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资源储量估算是矿山设计、建设和生产的基础。利用三维矿业软件进行地质建模和资源量估算,已逐渐成为国内勘查行业的主流方法。
传统方法主要根据给定的工业指标来圈定矿体,并利用矿体内的数据进行估值。在国际上,利用三维矿业软件估算资源储量,通常会圈入低于工业指标的样品。
2 、估算域的边界类型
估算域的边界类型用边界两侧的品位变化特征来定义,可分为硬边界(hard boundary)和软边界(soft boundary)两大类。
2.1硬边界(hard boundary)
硬边界内外的品位存在突变。往往是矿化受特定层位或岩性控制,导致矿化在接触面附近变化截然,比如煤层等沉积矿床、没有被蚀变的石英脉型金矿,角砾岩型矿床、块状硫化物矿床等。硬边界条件下,资源量估算仅用边界内(域内)的数据。地质块段法、平行剖面法、影响多边形法等传统估算方法,都把地质单元间的边界当做硬边界来处理。
中国传统方法主要根据给定的工业指标来圈定矿体,并利用矿体内的数据进行估值。这种圈矿方法为硬边界(hard boundary)。
2.2软边界(soft boundary)
软边界附近的品位是渐变的。大部分矿化作用或者控矿因素都属于这种类型,尤其是受构造、蚀变、 脉状作用控制的矿床,从矿体到围岩的品位变化往往呈渐变过渡特征。比如斑岩型矿化、大部分热液矿床、氧化作用等。软边界条件下,可以利用相邻域内的品位数据进行估值。
图1 硬边界和软边界条件对估值的影响示意图
a-硬边界条件,对待估点的品位估计仅利用边界内的样品数据,b-软边界条件,待估点的估值利用了搜索椭球内的所有已知数据点,而不考虑这些点是在边界内部还是外部;1-估算域边界,2-估算域内样品点,3-估算域外样品点,4-参与估算样品点,5-待估点,6-搜索椭球
3、 不同边界对估值的影响
硬边界(hard boundary)只采用估算域内的点,这种处理方式的问题在于,由于圈定的估算域范围较小,较高的边界品位(cut off)圈矿往往破坏了地质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增强了矿体内的高品位矿化的连续性,并可能导致高品位矿石的吨位和品位的高估,同时可能会导致边界外零星矿石损失;尤其是当勘查工程控制程度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引起资源量估算的偏差,给后期矿山开发运营带来风险。
软边界(soft boundary)条件考虑了矿体边界之外一定范围内的样品点,可能会圈入废石,软边界而引起矿石体积增加和贫化。
实践表明,地质边界或矿石/废石边界为软边界的情形更为多见,如斑岩型矿床和大部分热液矿床都属于这种类型。软边界条件考虑了矿体边界之外一定范围内的样品点,其估值效果也比硬边界更好。
采用硬边界还是扩大的软边界进行资源量估算,取决于具体研究对象的边界条件。
图2 边界分析方法(据Abzalov,2016)
a-通过给定的边界品位识别出每个钻孔的估算域边界,对边界附近工程数据进行等长组合、按顺序编 并重新计算品位,b-计算相对边界的各样品序 的平均品位并统计估算平均品位所用的样品个数,作出离边界一定距离样品平均品位的剖面图;1-钻孔见矿品位段,2-低品位矿化,3-废石
其他矿业人都在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