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村居看武汉二十三|家门口打造沉浸式体验廉政公园 软硬件结合引导居民共享清风正气

长江日 大武汉客户端讯 在东西湖区常青花园第四 区党群服务中心旁,有处清风园,园内沿途道路两侧,设置有约30块勤廉刻石,上面刻有全面从严治党18警句、古今勤廉警句等;园内有处清风亭,其上对联“清风能化天下雪,廉政方赢百姓心”,是由 区居民陈本立所题,原老年大学校长俞东传书写。

“我们这处清风园,既是一座廉政文化园,也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小游园。”该 区书记彭明恒介绍,近年来,常青花园第四 区依托清风园,打造家门口沉浸式体验的廉政公园,通过“阵地宣传+服务体验”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块层治理体系,提升居民参与意识及参与能力,引导共建清廉文化,共享清风正气。

书香倡廉,打造“清风正气”

常青花园第四 区组建于2001年,位居常青花园中心地带,辖区覆盖新康苑小区、金苑小区、十三区,共有3475户,常住人口5000余人。

“清风园2016年底建成,今年,由东西湖区政府投资,园林局设计建设,对8000多平方米的园区进行了二期改造,成为了集政治教育、学习娱乐、旅游休闲等于一体的党风廉政体验式教育基地。”彭明恒说。如今的清风园,包括悦动清廉园——清廉文化展示区、静谧清韵园——文娱休闲区、奇趣清扬园——老少童乐区,划分为“一树一池一路一室一广场”五大功能区。其中的“一广场”——清风文化广场,是勤廉教育基地的主阵地,设置有清风亭、廉经、长鸣警钟雕塑等,以实物、石景、图文等形式,集中展现了“忠诚奉献、勤廉齐家”文化内涵。

据介绍,“清风园”建设的最大特点,是以居民自治为重点,以清廉文化为特点,全程让居民唱主角。 区党委发动居民群众参与创作,成功征集到一批廉政文化作品。同时,在活动形式上以居民喜闻乐见的“樱花笔会”等品牌活动为载体,创新融合多主题“邻里见面会”活动形式,通过主题文化作品征集、 区文化生活共创会、 区文体团队风采展等多元方式,引导支持居民骨干共谋、共议、共建 区清廉文化活动,共享丰富多采的清廉书香文化生活。

阳光晒廉,打造“清廉 区”

近年来, 区充分发挥居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畅通群众监督举 渠道,及时查处党员群众反映的腐败、不作为问题。规范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全面落实 区党务、居务、财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及时公开,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同时, 区将“共同缔造”实践理念与清廉建设相结合,在工作立项及结项验收中,积极发动群众共谋、共评,通过“邻里见面会”、“居民议事协商”、“三方联动会”、“志愿者心理赋能”等多样化方法,广泛听取居民诉求,多方协力共同解决问题。

议事促廉,打造“清廉队伍”

“针对这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我个人的意见是……”会议室内,居民代表、党员、骨干围绕小区重大事项讨论正酣。今年,由 区党委牵头,引入专业 会组织力量,培育孵化了一支由居民代表、楼栋长、热心群众组成的 区居民议事协商小组,发动居民骨干参与 区事务管理和 区各项工作,协同 区党委规范议事制度,制定协商清单,开展议事协商活动。

据介绍, 区居民议事协商小组倡导“居民事居民议”的协商共治理念,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通过小组会议、座谈等多种形式,践行一事一议,有效激发了居民“主人翁”意识,引导居民从“要我做”向“一起做”转变。

在 区居民议事协商小组的共同参与下, 区小微权力的运行更加规范,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共治氛围更加浓厚。

监督守廉,打造“清廉秩序”

“在我们 区,除了外部环境的优化,我们最满意的是精神文化氛围的变化,协商议事成为了我们解决大小事的根本方法。” 区居民赵先生说。据了解,近年来,常青花园第四 区制定了 区小微权力清单和履职流程图,进一步推动清廉建设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

区里,由党员、居民代表、志愿者、热心群众组成的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 区工作,倾听群众心声,畅通收集居民意见渠道,激发 区居民参与 区事务管理的热情,充分发挥 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作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1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11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