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招了!最强主线大跌

“囤药”行情退潮,市场近期最强主线之一的医药行业大跌。中药ETF跌超5%,港股通医药ETF、创新药ETF跌超4%。

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发药,据南京发布,根据市政府要求,为缓解近期购买退热药难的问题,今日起,南京市每日持续向市场投放退烧药200万片。12月19日起,153家零售药店统一拆零销售,每个顾客限6粒,可凭医保购买。

中航证券复盘了2022年以来的四次新冠产业链主题的行情,总体来看,随着各类治疗药物产能的提升、供需缺口的改善和管理优化,新冠主题产业链的投资机会的性价比在下降,预计震荡加剧,市场的重心或逐步向复苏主题转移。

1

外资涌入消费股

来自晨星的数据显示,11月底海外规模最大的中国股票基金——摩根基金中国A股机遇基金大手笔加仓贵州茅台。

摩根基金中国A股机遇最新规模为389亿元人民币,贵州茅台股价在10月31日跌至1333元/股,创下近2年新低后,11月贵州茅台股价一路攀升,涨超32%。

今年11月,贵州茅台首次进入摩根基金-中国A股机遇前十大重仓股,排名第七。截至11月底,持仓市值为8.09亿美元,约56.4亿元人民币,占基金净值的2.13%。

截至11月底,摩根基金-中国A股机遇基金重仓股包括招商银行、宁德时代、迈瑞医疗、中国平安、隆基绿能、汇川技术、贵州茅台、长江电力、金山软件、美的集团等。

另外,英国知名资产管理机构安本投资旗下的“安本标准SICAV I-中国A股可持续股票基金”11月加仓贵州茅台,幅度17.18%。富达国际旗下的旗舰中国基金11月,小幅加仓贵州茅台,加仓比例0.53%。

上周茅台发布公告,拟投资约155.16亿元建设茅台酒“一四五”技改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新增茅台酒实际产能约1.98万吨/年。

外资看好中国消费,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今年市场估值下降的幅度过大,悲观情绪为明年市场上行奠定了基础,中国近期的举措表明经济增长仍是重中之重,中国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中国互联 及部分工业板块有望成为主要受益者。

12月以来,饮料ETF、酒ETF、食品ETF涨超10%,成为表现最好的行业之一。

中银证券认为2023年食品饮料将持续复苏,第一阶段消费场景恢复,第二阶段消费能力恢复:第一阶段,随着各地度过疫情高峰期,消费场景受疫情制约较为严重的行业,将迎来第一波需求反弹,包括白酒、休闲卤制品等;第二阶段,随着经济的复苏,居民收入改善,消费能力恢复,各类食品股将重拾结构升级的逻辑。

2

债市发行再现“取消潮”

上周新成立基金募集规模229.84亿元,与前一周新成立规模600.77亿元相比,降幅较大。

从发行产品的类型上看,主要是债券型基金上周新成立规模大幅回落,从576亿元回落至160.34亿元。

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新成立规模和数量微增,QDII基金发行创新高,其中南方基金南方东英银河联昌富时亚太低碳精选ETF募集规模13.62亿份。

富时亚太低碳精选ETF基金主要投资于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南方东英银河联昌富时亚太低碳指数ETF,是在内地市场上市的首只与新加坡交易所互挂的ETF产品。

债市发行再现“取消潮”,12月以来有131只债券取消发行,此前计划发行规模合计为853.21亿元,类型包括公司债、短融、中期票据等。

此外,还有4只债券推迟发行,计划发行规模合计为23亿元。近一月以来,宣告取消发行的债券数量达到169只,计划发行规模合计超1100亿元。

在经历了11月的“巨震”之后,12月债券市场下调幅度尽管有所收敛,但市场信心修复需要时间。

中信证券称年末突如其来的“寒潮”使得债市热情迅速冷却,信用利差一波三折脉冲式走高,情绪也出现很大波动;动荡之余,信心确立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回顾历年年末市场走势可以发现,本轮债市调整既有季度性因素,也夹杂理财为主的买盘机构“战略性撤退”;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市场自愈能力在提升,信用债调整后性价比早已浮出水面;债市易冷而信心不能寒,应辩证地看待此轮调整。

3

基金加速清盘

2022年市场行情一波三折,公募基金清盘在加速,清盘原因多为规模不足触发合同。

截至12月18日,今年共有216只基金清盘,数量超过了2019全年年(133只)、2020年全年(174只)。其中,2022年以来清盘的股票型基金51只,创下历年之最。

另外,截至12月18日,规模低于5000万的“迷你基金”数量为1042只,在全市场10427只基金中占比10%。

近几年基金行业迅速发展,中基协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68.34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规模26.59万亿元,私募基金规模19.99万亿元。

随着基金市场不断扩大,优胜劣汰更加明显。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2022年以来市场整体赚钱效应并不好,业绩较差或冷门主题基金规模越来越小,最终导致清盘;实际上,规模太小的基金维护成本较高,通过清盘也能更好集中精力做好绩优基金,从这点来看基金行业的优胜劣汰的确在加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1月15日
下一篇 2022年11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