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肥虫的“降重小课堂”哦,主要还是来给大家说说如何有效降重,文末也会给大家推荐几个比较靠谱的降重工具啦~
1)见缝插针
2)改变语态
常见的就是可以把“把字句”修改为“被字句”,主动语态修改为被动语态,定语前置等。这些其实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可以轻松拿捏了吧。只是学术论文的专业度很高,所以自己要先理解原句,才能做到修改形式,但是不改大意。
3)替换同义词
如将“损坏”改成“破坏”,将“研究”改为“调查”。同义词替代后,最好既要保持句子的通畅性,又要表达出句子的原意。汉语博大精深,其实每个词的可替换词是很多的,实在不会还可以直接去问度娘~
4)直接删除
遇到大段标红的文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一键删除,但是前提是我们的论文字数足够,删去这些不会影响我们的整体篇幅。如果本身字数就是东拼西凑,每个字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话,那这个方法可能不太适用,还是乖乖修改吧~
5)巧用表格
系统现在对于表格的检测还不完善,在表格中重合的字数是不计入到总的重合率中的。所以,不能转化的内容,可以做成表格的形式出现在论文中。如果表格也被检查出来重复了,那就再把表格截图换成图片。
6)改变语序
如果大段引用某篇文献又不知道如何修改引用的内容,可以将引用的段落句子的顺序打乱,也会部分降低重合率,最好打乱的过程中稍作修改效果会更好。但是这样的修改不可能将重合的文字全部消除。
其实最安全的方法还是建议大家在借鉴的时候,把原话复述成自己的语言,这样重复率就不会太高,另一方面,也不要抓着一篇文献使劲借鉴,可以多参考几篇文献,每篇截取几句,这样也不会出现高度重复的情况。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