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海票交所的供应链票据平台(以下简称“供票平台”)依托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建设,通过与符合条件的供应链平台对接,为企业提供出票、承兑、背书、质押、保证、贴现、存托、交易、到期处理、信息服务等商业汇票全生命周期电子化服务,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贴现、标准化票据等方式为企业融资。通过票交所供票平台签发的供应链票据(以下简称“供票”),本质是适用于《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的电子票据。作为供票业务的重要参与主体,财务公司既可以是供应链平台的运营方,管理平台入驻企业的供票业务开展;也可以是资金方,对持票人的贴现申请进行应答与付款。
一.业务背景
1. 供应链平台的概念
从业务层面来讲,满足可接入SCM/ERP等系统的供应链管理数据来开展金融业务这一条件的财司系统,即可视为供应链平台。
2. 供应链平台的功能
供应链平台未来会拥有签发、承兑、质押保证、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全面的功能,与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的功能一样齐全,目前供应链平台已实现的功能有以下四点:
1) 企业需要通过供应链平台,在供票平台进行信息登记,供应链平台需要依托自有风控机制对企业进行认证(KYC),由此严防伪票、假票风险。
2)企业可以通过供应链平台发起供票的签发、背书等,进行供票的等分化流转,企业对供票的使用更加灵活;
3)供票到期后,供应链平台自动发送清算指令,承兑后开户机构帮助企业线下划付资金,财司在供票业务中可以承担更多角色;
4)企业可根据人行和票交所规定,通过供应链平台办理贴现和标准化票据融资,供应链场景下贸易背景纠缠具有可鉴性,因此融资操作更便捷,风险更可控。
3. 供应链平台接入供票平台的标准
2020年1月,上海票交所发布了《供应链票据平台接入规则(试行)》,明确了以下供应链平台的接入标准:
二.业务流程
1) 参与主体:核心企业(出票人)、供应商(收款人)、承兑人、保证人;
3) 流转方式:包括持有到期、背书给上游供应商(等分化流转)、贴现或标准化票据融资;
4) 融资:供应商可以通过贴现或标准化票据两种方式进行融资。
1. 企业入驻供应链平台流程
1)入驻平台时,企业要经过实名认证、小金额鉴权等环节注册,平台进行审查,票交所通过接口查验;
小金额鉴权:
企业注册时系统要求绑定实体账 ,以确保账户真实。企业需通过第三方接口向拟绑定账户中支付一笔随机金额的款项,账户收到款项后,系统自动校验金额是否正确,并核对账户名称、银行账 、开户行等信息。
2. 企业入驻材料与准备
3. 供票签发流程
1) 核心企业向供应商付款,以前的支付方式有付现金、签发纸质商票或电子商票等,签发供票是新的方式;
3) 出票业务包含出票信息登记、出票保证、提示承兑、承兑保证、提示收票、撤票等环节,与 银电票流程一致。
4. 供票背书流程
1)供票可以等分化,与E信的拆分类似;
2)持票人输入背书金额后,系统通过和票交所对接的接口自动匹配处理,与E信的转让逻辑类似;
3)供票的背书环节不强制上传贸易背景。
5. 供票贴现流程
1)银行/财务公司线下收集准备材料,与供应商签署贴现合同;
2)供应商在供应链平台发起贴现申请;
4)贴现行通过票交所客户端或系统直连进行贴现申请应答;
5)应答通过后票交所将供票的权属关系变更至贴现行;
6)贴现行或财务公司放款。
注:
供应商到贴现行申请贴现时,会占用核心企业授信的保贴额度;
供票跨行贴现仅支持线上清算,同行贴现同时支持线上和线下清算。
6. 供票到期
分为已贴现和未贴现,以下以未贴现为例:
1) 持票人在供应链平台上发起提示付款申请,经票交所转发给付款人开户行;
2) 付款人开户行通知付款人在付款账户存入足额资金;
3) 付款人操作应答,付款人开户行自动扣划资金至付款人开户行内部户,并转至付款人开户行总行清算账户(付款人开户行 银端不支持操作提示付款应答,需先签署授权协议);
4) 票交所向大额支付系统发送指令,扣划付款人开户行总行清算账户中的资金至持票人开户行总行清算账户,票据状态变更为已结清;
5) 持票人开户行总行清算账户收到资金后,自动转至持票人开户行内部户,并附带大额支付系统发送的相关票据信息,持票人开户行手动划转资金。
三.风险控制
1. 风险管控手段
1)供票的各项运营操作,都必须符合供应链平台与票交所的要求与标准,如果是间连方式接入票交所的供应链平台,还要符合互金协会的要求和标准;
2)从入驻开始的各个环节,都应加入风控手段,如小金额鉴权、第三方数据接入等;
3)根据自身的实际诉求,以及未来的定位,供应链平台要建立自身的风险控制体系。
2. 风险预警体系
供应链平台运营方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后,应进行风险预警的监测。一是依靠平台本身的运营;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例如建立底层的模型工具后,可以依托平台运营数据与抓取的第三方数据,进行辅助分析预警,进行相关提醒。
3. 企业身份认证规范
1)入驻平台的资料要求:企业信息、人员信息(法人代表、管理员)、银行卡信息;
4. 贸易背景真实性认证规范
1)核心是底层的基础合同(与E信、传统保理类似);
2)贸易过程中产生的发票;
3)履约材料(各行业各不一样);
4)特殊场景、行业的特殊资质要求。
四.系统建设
1. 供应链平台建设目标
供应链平台的建设,可实现以下目标:
2. 接口软件应用架构
1)核心系统:前端相当于在公 上运行,各参与主体进行操作;后端主要是运营方使用,兼有其他参与主体相应的功能;
2)接入的第三方服务:如票交所等;
3) 基础服务:如短信邮件等;
4) 账户体系:实现线上资金交易,包括出金、入金。
1.供应链平台接入方式
1) 直连:业务在试行阶段,目前只有四家机构实现了票交所供票平台直连;
2) 间连:中国互联 金融协会授权可间接接入,一些平台目前阶段需要通过互金协会接入供票系统。
我就知道你在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