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
Python硬件实践
教学对象
有一定Python基础的学生
教学目标
学习并掌握micro:bit硬件的基本知识,通过Python控制硬件,让学生将计算机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教学内容
方法1,通过下载安装MU软件,可直接将代码刷入到micro:bit板子上(见图1)。
图1
图2
教学说明
认识micro:bit(见图3)
图3
nRF51应用处理器IC:nRF51应用处理器IC是让使用者作主要程控的处理器,完整的程序包含了用户客制与中介层(runtime),以及蓝牙协议层(stack)(注:浏览器编译环境会在用户程序写完同时将这3部分整合完成),一旦用户将完整程序(HEX文件)放在USB闪存根目录上,处理器便会直接执行程序代码。使用者也可对连接在处理器上的GPIO进行控制,也可通过2.4?GHz无线进行相关周边控制。
● 蓝牙通讯:micro:bit板子上2.4?G无线相关设计提供了对手机、平板的蓝牙通讯功能,可以通过蓝牙控制micro:bit,或者通过蓝牙把信 传入手机或者电脑。
● 无线通信:micro:bit板子上2.4?G无线相关设计提供另外的无线通信协议,此通讯协议在不同的程序语言环境可以直接使用,并且可以在多个micro:bit装置中互相传递并且群组化,进行无线通讯。
● 金手指触片引脚:25个引脚,一般可以配合鳄鱼夹使用,或者插接到扩展板上进行转接使用。这些引脚使micro:bit的功能更加强大,可控制电机、舵机或其他电子模块。
● 电力供应:给micro:bit的电力主要是由接口IC通过USB提供,亦可由电池盒连接器提供,在金手指上有电力供应的功能,需要熟悉电路设计的人操作。
● 按键:micro:bit板子正面有2个按键,背面有1个。背面的按键连接nRF51处理器作系统重置用(reset)。正面的按键A、B可以由使用者程控,包括了短压、长压,或是A、B同时按,按键A、B均连接至金手指上的GPIO,加上电路设计可以做logic0或1值的操作。
● 显示:在板子上有5×5组LEDs作为显示屏,光线传感器通过反向二极管电流的作用,把点阵屏转换成光敏传感器使用,用来检测周围的光线。
● 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是经由I2C与处理器连接,提供了三轴感应数据,并包含手势感测算法。
● 磁力传感器:磁力传感器也是通过I2C与处理器连接,提供磁力感测数值。
● 温度感测:提供了板子上的实时温度感测。
● 陀螺仪传感器:可以测量micro:bit的三轴转动角度,可以检测加速度大小,也可以检测micro:bit常见的状态(摇晃、倾斜、自由落体等)。
● 指南针:可以用来指示方位,并且可以检测磁场强度。
介绍应用软件
我们可以在MU主要区域开始写第1段代码。默认情况下,MU给我们写了1段代码,但是代码前面有# ,表示代码内容注销不运行。
写完代码之后,就可以刷入代码了。在进行这一步之前,我们需要再次确认micro:bit已经与电脑相连接(在“我的电脑”里可以看到micro:bit已经读入),然后点击刷入,将代码刷入到micro:bit板子上。
当后灯开始闪烁,闪烁过程大约10秒左右,表示代码已经在刷入。
当然,也有很多种其他方式进行刷入Python脚本。通过对代码保存再拖拽,找到micro:bit文件进行刷入。打开MU,点击REPL,可以看到代码下面的2个对话框(见图4)。
图4
在本节课的最后,学生成功完成了教师分配的指定任务,通过 络实现了硬件学习,感受到了创作的快乐。
教学注意事项
要能看到学生电脑屏幕。
要通过学生端的摄像头随时注意学生表情。
注意分享教师端的屏幕。
注意分享教师端的摄像头。
注意教学内容和节奏的把控。
(此处内容有省略,详情见原文)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在线教学较难把握学生的真实学情。因此,在线教学时,教师需注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并形成一定的监督机制,同时还需要准备充分的教学内容,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