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清北复交浙 计算机/软件 推免经历

建议配合【关于保研——写在最前面】食用

最后的offer:复旦软院,交大软院,浙大软院

至于为啥都选软院,柿子还挑软的捏,其实在大部分的院校,软院和计院功能高度重合,你想学的方向相信我,软院计院都会有的(不信可以去相关学校的官 看两个学院老师的简介与方向)

一、夏令营情况


复旦

复旦的计院和软院还有个好像是信息安全,三个方向的申请虽然不同,但最后都是在一起入营考核的,考核的方式都一样,甚至在最后面试还可以自由选方向(没把握可以入营的可以申软院,会比较好通过初审)

流程

入营后,计院和软院的院长给我们致辞(没错是同一个),说计院申请的人就有千余人(具体的量级记不清了),最后我们(三个方向)坐在下面通过初审的就只有80+个(计科:软院:信安 = 5:3:1,大概是这个比例,等最后面试,计院软院人数55开了),当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申软院入营的概率比计科高太多了

复旦夏令营营期3天,第一天和第二天上午听各方向介绍,第二天下午英语口语面试,每人5分钟左右,无非就是你问我答基本的一些问题,诸如介绍你的家乡/你的专业云云,第三天上午机试,难度横向对比是几个学校算最简单的给三个题,每题分3个数据量,基本上小数据量暴力都能写,中等的要用到正确的算法,大的就要用最优的算法,三道题一题动态规划,一题字符串,一题DFS还是BFS记不清了,比较坑的地方是你上交后不知道是否AC,类似于CCF的模式,最后我写完感觉还不错,估摸着对两道半吧。。

一些tips:

  • 提前联系导师,4月份就可以开始联系了,复旦联系导师还是很管用的,有的导师还可以帮助你入营(比如我的导师就直接帮我确认了能入营,当时和老师聊完答复也挺好,“机试发挥的可以就没什么问题”)
  • 没有提前联系的也可以在入营后第二天去找老师唠嗑,我当时听到了一个计科的老师,对他很感兴趣就去了,尴尬的是那个老师对我印象也挺好,说他本来不打算招外校的同学了,破例算我一个,实验室大组还有名额就给我争取,然后叫我明天去面他们实验室,woc当时真的叫一个尴尬(这个事情告诉我们提前联系导师的弊端在于,宣讲会上你会听见各种方向各种生动的讲解,说不定哪个你就心动了,但这时候你已经和之前的导师联系过了,气氛就会real尬,更惨的情况是两个老师如果是同一个学院的,万一面试碰上他俩都坐在底下
  • 机试定江山,英语面只要过得去就可以了,老师人超nice,最后的面试也是,你和导师提前聊过后,在面试的时候基本都是那个导师的实验室里的老师在问你问题,围绕项目,不会很刁钻(甚至都没问专业课)
  • 院长直接在宣讲会上表示夏令营不会录取很多,大概在20个人左右,更多的机会在九推,所以筒子们不要放弃每一个机会

复旦效率非常高,大概过了2-3天,收到录取邮件,软工学硕(额,在进考场前10分钟收到的消息,过于开心直接做崩了交大的机试)

交大软院

通过交大的初审还挺意外的,因为我们学校之前没有一个通过过交大初审,更意外的是摸着黑过河居然还拿到了offer。。。

流程

不得不吐槽交大的流程,整个营期要5天,第一天 完到,第二天白天讲座晚上就直接机试了,之后第三第四天就是自己去参观实验室,第五天面试。早知道第三第四天没什么事我就回学校了/摊手(闵大荒真的很远,直接订了5天酒店)

上交的机试我觉得是所有学校最难的,它难点在与把工程和算法结合在了一起,四个小时做一个大的工程,要有GUI的那种,虽然说是开卷(要带自己电脑),但和ACM的开卷完全是两个概念,考察的算法很简单,LCS,具体的题目大家可以好好搜下准备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进场前千万检查好自己本地的环境,我当时一看题就想要Java web + Echarts.js可视化去实现,结果一打开IDEA发现之前配微服务的时候把环境搞炸了,现场环境是不能联 的,maven没法下包,卒。。。最后做完是把工程放在自己的电脑里,之后一个个等人工评分(轮到我已经快12点了。。半夜12点,机试做得不够好,中下。

其实做完机试我觉得上交已经凉了,最后抱着死猪不怕开水烫还是走完了面试,面试的老师一上来:“你觉得机试做得怎么样我一听就知道机试炸了,赶紧说环境的问题,想要的实现没做出来。上交会在夏令营开始前给入围的人发面试题目,每个实验室题目不一样,基本都是看指定的论文再做ppt去答辩,这一块我看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东西,最好与自己的项目结合着讲,不然会很空,记住答辩的目标是去展现自己,别把范围限定在给定的题目里了,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东西。在这次我还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导师问我:“那你觉得自己更擅长什么码还是写文章,我一想机试都做崩了说编码也太苍白了,然后突然想到之前复旦的老师和我说你的领导力是一个闪光点,脑子一抽脱口而出:“我觉得我更擅长带领团队做项目。。。”,当场老师们都笑了,说完才意识到说错话了,这个时候最稳妥的选择应该是写文章,虽然我这个出乎意料的答案可能会让部分老师觉得这同学很有想法,但在这个场合说还是弊大于利。

最后会问一个英语问题,说你最喜欢的科目,囧,没准备到。

面完感觉凉凉,不过当时已经过了复旦了再加上之前预期也没那么高,还是没心没肺地在交大浪了一圈,最后在交大凯旋门合了照走人。。

交大面试的结果官方说法是在9月初才会给,部分非常牛逼的同学一结束就有老师会联系,后来大家陆陆续续收到通知,一开始其实给的外校offer特别少,后来应该是大部分人被清华挖走了(清华面试的时候一半都是熟面孔),我居然奇迹地通过了,虽然当时已经铁了心准备去浙大了还是很开心,哈哈,最后给的是专硕还是学硕已经记不清了,老师打电话给我之后思考了了十分钟拒绝。

一些tips:

  • 机试真的定江山,之前 上有说上交不看重机试,假的。。。外校的旁友还是好好刷题把,同时直接搜真题刷,题目和一般的OJ算法题完全两个概念
  • 还是机试,这里开卷别带什么ACM模板,带各种Java/Python/C++的电子书(选自己熟悉的语言),一定要有可视化的章节,可视化部分虽然占比不高,但你做出来了,评审的人一下印象就好很多,会java的同学建议带着echars.js相关的可视化资料,很实用
  • 因为是用自己的电脑做的机试,相关的设备自己准备好,特别是IDE环境,一定要确认,开考后是没有 络的,很多连 下载的包要提前下到本地,不然真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li>
  • 有时间还是和自己的导师多联系,去参观参观实验室没错。
  • 上交其实在入营前大家就已经准备好面试的材料了,对于夏令营日程比较紧的同学来说,其实负担还挺大的,好好准备PPT(答辩时可以坐着对着屏幕用演讲者模式)。
  • 上交真的很漂亮,第三四天或者结束了一定要好好逛逛,校区里边有公交车的就是任性,还可以自己租共享电动车,上交特有(真的是共享小电驴)。

最后大概9.20日收到老师的电话offer,其实现在还是有点可惜拒绝了上交,感觉是南方计算机最好的学校,也真的不好进。


整个夏令营一共投了清北复交,同济,华师大,南大,上科大。清北毫无悬念的没有入营,南大今年 的人超多也没入营(老师微信里给我说叫我九推再 ),华师大时间和复旦撞车了,上科大给通知太晚后来懒得去拒了,令我挺意外的倒是同济没入营,同济的计院和软院我都投了,计院只要了我们学院的第一(不应该啊,之前几届听学长说都很好进,估摸着是不是鸽的人太多了名额就少了),软院打电话问我要不要读博,秒拒,然后就要了另一个直博的入营 / 会 会。

其实后来庆幸同济没入营,复旦+同济+上交时间刚好首尾相连,这么大强度整半个月真的吃不消

二、九推


因为已经有offer的关系,到九推的时候我压力就比较小了,就 了一直想进的浙大软院和清北,我本来以为清北初审肯定过不了,抱着不留遗憾的心态又去麻烦老师签好了推荐信,又抱着一大摞材料寄出去吗,结果居然都过了初审收到了面试…

清华软院

大概是九月中旬面试,提前一礼拜收到通知,清华的复试还要额外交100的费用,大概是怕你鸽了吧,其实去不去面试我还纠结了很久,因为胜算真的不大,我查了下前两年的数据,去年初审过了70人左右,最后招了30+吧,接近一半的通过率乍一看感觉挺高的,直到我数了下70个人里,211院校出身的不到1 0个,最后过的印象里就两三个吧(今年初审过了接近80人,但本校扩招了,最后外校也就招30左右),另一方面复试的时候正好赶上学校国家奖学金答辩,本人答都不一定能评上,更别说代答了。又算了算来回一趟加住宿预算得2000+,略有点肉痛。。。

Anyway,当然最后还是去了,真香

流程

清华的机试题型更像ACM,做完了不知道结果,是保存在电脑里最后人工黑盒跑用例评卷的,第一题日期的转换,不难只是有点烦,第二题高精度(想想离清华的距离可能就差这道题了,当时一下懵了没做出来),第三题DP,我没推出公式,后来用暴力DFS解的,应该能得一半分吧,整个机试做下来感觉一般,做对一道半的话我感觉排在中等吧。
印象里机试完了还有一两天可以自己再准备准备面试,我就在清华找了个自习教室看书,最后一天面试,正常来说每个人15分钟,先问专业课,再问项目,中间夹着英语的问题。为什么强调了正常来说呢,因为我足足面了半小时/沧桑(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我刚好在那个临界位置,老师们一时吃不准)

前面绝大部分人都卡好15分钟,到我真的是黑人问

面试感觉也一般,主要原因是老师专业课问了我编!译!原!理!我当时一听就想赶紧转移话题说没学好(其实应该说没复习到/没准备到),然后老师就怼我“你成绩单上这个课不是有90分吗,目瞪狗呆,赶紧接着解释:“老师那其他课比这高的还有很多呀”,老师又怼我:“那你是学习只为了应付考试咯”。。。。呃好吧,这原场打不下去了,继续解释把精力选择性地花在了感兴趣的地方,之后总算过了这个话题,另一个老师开始问我离散数学,这个答对了两题,最后一题没答出来,感觉这一块是一定要问到你不会为止。之后的项目就比较轻松了,老师还是挺感兴趣的,英语问的是用英文描述TCP和UDP的区别,我答得也还可以,虽然有个专业词汇用错了(可靠性reliability我一直在说security,最后老师给我纠正了)

最后面完其实我感觉还挺好,一来面试时间长说明老师在关注,二来最后结束的时候有老师问我:如果他们录取我了(因为我还 了清华在深圳的一个学院),问我会不会优先考虑这边,我当然说会啊,然后美滋滋地去食堂蹭了中饭。

晕,我编译原理明明就没有90,3.7的绩点应该是85+,当时一下懵了没记起来,心里真的一万匹草拟马奔过/p>

正常流程一礼拜后出结果,出拒绝的名单,我因为复旦一直在催要确认,提前打电话问了招生老师,告知没通过。

一些tips

  • 专业课准备的全面些,清华侧重点感觉和其他学校差别还挺大的,像离散数学几乎大家都被问到了,计 /操作系统/数据库这些常见的反倒没什么问
  • 英语的话也是专业里的问题居多,不像之前的介绍自己啦介绍家乡啦,很多需要现场组织,emmm毕竟清华
  • 有一个老师专门看你的成绩单然后问你分数较高的专业课,这方面可以自己注意下
  • 面试时的简历要反复确认,我当时因为有个项目时间写错了没注意,面试就被问到为什么这个时间段做了那么多事,看挺认真的(一路下来其他学校都没关注到)
  • 最后平常心吧,当时面试大概一半的人我在交大见过,大家面完也会一起交流面了什么问题(重复概率比较小)

北大软微

面完清华过了好几天才出北大的初审结果,这几天就一个人在北京玩,故宫天安门圆明园,还是挺开心的(当时觉得自己清华还是有戏的),后来北大软微来通知了但时间在中秋以后,刚好和浙大面试时间撞车,哇当时把我纠结的,第二天我就跑到了北大软微的校区,一来看看环境,二来想问问老师能不能换时间之类的(因北大面试分方向面的,每个方向在不同的时间),到了校区真的非常失望,软微在大兴,北京郊区,除了一幢孤零零的教学楼和食堂挨在一块,就是一幢行政楼,其他都是各种各样的宿舍,蹭了顿饭也不好吃,又查了去北京大的互联 企业的距离,当场就感觉和软微没缘分了。

其实北大软微难度不高(招生规模摆在那),它的模式和浙大的软院很像,学生可以有大量的出去实习的时间,也可以选择跟老师做项目,选老师选了本部的还会搬到北大本部去。后来我看了过了初审的名单,所有相关方向加起来200人左右,招100+吧,里面大概一半的211,也有双非的学校,没有机试的考核,只有面试,许多来面试的都是没有专业背景的跨考。

马后炮一把其实我感觉当时要是去面了北大软微过的概率有七八成(科班出身还怕和一大波跨考的人一起`ω′)

浙大软院

流程最简短,半天就结束了,准确来说只有面试的15分钟,材料也不用各种花里胡哨的推荐信, 上很多面经都把题目说的很到位了,稍微准备下几乎没难度,不过现场对跨考的同学感觉问的问题会奇怪一些,对科班出身的问的超基础。

当时我进去面试,老师看完简历一上来就问:“哎你拿过国家奖学金啊”(能感觉到老师眼里都放光了),然后下一个问题就是还有没有其他学校的offer,我当时没敢说复交的,瞎说了个同济,然后不知怎么后来好像提到了今天鸽了北大的面试来这里面,老师们巨惊奇,吧啦吧啦了一通,大概时间过去七八分钟了,言归正传开始走正常流程,先考察英语,英语交流了30秒老师直接说可以了,然后问专业的问题,没啥印象了,很基础,出来就感觉这一把稳稳的,最后排名出来第10吧,应该是同组里的第一第二的样子/汗,最后录取的话递补到了140名左右。

三、结语


啊这篇终于写完了,其实不算是很常规的面经,只是记录下这一段难忘的回忆,有些踩过的坑也想给学弟学妹们指个路,感谢一路上郭学长、刘学长、吴学姐、徐学长的帮助!

至今仍能记起刚拿到复旦offer时的喜悦与激动,也希望多年后的自己再看到这一篇博文,再想起当时的这个选择时,能笑着吐槽一句这个选择太tm正确了。


2019.2.17更新

在leetcode上刷到了清华机试压轴试题。。。

居然是2015年就有的原题。。。

贴上链接:burst-balloons/p>

刷题不努力,机试徒伤悲系列/p>

所以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好好刷题!好好刷题!好好刷题!手撕代码什么的在各种场合都很看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月10日
下一篇 2019年1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