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期这个名字不知道最初是谁想出来的,感觉确实用词很准确。小意味着这个过程很短,只有几周时间。学期意味着这部分时间是和正式上课不一样的,是独立出来的,也就是暑假开始之前的几周和新学年开始之前的几周合起来是独立的,不相当于正式上课,不过小学期挂科可是一样杯具的。
软件学院有两个小学期,分别是大二暑假和大三暑假期间,想想其实大一有 会实践和军训,而大四又没有暑假,所以大学的每个暑假在心中都不算完整。四门课,软件基础实习,应用系统开发实践这两门在大二小学期,分布式系统开发与实践,企业资源计划ERO理论与实践是在大三小学期上的。
下面逐个道来。
软件基础实习
接上一篇,看这里
应用系统开发实践
看上去也是做系统开发的,其实是侧重于管理也就是IBM提出的SOA,当然最终会发一个 站开发认证的IBM证书。
大二小学期等于要做两个项目,而且是和不同的团队来做,看上去这个小学期是挺累的,不过由于这门课组长老郭同学的无私奉献,其他组员在这门课上都没有花上太多时间。而且老郭也是一个对我们很随从的人,没有给我们布置很多的任务,很多都是默默的一个人做了。RTC全是他一个人做的,我到最后都不知道RTC怎么用,但所有人的数据都被他伪造好了。
由于是和IBM的共建课程,讲课来的都是IBM的技术专家,他给我们讲的都是一些IBM正在做的技术,SOA也是最近火起来的。这门课我们只需要做一个 站,但是不是用html而是用php语言进行开发,所以还是要学不少东西。放暑假之前我们几乎都没有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只是写了几篇文档,等到开学来的时候,组长才正式开会,向大家说我们要做成什么样子,这个时候我们才正式开动。
一开始我做了几个页面,表示我们的 站大致布局,可是等到我汇 的时候被老师狠狠批了一顿,说界面太丑了。没办法,只好让小组女生回去做页面,我和超哥协助老郭编码。断断续续做了一个礼拜, 站居然就做完了,我们三个也只上过一次自习进行整合。最终答辩的时候,老师总算觉得界面好看了,好在这门课主要看项目管理,就这么混过去了。
分布式系统开发与实践
大三小学期的课程,只持续暑假前的前四周。
分布式这个名词听起来很新,其实就是调用别人的API进行开发,当时我们组选的题目是使用google API进行页面上地图显示以及添加一些新的功能。好在之前学过.net,也知道web service是怎么一回事,于是调用肯定就简单了。
每天都带着电脑去计算中心机房上机,其实去做项目的时间并不多,只需要做一个页面,几个很简单的功能,例如公交查询,显示经纬度,显示城市信息等,到了最后我作为组长都不好对这些功能进行细分到小组的每个人了,我一个人就把这个全部搞定了。
最终验收的时候老师嫌我们的功能比较简单,不过还是让我们过了。分布式只学到了使用google的API而已,可笑的是有一次在做项目,北京市教委的人来巡视,一个官员还走到我旁边问我在做什么,我说做的是分布式,他听不懂,我便说了一通,主要大意就是调用别人的东西帮自己干活,这样他才听懂了。
企业资源计划ERP理论和实践
这是一门让我体验到什么是机器人的课程。
车老师让我们每个人买一本她复印的书,然后说我们照着书上去做就行了。
这就是SAP公司和我们合作的课程,最终无非是让他们的数据库里面多一个我们做的例子而已。尽管车老师说我们需要把做的内容弄懂,可是书上全是英文,怎么可能花时间去把所有的流程都弄懂呢。老师每节课都安排我们的进度说至少要到多少多少页,其实很多人在课后照着书就全部做完了,车老师还每节课对每个人检查进度后才算通过,虽然也会问问题,但靠着周围同学的提升总能回答正确大部分。
最终还有笔试,其实就是谈谈你对这门课的一些感受,就是你学到了什么,对这门课有什么建议等等。得分高的同学还每人得到了一件SAP的T恤,至于每个人都有的证书,其实都是车老师自己亲手签名的,比IBM的 站开发证书次多了。
小学期更多的是实践,这是肯定的,我想这也是学校有意安排的。每个学校好像都有小学期,有像我们这样留在学校做实践的,也有去某个地方实习的。现在看来小学期其实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难,有些还是挺简单的,这期间也不算正式上课,用轻松自在的心态去上小学期是种享受,就像当年省句中实验班的补课一样,大家开开心心上上课,没有什么压力,实在是太爽了。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算法技能树首页概览34273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