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安指出:“应用现代化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传统企业应用基于单体架构、面向物理机部署,已无法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需要向云上运行的现代化应用演进。”
在云计算领域,我们可能很少听到“应用”这个词。软件应用,可以说是数字化世界中的最小单位。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数字世界中每天都要使用各种应用。
那么,什么是应用现代化观的应用现代化,与宏观的 会经济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p>
从华为云提出的技术即服务,以及一系列面向应用现代化的推动措施出发,我们可以尝试解答这些问题。把云技术、云服务的升级,以及企业对应用现代化的需求,放在争分夺秒的中国式现代化大背景中思考,一切都会有答案。
毛泽东在一首《水调歌头》写道: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路”,正需要在云端寻找答案。
这里我们需要回到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加速,就是应用的加速。在整个数字化体系中,软件应用是让一切发挥价值的根本路径。在应用发挥能力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大量软硬件准备以及应用开发工作;在应用开始发挥能力后,我们需要进行大量运维、管理、安全工作,来确保应用持续工作。所以说,数字化中占据主流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准备、运维管理工作,本质都是为应用服务的。如果能够让应用更易开发、更短时间交付、更低成本运维,那么整个数字化体系的运行都会加快。每个应用都能够实现全面加速、提质、降本,那么个体应用的价值迭代,会在整个国家的数字化进程中爆发式呈现出来。试想一下,如果原本需要几个月时间完成的开发工作,可以变成几天完成;上百人完成的工作,可以由几个人的小团队实现;原本需要大量研发成本才能获取的创新技术,可以在云端轻松接入,这种情况下,所有数字化进程都被大幅加快。这就是数字中国发展的最核心动力,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替代的引擎。
如何实现应用的价值迭代呢就要提到欧美科技领域在2017年开始提出的“应用现代化”。应用现代化的主要逻辑,是希望打破数十年形成的软件应用开发、运营、管理逻辑,实现围绕应用的相关数字化工作全面升级/p>
如何做到这一点端,有一个答案。
回到最底层逻辑,
重新审视云的价值,应用的挑战
这就需要对症下药,由因推果。企业软件应用的升级需求,是由目前阶段传统软件开发模式、运营模式带来的问题造成的。整体而言,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往往会掣肘于传统应用技术陈旧、开发模式落后等问题。提升应用的开发敏捷程度,围绕应用进行降本增效和技术融合创新正成为新的刚需。具体来看,应用的技术陈旧与开发模式落后,主要体现为三个问题:高、长、难。
所谓高,是指应用开发、运维的综合成本高。
根据相关数据,到2025年全球需要构建5亿个企业新应用,新增需求超过交付能力5倍。这一趋势导致企业的IT技术债务不断加重,维护现有的应用成本将消耗40%以上的IT预算。伴随着应用开发、维护费用的高企,开发人员的成本也在不断加大。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提升,对开发者的能力要求也提升。企业往往会出现为了很小的需求,就要搭建团队、进行招聘,甚至进行长时间人才培养的现象,极大放缓了数字化步伐。
所谓长,是指应用的开发、交付、运维时间长。
目前阶段,应用开发的TTM时间需要以月为单位,而定位、维护一次故障经常需要一天甚至几天的时间。任意流程都会将应用的非工作时间拉长,导致企业的数字化进度减慢。
所谓难,是指一系列与应用相关的工作都相当困难。
伴随着企业数字化应用不断增多,IT架构愈发复杂。数据维护、应用管理都会更加复杂、困难。而单体应用的开发模式,也导致应用开发中有大量定制化工作,加大了业务难度。
为了改变这个局面,推动应用走向现代化的新纪元。华为云希望行动起来,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发经验,一举改变数十年沉淀下来的应用开发-运营-维护基础逻辑。
这是一场从传统应用走向现代应用的蜕变,也是筑城中国式现代化新引擎的原动力。
基于云的基础逻辑,把云从“马车替代品”,变成新时代的“高速公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添加一部引擎。这是全行业,甚至全 会共同努力的方向。而华为云能够首当其冲,是因为华为云自身具备的充沛应用开发经验,并且在一系列技术领域取得了关键优势。将华为云的应用开发、管理经验,以及多技术协同优势释放到产业,可以率先锻造这部引擎,为应用现代化的时代变革打下第一颗螺丝钉。
基于一切皆服务的理念,华为云可以将大量围绕应用开发、管理,以及能够加强企业应用现代化能力的技术带给客户和伙伴。这也正是技术即服务。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2中国站,华为云将三股动力,放到了应用现代化这台引擎中,分享给千行百业。再由各行业一道,将应用现代化的引擎装配到数字中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
这三股力,分别对应着:以技术工具的方式,提升企业本身的应用能力;以技术即服务的方式,升级企业关键专项能力;以生态合作的方式,推动应用现代化整体走向成熟。
我们可以将这三点,总结为华为云面向应用现代化,提供给企业的内力、外力、合力。
内力:企业与应用共生关系的迭代
首先,华为云提供Astro低代码平台。这一平台覆盖轻应用、IOC大屏、工作流、智能助手、复杂应用等多种开发场景,沉淀可复用资产,加速应用构建。从而使得开发走向极简,让人人都可以成为开发者。
使用华为云 Astro低代码平台,长安汽车成功构建了营销云图、计划排产等十几个应用,开发时间从3个月降低到9天。
其次,华为云融合多种生产线能力,推出DevCloud开发云,可以支持数据、AI模型和数字内容的协同开发、按需编排,能够让应用开发者、数据工程师、AI科学家们工作在同一平台,共享研发能力和资产,提升多团队的协同效率,更快地构建现代化应用。
在这些工具与平台的加持下,企业的应用开发效率可以得到极大提升,消耗时常不断降低。这样,企业就练成了面向应用现代化的“内力”,为更多变化打下基础。
举个例子,在医疗行业,通过大规模基因组计划分析基因数据,是发现药物新靶点的重要途径。华为云AI基因平台支持大规模、全生命周期的基因组计划。并通过独有的AutoGenome算法,对基因组数据进行自动AI建模、分析和解译,构建疾病与基因之间的深层次图谱关系,加速药物靶点发现。这样,医疗机构与企业就获得了全新的应用能力,极大迭代了药物开发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华为云也将持续为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药物研发等贡献力量,实现“AI for Healthcare”。
在数据库方面,华为云打造了全球领先的云原生交易数据库GaussDB,提供高出行业主流厂商45%的高性能、跨中心双集群RPO=0的高可靠数据库,并且能够满足全球权威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标准CC EAL4+级别的高安全能力。
在华为流程IT ERP系统中部署GaussDB后,实现了业务效率的百倍提升:采购履行从90分钟缩短到15秒,订单履行从23分钟缩短到9秒。同时,GaussDB也已经在工行、邮储等30多家金融客户的核心业务系统广泛应用。
在区块链方面,以华为云业界唯一的芯-边-云全栈安全的区块链引擎服务为底座,华为云发布了数字资产链服务,为客户提供中立、开放的数字资产管理能力。
在影视渲染方面,华为云发布了MetaEngine云原生智能渲染引擎,通过将云、AI和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相结合,在多个行业场景中大幅提升渲染的效率,满足未来元宇宙中的虚拟数字世界,或者物理世界的数字孪生镜像等需要强大图形渲染能力的行业需求。
在动漫设计、影视后期制作等场景,MetaEngine可以实现在同等画质效果下,视频渲染速度比普通云渲染提升2倍。原本线下渲染需要六个月的电影,使用华为云乌兰察布的云渲染服务,可以降低到两周完成;而使用MetaEngine,只需要7天就可以实现。《猎海日志》《少年歌行》等番剧中已经使用了这个服务。
AI、大数据、区块链、云渲染,这些技术端口仅仅是华为云提供大量明星技术中的几个典型带来。应用现代化的内涵之一,在于企业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业界最先进技术解决方案,而不需要为此投入大量成本与时间。
合力:基于产业生态,
推动变革加速
应用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以及产业联盟的成立,对于软件企业以及软件行业的价值是十分明晰的。定制化、同质化、高成本,在目前阶段已经成为了软件企业发展的主要困扰。抓住应用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软件企业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实践案例向市场与 会展示自身的价值差异化,获得综合认可度。应用现代化之路,对于软件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增强自身非常重要。
据了解,应用现代化产业联盟将融合各方资源,汇聚发展力量,搭建生态平台,通过开展调查研究、交流培训、咨询服务、组织相关技术开发、技术规范标准研究制定及推广应用等活动,大力促进应用软件的技术、架构、规范及标准等方面的提升行动。
就此,我们可以发现,应用现代化的提出,是将目光放到企业数字化的最小单元、关注企业数字化的最基本诉求、重新审视云计算的根本价值。而只有回到最本质的逻辑,解决最细颗粒的问题,才能基于中国软件市场规模与数字经济空间的基础优势,将价值进行最大化释放。
这是一条先进的技术即服务之路,也是一条独特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应用现代化则通过价值理解与技术创新的方式,将创新深入数字化核心,突破固有边界,激活数字化改革的实战实效。
每个行业,每家企业的每个软件应用,都可以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引擎的一部分。
中国式的“高路入云端”,莫过于此。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