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导师访谈|李伟:和学生一起发掘研究的意义和趣味性

+

编者按

“金牌导师访谈”栏目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BISU面对面》最新推出一档子栏目,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用对话记录身边历史,以人物解读热点话题。栏目聚焦学校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和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以简短精悍的轻阅读为主,通过访谈体悟他们培养德才兼,积极探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类高校如何在交叉学科语境下如何更好备高层次人才的“初心所向”,栏目将带你一起品读二外,品读研究生青年梦想远洋,导师造帆护航的师生故事。

李伟教授在MPAcc会议进行演讲

北二外商学院会计学硕士导师李伟教授,专研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带领同学扎根调研一线,以“身教胜言传”,以自身热爱感染学生,形成“本领与意志品质交相辉映的教育格局”。近年来,李伟教授精心打造《中级财务会计》标准慕课,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荣获第十六届校级优秀科研成果特等奖。李伟教授指导的多名研究生在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等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多名研究生毕业后就职于知名大型企业,或进入国内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北二外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李伟教授做客本期《BISU面对面》金牌导师访谈栏目,以鲜活生动的“教学案例”讲述“新时代”会计人才培养心得与故事。

您好,李教授。打造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与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并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在融合研究生教育、会计学专业和课程思政建设,为学生打造“德业并重”的好课、优课方面,您有哪些经验和心得可以分享?

李伟

培养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是高校的使命。培养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 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重点。课程思政的内容就是要同时解决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问题。这两者的紧密统一决定了我们必须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上下功夫。在教什么的问题上,必须要重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的有机融合,这就要全面梳理会计专业课程的知识点。不可能每个知识点都能融入思政内容,这既不现实,也会影响专业课的教学效果。所以选择哪些知识点融入思政内容,以及选择的每个知识点融入哪些思政内容,必须要重视融合度的问题。

其次,也必须重视不同的思政素材在什么环节引入专业教学的问题。知识型、案例型的思政素材就比较适合课堂讲授时引入专业教学;但是思辨性的思政素材就比较适合互动研讨时引入专业教学;还有些实操性的情感认同性素材就比较适合在 会实践的环节引入专业教学等。在专业思政怎么教的问题上同样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比如课程思政应当追求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要避免简单灌输、平铺陈述。要探索打破会计学科和思政之间的不同讲述方式,提高教学的生动性。也可以创造性采用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联系课程的方式来讲授。

总之,建设更高水平和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夯实课程思政的基础,形成专业与思政双轮驱动,本领与意志品质交相辉映的教育格局。

中牧演讲现场

在“后疫情时期”,研究生教育也面临着推动线上教学方式改革、提升 络教育教学实效等新内容。过去三年,您打造了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中级财务会计》标准慕课。现在是否已经上线?在研究生在线课程建设、开展研究生线上教学方面,您有哪些成功经验分享?

李伟

我主讲的《中级财务会计》标准慕课已经全部制作完成,正在提交上线走流程手续过程中。在开展研究生线上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研究生与本科生教学存在很大的区别。

首先,不同于本科教学更强调知识传授,研究生教学则更强调讲清方法引领研究生自己动手去探索新的知识。比如我们在会计研究生的线上教学过程中,就更强调研究方法的讲述,让学生自己运用统计软件和数据库来“重现”论文中的研究结论,这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方式。

李伟教授在台大管理学院演讲

您的多名研究生在我校学习期间发表了多篇CSSCI、SSCI中外高水平期刊论文,还有多名研究生毕业后前往国内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您本人也是主持和承担国家 科等多项高水平基金项目。在激励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方面,您有哪些成功经验分享?

李伟

在激励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培养科研能力方面,我觉得有几件事非常重要。

首先,教师自身要展现出对研究的浓厚兴趣。我们经常说“身教胜于言传”,很难想象一个自身不热爱学术研究的教师能培养出学生的研究兴趣。而教师对研究事业的热爱是很可能会映射到学生身上的。

其二,必须要向学生展现研究的意义和趣味性。经常有学生甚至老师问我,会计的论文对现实的世界真的有用么?我的回答是“当然了”!我会给他们举财务中研究非正常回 率的很多论文最后往往成为基金公司经理们交易策略的例子,举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论文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的例子等。我们的研究虽然小,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大厦都是由一块块微小的砖石组成。同时,我还会向学生展示研究的趣味性,从雾霾影响投资收益到“生存偏误”影响战斗机装甲的安装等等例子。

第三,给学生创造能够浸染在高水平研究中的氛围和环境。为此,我每周和学生召开研究例会,和学生共同研究本领域国内外权威期刊最近都发表了什么主题的文章?讨论这些文章的贡献和趣味性体现在哪里?我们是否还有机会继续把这些研究继续向前推进?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高水平的学术氛围,使他们能够时时能够“沐浴”学术研究的“光辉”

澳洲访问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召开研究生教育大会之后,您就接受过采访,寄语研究生“志存高远,慎思笃行”,体现了您平时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注重研究生人文关怀的教育方式。这在研究生培养中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对此您有哪些体会和经验分享?

李伟

研究生是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其身心健康和综合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然而,高速变化的生活方式、多层次多样性的 会压力也会使研究生们更加焦虑。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把自身的奋斗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联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给自身奋斗以更高的价值取向会有助于研究生提高抗压能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在研究生培养中,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关心他们的生活,适时适当的给他们以帮助,做他们学习生活的良师益友,这样更有助于研究生的成长和成才。

研讨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1月13日
下一篇 2022年11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