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强行劝酒、试图强吻女同事,被开除后起诉公司索赔21万;下载“颜值检测”软件?有人在偷你的个人信息!

1.全国法院共执行养老诈骗案件财产20亿余元

据《工人日 》 道,最高人民法院8月24日发布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涉及“以房养老”“养老帮扶”等名目。自4月开展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截至7月底,全国法院受理养老诈骗刑事案件共1394件。专项行动以来,全国法院共执行养老诈骗案件财产20亿余元。

说案

1.上海一男子强行劝酒、试图强吻女同事,被开除后起诉公司索赔21万

据上观新闻 道,一女士在离职前,揭露一位男同事曾对其性骚扰。公司调查后认定,男子存在不当行为并与其解除劳动关系。男子向公司索赔,要求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近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判决,驳回了男子的诉讼请求。

2021年,王女士在离职前夕通过公司群,控诉同事林某在部门团建时强行对其劝酒、勾肩搂腰、试图强吻。公司随后对此事展开调查。其间,多名女员工相继表示曾被林某“言语骚扰”。综合多方证据后,公司以林某性骚扰女同事,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关系。林某为此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21万余元。劳动仲裁未支持林某的请求,林某将公司诉至法院。

主审法官指出,是否满足“违背他人意愿”这一要件是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性骚扰”的关键。原则上,应从遭受骚扰一方的视角予以分析判断,并着眼于行为人的具体行为是否会造成其心理不适以及达到不适的程度。

庭审中,王女士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经审理,法院认为,王女士与双方均无利害关系,证言和林某微信聊天内容相呼应,具有较高可信度,林某亦承认其相关言行。且根据林某与女同事的聊天记录,其行为均明显超出正常同事交往界限,已造成女同事心理不适。

    林某的不当行为对公司的工作氛围、工作开展造成影响,有违公序良俗,也违反了劳动者基本职业道德。民法典第1010条第二款亦明确规定: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因此,公司解除双方劳动合同,并无不当。

2.男子月薪3万,虚 学历被辞退,法院这样判

据澎湃新闻 道,男子虚 学历获高薪工作,事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他将公司告上法庭。近日,江苏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一起案件的审判结果引发关注。

张某于2020年9月向某公司求职,填 《面试登记表》时,载明自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在南京大学经贸专业学习,学历本科,非全日制。

表格下方的员工本人声明部分载明:本人承诺所写的一切资料真实,并自愿承担因隐瞒事实而带来的包括解除劳动合同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等一切后果,本人愿意接受公司对上述填写资料做背景调查。

而后,公司向张某发送了《录用确认函》,试用期6个月,试用期薪资由税前工资2.4万元和奖金构成,从第4个月执行转正薪资标准,即税前工资3万元和奖金。2020年9月27日,张某与公司签订了《劳务协议》。

《劳务协议》约定:张某的劳动 酬与《录用确认函》一致,公司如发现张某提供的个人文件或信息是虚假的情况,可以随时解除协议,无需支付任何补偿。

2021年3月15日,该公司以张某在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在征询工会意见后,向张某寄送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张某表示:“我是自学的南京大学商贸管理课程,后因工作、家庭原因学业未完成,没有取得学历证书。公司单纯以虚假学历为由解除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此,张某经过劳动仲裁程序后,诉至法院,要求该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32538.75元。

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该公司与张某已建立劳动关系。诚实信用是劳动者入职的最基本要求,不因劳动者胜任工作而排除。张某多次签字承诺其提供的资料真实,其自愿承担因隐瞒事实而带来的一切后果等。公司以张某在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在征询工会意见后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不属于违法解除,判决驳回了张某的诉讼请求。

    张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3.上班第一天就摔伤,向公司索赔十万余元,该赔吗?

据《人民法院 》消息,公司没和员工签劳动合同,员工上班第一天摔伤,损失要怎么算呢?近日,湖南省湘阴县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件。

2021年6月9日,原告杨某前往被告某建设公司从事装模工作,约定工资按天发放。上班第一天,杨某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脚下打滑不慎摔倒,导致右手受伤。出院后,杨某向湘阴县人 局申请工伤认定,其伤情经鉴定构成工伤八级伤残。

原、被告就赔偿事宜未达成一致意见。2021年8月24日,杨某提出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仲裁委裁决由被告赔偿107498元。杨某不服,诉至法院。

经审理查明,杨某在上班第一天工作时受伤,双方虽未签订劳动合同。但被告某建设公司已按月工资4931元的缴纳基数为杨某购买了工伤保险,原告受伤后已向其支付各项费用共42696.1元(包含医疗费22696.1元)。

法院审理认为,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杨某系被告某建设公司临时聘请从事装模工作的工人,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并不影响双方劳动关系的认定。

本案争议点在各项工伤赔偿标准的确认。因杨某系临时工,在上班第一天受伤,又不能举证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仲裁委以被告缴纳工伤保险的基数4931元作为杨某工资计算工伤赔偿数额,符合相关规定,应予认可。

最后,法院判决被告某建设公司向原告杨某支付工伤待遇费用共计107498元。目前,该案判决已生效。

1.全国法院共执行养老诈骗案件财产20亿余元

据《工人日 》 道,最高人民法院8月24日发布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涉及“以房养老”“养老帮扶”等名目。自4月开展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截至7月底,全国法院受理养老诈骗刑事案件共1394件。专项行动以来,全国法院共执行养老诈骗案件财产20亿余元。

资讯

1.下载“颜值检测”软件?当心有人在偷你的个人信息!

据工人日 客户端消息,最高检12月7日发布5件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其中涵盖对公民征信信息、生物识别信息、行踪轨迹信息、健康生理信息等不同类型个人信息的全面保护。其中一起案例中,被告人开发软件,窃取用户手机内的照片以获取个人信息并出售被判刑。

公诉人在庭审中指控犯罪。最高检供图

2.广东:操纵药品和医疗器械价格最高罚500万

据人民 消息,12月7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就规范广东省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价格行为发布通 ,其中提到,对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行为的,最高可处300万元的罚款;对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造成商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最高可处500万元的罚款。涉嫌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

3.海关查获侵犯2022卡塔尔世界杯知识产权物品

据中国新闻 消息,2022卡塔尔世界杯赛事火热进行中,福建福州海关所属榕城海关驻邮局办事处关员日前在对一件出口跨境电商包裹进行查验时,发现大量印有“FIFA WORLD CUP Qatar2022”标识的气球、手环和旗帜,共计812件。海关提醒,对于违反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违法行为,海关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理。

4.吉林省首家“24小时自助法院”运行

5.14岁女孩被人殴打并拍摄视频上传 络,南昌警方通

12月7日,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青云谱分局发布警情通 ,2022年12月4日,该局徐家坊派出所接到群众 案称其女儿王某某 (14岁)被人殴打并拍摄视频上传 络。

接警后,徐家坊派出所立即开展调查。经查,2022年12月2日22时30分许,涉案人员王某某(女,16岁) 、黄某某(女,14岁)、章某某(女,15岁)、朱某某(女,14岁)因琐事将受害人王某某约至一公寓内进行殴打,并由付某(男,15岁)拍摄视频。

经法医鉴定,受害人王某某为轻微伤。目前,上述涉案人员均在其监护人陪同下到案接受调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当中。

6.多人跨省组织考试作弊获利近千万

据《武汉晨 》消息,近日,四川泸州警方破获一起特大跨省组织考试作弊案,打掉一个利用高科技设备跨省组织考试作弊的犯罪团伙。该团伙常年组织多省多人赴四川进行一级建造师、注册监理师等职业资格考试,在考试中团体性作弊,从中非法牟利。目前,警方抓获涉案嫌疑人27名,查获作弊考生20余人,扣押冻结赃款近千万元。

7.女子被骗万元为解气“反薅”骗子  

据《钱江晚 》消息,近日,浙江杭州钱塘区公安分局新湾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后迅速上门劝阻。面对民警上门,谢女士淡定表示自己知道是诈骗。原来,一年前谢女士曾经历过刷单诈骗被骗万元。再次面对刷单骗局时,她果断按照“接待员”的指示下载相关软件开展点赞评论业务,靠刷单“赚”15.68元。在“接待员”介绍“补单”等套路时,警方与 格员及时上门劝阻。就这样,谢女士“反薅”了骗子15.68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1月7日
下一篇 2022年11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