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二):锻造倚天屠龙
文章目录
- 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二):锻造倚天屠龙
-
- 前言
- 杠杆
-
- 心智的杠杆
- 计划的杠杆
- 行动的杠杆
- 起步的杠杆
- 稀缺
-
- 专注与管窥
- 带宽
- 装箱、权衡式思维、余闲
-
- 装箱
- 权衡式思维
- 余闲
- 借用与短视
-
- 借用
- 短视
- 稀缺陷阱
- 小结
- 磨“刀”说
-
- 获取计划的杠杆
- 获取工具的杠杆
- 获取心智的杠杆
- 使用杠杆力量的力量
- 结语
前言
《打通任督二脉》重在思维、学习、认知方式的介绍总结,这些内容不会直接提高“硬实力”,它们更像是“软实力”——在其之上,我们将得以更好地发展、提升“硬实力”。所以,它的主题是:打通任督二脉,即做好修炼前的精神准备;
《锻造倚天屠龙》更加贴近“硬实力”的提升。工欲行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九阳神功”傍身还不够驰骋江湖,我们还需要打造自己的“倚天屠龙”;如此,方能笑傲江湖;
“倚天屠龙”锻造书,请查收~
杠杆
杠杆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既可以为你带来好处,也可以为你带来灾难;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那么,当我们拥有杠杆后,我们可以将做些什么呢br>
同第一节,思维导图见文末哦~ 折叠也是出于同样原因~
专注与管窥
专注红利(focus dividend) 稀缺会自动将干扰和诱惑等因素推至一旁,让我们做到凭一己之力很难做成的事情;因为稀缺俘获大脑嘛,心无旁骛必然效率更高;
然而,任何一个硬币都有两面,享受专注红利的同时,我们也将付出昂贵的代价:管窥;
管窥(tunneling) 专注于某一事物就意味着我们会忽略其他事物,也叫“隧道视野”;我们专注于一件事,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我们是选择了忽视其他事物;有得有失嘛~ 问题是,得到的往往是短期收益,失去的往往是长远收益;因为未来未来,我们往往低估长远收益;不过,实际上我们在“隧道”里,很有可能都看不到“未来”;
管窥,就是专注红利的代价!所以,当自己十分专注的时候,还需要留意,是否已经不自觉地进入了自己构建的“隧道”里;
带宽
带宽(bandwidth) 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
认知能力(cognitive capacity)它是我们解决问题、获得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等能力背后的心理学机制;认知能力中最突出的就是“流体智力”,即在进行抽象思维和推理时,在无须特定学习或体验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执行控制力(executive control)其作用存在于我们管理自身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包括计划、关注、发起并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等;我们利用执行控制力来引导注意力、发起行动、避免直觉反应或抵御冲动;执行控制力拥有多个层面,自我控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还记得心智的杠杆吗里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稀缺与火车或突如其来的噪声一样,就算我们主观地想要关注一件事物,心神也会因此而被扰乱;于是,我们的带宽被降低——我们在稀缺状态下,好像变笨了;因为我们的大脑被稀缺俘获,我们的带宽也被占用;
这种感觉很糟糕,我们的注意力被“管子”紧紧吸引,我们的带宽被征用——我们有力无处使;实际上,这也是我阅读《稀缺》这本书的目的:找到释放带宽的方法;这一部分我们在[磨“刀”说](#磨”刀”说)一节里详细聊
装箱、权衡式思维、余闲
装箱
装箱,即把东西装进行李箱,是对资源管理问题的最好比喻;面对我们所稀缺的资源,我们该如何取舍/p>
实际上,稀缺也会迫使我们成为专家——装箱专家;但这并不总是一件好事,因为,只要做选择,就需要用带宽,就需要放弃些什么,而放弃的往往是“管子”外的东西,于是自己开始给未来的自己挖坑;
权衡式思维
权衡式思维(trade-off thinking)它是由稀缺所引发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稀缺状态下,因为所有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以致我们开始对之念念不忘,开始产生决策难题;比如,选择吃一样东西就只能不吃另一样东西。就这样,我们产生了权衡式思维;权衡式思维是稀缺引发的固有结果;
权衡,也是需要带宽的呀~ 权衡的结果也一定意味着放弃了什么,而这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余闲
余闲(slack) 就是我们在拥有很大空间,不存在稀缺心态时的产物,也是我们在资源丰富时进行资源管理的特定方式;
余闲的概念,可以用来解释我们考虑(或未考虑)权衡、关注(或不关注)价格的倾向;余闲的存在,令我们感觉不到权衡的存在;余闲可以将我们从做权衡的苦差事中解脱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谓的余闲不是刻意预留的空间,而是因为装箱时空间充裕而产生的“副产品”;
虽然,余闲让我们避免做权衡,但是同时它也为我们带来了浪费:
- 当我们拥有很多空闲时间时,就会无所事事,然后时间就这样被耗尽了;
- 当我们拥有一些自由时间时,就会散漫地将其一点点浪费掉;
- 当我们不费什么力气就能赚到钱时,就会购买一些之后会被弃置一旁的物品
我们浑浑噩噩地过着日子,不知道时间是怎么渐渐流逝的;
但是,余闲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让我们免于权衡,而是意味着:即便你犯了错误,也不会让你遭受实实在在的牺牲,也就是余闲为我们提供了缓冲机制;而这一机制对于跳出“稀缺陷阱”十分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提供给穷人一大笔钱并不能帮助他们走出“稀缺陷阱”,即没有余闲的情况下,任何一点错误都会把他们重新拉入“稀缺陷阱”;
借用与短视
借用
借用(Borrowing) 当人们面临资源稀缺时,就会通过借用相应的时间或金钱来应对突发事件。从长远来看,借用会进一步加剧稀缺;
亲,您熬夜吗赶ddl吗果是的话,没问题,好巧,我也是;
这就是借用:借明天的时间来补今天的漏洞;至于明天怎么办隧道”里没有明天哦;可是,俗话说得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结果就是,一直借“明天”的时光来救“今天”的急;循环往复,不得解脱;
借用与稀缺同时存在,并且处在稀缺状态下的人,不仅现在有这样的体验,一般之后也会持续生活于这一体验中;破局之法何在实,答案听上去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别稀缺!就是别碰这个东东;
短视
短视(Short-sighted):繁忙之人此时会容易忽略那些重要但并不紧急的事务,即那些永远都能往后推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只有四种事:紧急and重要、不紧急and不重要、紧急and不重要、不紧急and重要;没人会在前两种事上出问题,我们往往在第三种事上陷入“稀缺陷阱”,从而疏忽第四种事,这就是短视;
短视的代价实在是太大啦;不紧急and重要的事从来不会出现在“隧道”里,它们的价值在未来,而我们却因“稀缺”造成的短视丢掉了未来;
稀缺陷阱
稀缺陷阱(scarcity trap) 就是某人的行为有助于稀缺形成的一种情况;这是一种典型的“正反馈”,它的环如下:稀缺的现实->稀缺的心态->稀缺的行为->稀缺的现实;
关于稀缺陷阱,有两个特征:落后一步和杂耍;落后一步和杂耍这两个特征清晰地定义了稀缺陷阱;
所谓落后一步是指当下为过去买单,从而错失未来;
比如,穷人为了应付当下的账单,可能会选择借款,于是,本来不多的收入还得支付利息,于是当下可用的钱就更少啦——稀缺的现实进一步加剧;
所谓杂耍,是指持续从一项紧要任务转移到另一项紧要任务的状态中;
这也是必然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明天”变成了“今天”,而因为借用的缘故,“今天”不可避免地进入了“隧道”;于是,杂耍形成,我们无力抽身;
小结
稀缺,似乎和锻造“倚天屠龙”没什么关系啊;即便其能为我们带来专注红利,但是总体来看,稀缺还是弊大于利;但是,锻造完的“刀剑”还需要再打磨打磨,也就是还需要一块磨刀石;对我而言,稀缺,就是那块磨刀石;
实际上,拥有杠杆,并不等于拥有发挥杠杆力量的能力;
如何才能使杠杆发挥力量呢于我而言,解放思想是使心智发挥杠杆作用的不二法门;
磨“刀”说
获取计划的杠杆
在19年10月中下旬,我为自己列了一份技能点清单,一份以复习、巩固、扩展Java相关知识为核心的书籍、视频清单;之所以会制作这么一份清单,是因为我正在学习《富爸爸杠杆致富》一文中关于计划杠杆的内容;还记得杠杆一节中提到的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富”,会有不同的感悟,我正是从知识的“富”这一角度,来应用所学;
虽然这只是一份知识清单,并不是一份可用的计划,但是其为计划的制定提供了内容和方向,算是获取计划杠杆的第一步吧;真正制定学习计划,是在获取工具杠杆之后进行的;
获取工具的杠杆
11月份,Nil Xuan通过参与一个千亿项目,收获了解放生产力的利器——ipad;买前生产力,买后啥来着不相瞒,店家还赠送了一个月的某奇艺的月VIP,然鹅并不能阻止我学习;
硬件有了,软件也得到位啊~ 购买的软件有:Margin Note 3 Pro——最喜欢的就是创建思维导图和卡片功能,非常利于梳理知识点逻辑,感觉还是蛮值的;滴答清单——用来制定学习计划(有学生优惠的,虽然也是Nil Xuan后来才知道);
如此,工具的杠杆已经到位,并且通过工具的杠杆,完成了计划杠杆的最后一步;
获取心智的杠杆
大脑是我们最有价值的资产,也有可能是我们最为沉重的负债;
当我获得了计划的杠杆和工具的杠杆之后,我认为是时候出发啦,但是事实往往和我们期望的不一样,这次也不例外;
问题出在我并没有心智的杠杆;这个时候(个人原因啦,这里就不和大家分享啦),大脑成为了我的负担;更准确的说,是稀缺捕获了我的注意力,占用了我的带宽。
由稀缺带来的管窥效果,在我身上还不是很明显,因为有计划的杠杆啊~它使我能够看到“管子”之外的东西,但是我的注意力却不受我的控制——它被稀缺捕获了;这种感觉糟糕透了,简单来说,拥有计划、工具杠杆的我,缺无心学习;
于是,我转而再次阅读学习《稀缺》,希望能找到释放带宽的方法;
从认识到自己的窘境,到解决问题,我用了将近1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我的认识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外在到内在,从战术到战略的转变:不断探索破局之法,最后于《稀缺》一书中找到答案,算是解放了思想,获得了心智的杠杆;
值的一提的是,就像稀缺一节开头所说,这本书是需要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去阅读的;当然未雨绸缪也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可以防患于未然,也挺好;
使用杠杆力量的力量
在获取心智杠杆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拥有杠杆,并不等于拥有发挥杠杆力量的能力;就像一开始,我拥有了工具的杠杆和计划的杠杆,但是因为受制于心智,根本无法发挥它们的力量;
在通过《稀缺》,获取心智杠杆之后,算是拥有了使用计划、工具杠杆力量的力量,套用计算机科学的术语,我把使力量得以发挥作用的力量称为元力量(应该没问题吧,因为我们把描述数据的数据称为元数据嘛);
于是,心智的杠杆,就是计划、工具杠杆的元力量;那么,心智杠杆的元力量又是什么呢想,会有很多,基本的知识储备、开放的心态、好学的态度,这些都是让心智杠杆发挥力量的元力量;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的“元力量”也不同,但是我认为有一种能力其更为通用:思考的能力;
不止一位老师曾在课上说,大学最重要的并不是教给你多少知识,而是培养你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初,我也抱怨学校的课程体系,一些专业课甚至会落后 会生产5-10年:老师的授课PPT上次修改时间为3年前;那时也会有一点失望吧,不少同学转而自学,也蛮好,自学能力得到提高,也是一件受益无穷的事,但是自学是有代价的呀;额,扯远了;
好啦,如果说杠杆是“刀”,那么“稀缺”就是我为其配备的“磨刀石”;如果说杠杆是“力量”,那么“稀缺”就是我为其配备的“元力量”;
稀缺会是一种常态,也就是说稀缺多多少少都会影响我们,或者让我们进入“隧道”,或者“迫使”我们产生借用,又或者让我们一直杂耍,在稀缺陷阱中,不得自由;这就是我和大家分享个人寻找“元力量”过程的原因,因为它还是蛮普遍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况我们已经在虎穴里了,那为啥不努把力,去收获“虎子”呢正来都来了;
结语
按照国际惯例,在这里我们需要总结下过往,展望下未来~
至此,“刀”也有了,“磨刀石”也有了;接下来就要去“砍柴”,啊不,去闯荡江湖啦~
不过在闯荡江湖之间,我还是希望你能先点个赞,然后顺便给个关注~ ^ -^
最后,2019年接近尾声,Nil Xuan祝大家在2020这一重大历史时期里,学业、事业、人生都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思维导图原文件(xmind)百度云盘链接 提取码:0daq
对了,程序员的自我修炼里提到的书籍,都是在微信阅读app里学习的;
好啦!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江湖再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