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化工厂的数字化三级跳 | 产研案例

2004年2月19日,六国化工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目前该公司集化肥、肥料、化学制品、化学原料、磷石膏、矿渣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现有1个本部、7个控股子公司。截至2021年上半年,六国化工总资产达到人民币53亿元。

但过去数十年来,随着时代发展,化肥售价波动性较大,业务倒逼企业转型。过去,六国化工内部,销售与计划模式缺乏量化指导,一切都是人工完成,临时调整多为线下沟通。由于销售员对销售量预估精确度较低,会出现长尾货品库存积压现象,也会出现补单、插单现象,还会因工厂或仓库改造等突发事件导致常规品缺货。生产计划落地与实时追踪困难,直接导致六国化工业绩受到影响。

六国化工2016年全年财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57亿元,净亏损达1.25亿元。

马彩云是六国化工的一位计划员主管,她对长期的人工数据信息 备,深有感触。她说:“以前,审计财务都是线下人工进行的,大概每个月都需要汇 销售数字和需求量,销售预测、品种、数据等均汇成纸质表格。以前我一做这个就头疼,天天晚上加班,因为时间太紧了,两三天内就要做好所有的销售统计和生产计划,不止是六国化工本部,其他子公司的生产也要统筹起来,效率十分低下。但现在都是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工作。”

而企业数据化大势让六国化工看到了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开始走上了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

首先,六国化工开启了“一级跳”:初步引进了SAP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选定SAPAnalyticsCloud(分析云)+SAPBW/4HANA(数据仓库)作为智能分析的平台,升级到数据统一管理。目标是建设集团化数据标准,统一内部管理分析口径,构建结构化指标体系和数据分析体系,建立企业级数据仓库,提高数据分析的时效性,包括生产控制、销售数据、预警监测等一应俱全,最终实现了管控集团化,运营协同化,决策数据化。

根据六国化工提供的数据,通过SAPS/4HANA升级项目,六国化工的结算效率提升80%,审批效率提高90%,纸质审批减少50%,数据及时性提高80%,整体有了很大的效率提升。

那么,推动智能化的第一个助手——阿里云入场了。

二级跳:阿里云带着“工业大脑”来了!

2019年,六国化工的“工业—环境大脑”荣获全球智慧城市大会(SCEWC)中国赛区数字化转型大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工信部颁发的“百家大数据优秀案例”,六国化工的“工业—环境大脑”是全国唯一一家化工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云的“工业大脑”技术是在SAP的ERP系统建成后实现的,并没有重新做一套系统。对此,孔令西表示,工业的垂直细分领域很多,并且每个工厂从自动化到信息化牵涉的系统也很多,很难有一家供应商,可以提供全部的产品或技术,因此一个企业用很多家的产品与技术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不能再做一个烟囱式建设,让彼此无法互联互通,而是希望能构建一个统一的数据、算法、应用平台,实现对数据、算法、应用的统一管理,从而实现不同系统应用之间的协同。

“我认为,目前智能制造最大的技术难点,就是如何实现各种系统和数据的无缝连接与共享,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在一个平台上实现真正的协同。”孔令西说。依托于工业大脑的项目,还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在子公司做了能源的控制、环保优化、品控AI筛选等项目。比如利用视觉分析进行品控的自动打分,对绩效考核及产控非常有实质意义。

但这还不能满足六国化工的另一个需求——产销协同。因为化工行业,特别是农业化工行业,是充分竞争行业,我国磷肥行业协会统计:国内每年规模以上企业的磷肥产能为2000万吨,市场需求量只有1000万吨。加上新冠疫情影响,六国化工迫切希望系统性地提高企业经营决策质量与智能化水平,提升抗风险能力,寻求决策智能化的突破口。

这时,另外一家智能决策技术解决方案商“杉数科技”进入了六国化工的视野。

三级跳:杉数搭建数字化到智能决策体系

任何行业的创新都有两条路径:一条是模式创新,一条是科技创新。模式创新是横向扩张,需要不断复制商业模式的成功,巨头更容易发挥作用;科技创新则是纵向发展,需要不断升级认知范式,更容易激发有技术潜力的公司发展更大的潜力。

阿里云通过科技创新能力,进军智能制造行业,深入挖掘业务与技术结合的创新点,与六国化工这类化工龙头企业合作,这对于阿里云自身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

在六国化工这一数字化转型案例中,依托SAP的ERP平台、基于阿里云“工业大脑”,再通过杉数科技自主研发的“求解器”,帮助到企业一步步解决业务问题,从自动化,到信息化/数字化,到实现数据驱动的AI智能决策。

孔令西说:“每个工厂涉及的系统还是非常多的。很难有一家厂商通吃,去提供全面的产品解决方案。背后一定是这家企业阶段性发展的种种需求,综合去做判断。”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说,“中国把工业软件作为七大国家关键核心技术需要攻坚的任务,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迫的问题去,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科学仪器设备、化工制剂等方面,这是国家卡脖子的问题,所以,国产工业软件发展是国家的战略。”陈十一表示,工业仿真软件是自主工业软件薄弱环节,短板当中的短板,发展之路艰难而漫长。

对处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企业来说,技术不断突破之外,让技术真正产生商业价值同样重要。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刻 名。

往期精彩内容

推荐关注

刘湘明:新概念已经推不动企业数字化了

从业务数字化到数字化业务,重新定义CIO|2021全球数字价值峰会

联想集团副总裁李时:从“千人一面”到“一人千面”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2021全球数字价值峰会

敖然:数字化手段要与业务需求深度结合|2021全球数字价值峰会

行业

华为下矿不挖煤,鸿蒙搭台不唱戏

苹果、阿里都想干翻英特尔|钛媒体“硅基世界”

任正非为华为五大军团壮行:和平是打出来的,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

观察

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最新数据出炉|附全文

对话阿里云张建锋:云计算正在内卷吗钛度专访

IT国产化,我们缺的是什么br>

趋势

未来五年数字中国建设路线图出炉

7f4af5cd5a322331270b5cf2d2b6fcf2.png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0月9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