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Kevin和他的产品朋友交流群”,开启职场进阶之旅!
拼多多最近的红包拉新,逐步下沉到了四五线城市和老年人用户。
从发现拼多多的拉新策略,到策略拆解。最后争相模仿,上线拉去新好友,即可换取100元。
通过这样的方式,消耗用户自己好友名单,换取100元奖励金。
如今用户的好友关系分为2类,第一个是手机里的微信好友、第二个线下的 交同事。
邀请微信好友注册拼多多,同时享受拼多多的活动:邀请好友即可满100退费。
线下的 交同事,可能并没有微信好友,但只是工作关系的好友,邀请同事帮忙下载拼多多,参与活动。
原本以为这类事情只会存在互联 圈子,但没想到这次接收到了我母亲的强烈邀约。
拼多多的裂变路径
和前面说的内容一样,只要完成邀请好友,通过不定金额的填充即可有100元。
满100元,即可提现。
点击邀请好友,可以生成链接的方式分享到微信群里。如下是拼多多的邀请页面,和活动设计。
而这一次,邀请好友的分享文案,在设计上点击率较高。比如我是某一天在家族群里看到母亲发的一条消息如下
▲拼多多邀请链接
作为子女,难免会好奇发生了什么。原来打开后是拼多多的拉新活动。
整体路径如下分为3种玩法。拆解裂变路径,产品经理可以选取部分能力复用。
1.现金领取,提现100元
玩法很简单,邀请新用户或好友加入,达到额度即可提取现金。而我母亲加入的正式这类活动。
▲现金领取邀请好友
2.邀请新用户注册,领取红包现金
用户参与砍价,通过邀请好友砍价成功,即可下单。
▲砍价购买商品
3.领取现金 邀请福袋
▲福袋邀请好友
福袋和游戏守卫玩法,通过邀请好友,增加奖励金和守卫数量来提升自我奖励。在拼多多里面,内部有以优惠、领现金为主导的拉新玩法。
我妈叫我下载拼多多
周末回到家里,突然母亲跑过来借用我手机用一下。
点击拼多多的分享邀请链接,下载注册拼多多。
“妈,我就是做这个产品经理,这个是套路”
“我知道,我才领了100元。让你帮个忙,你这么多事儿干嘛,你又不用”
我:“。。。。。”
最后我成了拼多多的新用户,注册并下载了拼多多。
当然同样的流程导致爸也成了其中
只见我母亲相当熟练的拉新操作,通过注册、下载、领取奖励、反馈。完成了新用户拉新,同时查看自己的奖励有多少。
“你如果没有注册过,我就可以多拿几元,你如果注册过,我只有1分钱”
“我等下去单位,让其他同事帮忙”
我说:“妈,这是假的,你别去邀请人下载”
我母亲说:“我刚才领的,别人也领取了,就下载一个软件嘛,哪有么多事儿”
以上就是我妈叫我下载拼多多的场景。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魔力?
为什么拼多多能够有如此强的吸引力?
1.几乎为0的成本
作为四五线城市的用户、或我母亲这样的年龄段用户。
针对软件的下载成本、用户数据、隐私其实都不会想一线城市的用户如此保守。
所以邀请好友帮忙下载一个软件,几乎是一件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事。
同时也没有太多的愧疚之意,毕竟软件你不用还可以删除。同时我还推荐了一个可以领取现金的活动
反而一个虚拟的软件,谁都可以下载。我等会儿还能删除
▲裂变增长的痛点
2.真实的收入100元,带来的价值有多大
100元是什么概念?
在一线城市,可能是一顿KFC,也可能是一天的早中晚餐。毕竟在一线城市的同学几乎不能做到每一顿都自己在家做饭。
但是相比四五线城市、或老年人来说
因为都是自己家里做饭。100元,意味着可能几天的生活成本。比如花了100元买菜、肉,包括吃饭、做饭,100元可以是1个星期的生活成本。
同时100元,在公交、地铁也足足使用半个月了。甚至有的四五线城市,稍微差一点的单间,可能房租也就200-300一个月。
所以,能通过邀请几个好友完成100元提现、甚至是几百元,带来的诱惑挺大的。
领完红包真的就下载了吗?
从一开始为了领现金、邀请好友下载,再到变成自己使用。
从新用户变化为活跃用户,最终成为忠实用户
听母亲说:“上面的卫生纸挺便宜的,在上面买”
产品本身提供了实在的服务,即使是以现金返利的方式快速获客,也可以承载用户。
在产品基础框架和服务没有搭设好时候,盲目做增长、裂变拉新,反而是浪费了公司推广资源和成本。
所以产品经理要尽快的搭建稳定的框架,足够痛的用户需求产品。
拼多多裂变下载玩法,你也无法拒绝
为什么无法拒绝?
因为作为子女的,总觉得顺着父母即可了。顺着父母来,少惹父母生气,是孝的表现。
所以即使知道这是一个坑,多余的软件。我仍然下载了。
成功的产品设计方式,往往解决的不只是用户需求,还会影响 交关系链。比如拼多多这样的产品,即使我不会下载,也会因为父母的关系下载使,甚至有部分用户还会使用。
假如我的母亲真的养成了拼多多的使用习惯,那么邀请我砍价估计会成为常态。
所以未来到底会不会成为拼多多的真实用户还真不好说。
毕竟购物需求,一定有。到底平台选哪一个?反而不是一定的
好,今天的分享就在这里
加入每天体验1款APP
我创建了一个知识星球。加入后365天,每天体验一款APP。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同时有1300份体验 告帮助你找到竞品。
从优化&建议、商业模式、运营、功能描述、交互设计、产品定位至少6个维度,体验一款应用。
加入后我还运营了10个话题,下载资料个人总结问答。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