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焊机器人焊接超时_机器人点焊自动化—点焊焊接工艺详解

汽车生产过程中,点焊是一种重要的工艺,目前在产的镀锌板燃油车,车身有超过2000个焊点,有的车型焊点数甚至超过了5000。点焊是一种高速、经济的连接方法,它适于制造可以采用搭接、接头不要求气密、厚度小于3mm的冲压、轧制的薄板构件。

点焊是把焊件在接头处接触面上的个别点焊接起来,点焊要求金属有较好的塑性。

在设计点焊结构时,必须考虑电极的可达性,即电极必须能方便地抵达工件的焊接部位。同时还应考虑诸如边距、搭接量、点距、装配间隙和焊点强度诸因素。边距的最小值取决于被焊金属的种类,厚度和焊接条件。对于屈服强度高的金属、薄件或采用强条件时可取较小值。

点距即相邻两点的中心距,其最小值与被焊金属的厚度、导电率,表面清洁度,以及熔核的直径有关。

规定点距最小值主要是考虑分流影响,采用强条件和大的电极压力时,点距可以适当减小。采用热膨胀监控或能够顺序改变各点电流的控制器时,以及能有效地补偿分流影响的其他装置时,点距可以不受限制。

装配间隙必须尽可能小,因为靠压力消除间隙将消耗一部分电极压力,使实际的焊接压力降低。间隙的不均匀性又将使焊接压力波动,从而引起各焊点强度的显著差异,过大的间隙还会引起严重飞溅,许用的间隙值取决于工件刚度和厚度,刚度、厚度越大,许用间隙越小,通常为0.1-2mm。

焊点的施加原则一般不超过5mm,焊接板厚比例不超过1:3,超过这个值会造成焊核不在焊点最中心,甚至焊穿薄板的可能。三层焊焊接最厚跟最薄也不能超过1:3的原则。焊点的多少应以连接强度是否满足需要为标准,过多、过密的焊点只能增加焊接的成本,同时过密的焊点由于焊接分流的加大,焊接强度降低。焊点位置是工艺和产品设计协调的结果重要焊点位置应以CAE计算结果来设定,下表为不同料厚焊点剪切强度要求:

最常用的检验试样的方法是撕开法,优质焊点的标志是:在撕开试样的一片上有圆孔,另一片上有圆凸台。厚板或淬火材料有时不能撕出圆孔和凸台,但可通过剪切的断口判断熔核的直径。必要时,还需进行低倍测量、拉抻试验和X光检验,以判定熔透率、抗剪强度和有无缩孔、裂纹等。以试样选择工艺参数时,要充分考虑试样和工件在分流、铁磁性物质影响,以及装配间隙方面的差异,并适当加以调整。

焊点直径的量取由长轴测量数值加上与长轴垂直轴测量值除2来计算,d=(a+b)/2

1、机器人与焊钳同步协调运动,大大提高生产节拍

2、焊接中压力与热量同步增长,更可靠保证焊点质量

3、扩展工艺过程控制

4、增强诊断及监控

5、简化焊钳设计,提高柔性

6、降低维修率,提高运行时间

7、减少生产成本(耗气,备件)

8、一个焊接循环后自动调整电极帽零位

9、换枪后检查/调整焊钳,在断开伺服控制时焊钳臂位移后可进行修正焊钳零位

1、软接触可实现极少的产品冲击

2、高精确度的可重复性加压

3、焊接中精确恒压控制

4、更稳定的电极管理及控制

增强诊断及监控体现在:

1、压力监控,防止压痕过深、焊点裂纹现象

2、电极帽诊断,监控电极磨损

3、电极修磨器状况

4、多层板的联结状态

5、换枪及急停后的位置诊断

简化焊钳设计,提高柔性:

1、焊接压力范围增大

2、无大开口及小开口限制,优化焊钳臂定位

3、不同工作站利用同一个焊钳设计,减少数量

4、电机集成化,减小焊钳质量

5、其高柔性便于在项目前期确定焊钳设计

降低维修率,提高运行时间体现在:

1、更容易进行错误追踪

2.诊断及预防性保养

3、减少备件数量

4、排除平衡问题

减少生产成本体现在:

1、耗气量

2、电机帽消耗

3、电机杆消耗

4、维修费用

5、易于编程

释放固定焊钳臂:可释放固定焊钳臂5mm

焊钳臂偏差补偿:可补偿焊钳臂偏差5mm

电极帽测量及补偿 :测量电极帽并可补偿0-10mm    金属板的位置+/- 1 mm

水气单元:

机器人管线包主要是用于连接机器人终端执行器(换枪盘,焊钳等)应用而开发的一套线束系统;该线束具备以下几种特点:

1、满足设备的应用功能

2、具有较好的使用寿命

3、尽量不限制机器人的工作范围

4、便于安装和维修

相关资源:锻件余量及重量计算软件下载_锻件重量计算软件-制造工具类资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11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