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抵、退”税操作说明及帐务处理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
政策基本介绍
一、“免、抵、退”税基本内容
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 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所耗用原材料、零部件等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款;“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 在当期内因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抵顶完的税额,经主管退税机关批准后,予以退税。
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实施范围
(一)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 退”税管理办法。
生产企业,是指独立核算,实行生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且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企业和企业 集团。
自产货物是指生产企业购进原辅材料,经过加工生产的货物。
下列出口货物可视同自产货物办理“免、抵、退”税:
1 .收购与本企业生产货物的名称、性能相同,使用本企业注册商标或外商提供给本企业使用的商标,且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 的货物;
2.收购与本企业所生产的货物配套出口的货物。
生产企业出口外购的与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配套出口的产品,若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视同自产货物 办理退税。
(1)用于维修本企业出口的自产产品的工具、零部件、配件;
(2)不经过本企业加工或组装,出口后能直接与本企业自产产品组合成成套产品的。
3 .收购经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认可的集团公司(或总厂)成员企业(或分厂)生产的产品,凡符合下列条件的,可认定为集团成员, 集团公司收购成员企业生产的产品,可视同自产货物办理退税。
(1)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为集团公司成员的企业,或由集团公司控股的生产企业;
(2)集团公司及其成员企业均实行生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3)集团公司必须将有关成员企业的证明材料 送给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
4.委托加工生产收回的货物。
生产企业出口委托加工收回的产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视同自产货物办理退税。
(1)必须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或者是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再委托深加工收回的产品;
(2)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
(3)委托方执行的是生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4 )委托方必须与受托方签订委托加工协议。主要原材料必须由委托方提供。受托方不垫付资金,只收取加工费,开具加工费的增值税专用 发票。
(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自产货物继续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
(三)生产企业出口自产的属于应征消费税的产品,实行免征消费税办法。
三、生产企业出口销售入帐时间、销售收入和离岸价的确定
(一)生产企业出口货物不论海、陆、空、邮运出口,均按财务制度规定的入帐时间作为出口货物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登记出口销售帐。
(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出口货物离岸价(FOB )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准(要求出口发票与出口 关单的成交方式、数量、金额一致);若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的,原则上以海关确 定的离岸价格计算出口销售收入。对财务健全、核算规范的出口企业,确需按实列支国外运费、保费、佣金的,可提出申请, 经出口退 税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实行,但在申 退税时须附送相应的有效凭证复印件,凡不能提供或提供不实的,今后一律以海关 关单上注 明的离岸价为退税依据。
(三)出口货物不论以何种外币结算,均按国家规定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登记有关帐册;生产企业可以采用当月1日或当日的汇率作为记帐汇率(一般为中间价),确定后 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一个清算年度内不予调整。
六、其他“免、抵、退”税单证办理程序。
1 .《补办出口货物 关单证明》。生产企业遗失出口货物 关单(出口退税专用)需向海关申请补办的,可在出口之日起六个月内凭主管 退税部门出具的《补办出口 关单证明》,向海关申请补办。
生产企业在向主管退税部门申请出具《补办出口 关单证明》时,应提交下列凭证资料:
(1)《关于申请出具(补办出口货物 关单证明)的 告》;
(2)出口货物 关单(其他未丢失的联次);
(3)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
(4)出口销售发票;
(5)主管退税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2 .《补办出口收汇核销单证明》。生产企业遗失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需向主管外汇管理局申请补办的,可凭主管退税部门出 具的《补办出口收汇核销单证明》,向外汇管理局提出补办申请。
生产企业向退税部门申请出具《补办出口收汇核销单证明》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1)《关于申请出具(补办出口收汇核销单证明)的 告》;
(2)出口货物 关单(出口退税专用);
(3)出口销售发票;
(4)主管退税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3 .《代理出口未退税证明》。委托(生产企业)遗失受托方(外贸企业)主管退税部门出具的《代理出口货物证明》需申请补办的,应由 委托方先向其主管退税部门申请出具《代理出口未退税证明》。
委托方(生产企业)在向其主管退税部门申请办理《代理出口未退税证明》时,应提交下列凭证资料:
(1)《关于申请出具(代理出口未退税证明)的 告》;
(2)受托方主管退税部门已加盖“已办代理出口货物证明”戳记的出口货物 关单(出口退税专用);
(3)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
(4)代理出口协议(合同)副本及复印件;
(5)主管退税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4 .《出口货物退运已办结税务证明》。生产企业在出口货物 关离境、因故发生退运、且海关已签发出口货物 关单(出口退税专用)的 ,须凭其主管退税部门出具的《出口货物退运已办结税务证明》,向海关申请办理退运手续。
本年度出口货物发生退运的,可在下期用红字(或负数)冲减出口销售收入进行调整(或年终清算时调整);以前年度出口货物发生退运 的,应补缴原免抵退税款,应补税额=退运货物出口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补税预算科目为“出口货物退增值税”。若退运货物由于单证不齐等原因已视同内销货物征税的,则不须补缴税款。
生产企业向主管退税部门申请办理《出口货物退运已办结税务证明》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1)《关于申请出具(出口货物退运已办结税务证明)的 告》;
(2)出口货物 关单(出口退税专用);
(3)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
(4)出口销售发票;
(5)主管退税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免抵退”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
出口货物新的“免、抵、退”税办法(财税[2002]7 )已实行一年有余,但一些出口生产企业的财务人员对此仍不能很好掌握,现结合实际情况举例说明。
例如: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自营出口自产产品,出口产品的征税率为17%,出口产品的退税率为13%,2002年1月1日开始执行“免、抵、退”税增值税政策,有关资料如下:
1.2002年1月,上期留抵进项税额100万元,本期外购原料500万元,取得进项税额75万元(部分未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当期内销货物550万元,自营出口产品取得离岸价收入折合人民币400万元;
2.2002年2月、3月,无涉税事宜;
3.2002年4月,收齐1月份250万元出口货物的退税单证 退税部门,并于当月取得退税部门核发的上述250万元出口产品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
4.2002年5月、6月、7月、8月,无涉税事宜;
5.2002年9月,取得内销收入400万元,收齐1月份150万元的出口货物退税单证 退税部门,并于当月取得退税部门核发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
2002年1月~9月“免、抵、退”税的计算及会计处理如下:
1.2002年1月:外购货物时:
借:原材料5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50000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5750000
内销产品取得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6435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内销货物55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35000
出口产品时:
借:应收外汇款4000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般贸易出口4000000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4000000×(17%-13%)=160000(元)。
转出出口产品时:
借:产品销售成本—一般贸易出口16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60000
当月应缴增值税=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总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935000-(1000000+750000-160000)=-655000(元),即“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为655000元。
2.2002年2月、3月,只需结转有关账户余额即可。
3.2002年4月:根据退税部门出具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进行免抵退税额核算: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退税率=2500000×13%=325000(元),因免抵退税额325000元小于2002年3月末留抵税额655000元,则当期应退税额为325000元。
免抵退税的账务处理: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增值税325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25000
当期应缴增值税=0-(655000-325000-0)=-330000(元),即“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为330000元。
4.2002年5月、6月,只需结转有关账户余额即可。
5.2002年7月,因1月份出口的150万元销售货物已超过6个月未收齐退税单证,应按内销货物征税。
(1)将出口销售收入转为内销收入:
借:产品销售收入——般贸易出口1500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内销收入1500000
(2)补提销项税额:
借:其他应收款255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00
(3)冲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500000×(17%-13%)=60000(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般贸易出口6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0000
(4)当月应缴增值税=255000-(0+330000+60000)=-135000(元),即“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为135000元。
6.2002年8月,只需结转有关账户余额即可。
7.2002年9月:内销的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4680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内销收入4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00
调冲7月份外销转内销的账务处理:
(1)借:产品销售收入——内销收入1500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般贸易出口1500000
(2)借:其他应收款255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00
(3)借:产品销售成本——般贸易出口6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0000
出口免抵退税额的账务处理:
根据退税部门出具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进行免抵退税额核算:免抵退税额=1500000×13%=195000(元)。因免抵退税额195000元大于2002年8月留抵税额135000元,则应退税额为135000元。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增值税135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35000
(4)当期应缴增值税=680000-255000-(0+135000-135000-60000-0)=485000(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485000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485000。
相关资源:淘金币抵钱怎么用|淘金币自动领取工具v1.3绿色版.zip_淘金币自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