会议、活动等等对整体项目有益的、积极的内容。

戳“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