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崇明的科创企业,为啥把北斗卫星装到办公室天花板上?

在室内打造“卫星系统”

2020年6月23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三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组 成功。满天星斗中,从此又添了一个宏伟的“中国星座”。

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的定位精度和响应速度已能满足绝大多数环境下的使用,但因其技术原理和基础设施限制,也天然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在港口和仓储场景下,现有的导航定位技术就难以实现功能的全覆盖和无间断。”方位角科技产品总监吴一稷说。哪怕只是短时、局部的遮挡,也可能对卫星信 造成干扰,进而影响到物品交接等作业的精度和安全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方位角科技应运而生。“我们的目标就是开发全新的软硬件技术,将北斗系统的应用从室外扩展至室内,最终实现室内外一体、无缝衔接。”吴一稷说。

方位角科技由两位北斗导航卫星副总设计师领衔创立,依托北斗团队的智力资源快速起步,在高精度时间同步、抗多径定位算法、广域赋形天线等方面相继取得突破。“基本原理并不复杂。我们只需在具体场景打造一套‘室内卫星系统’,再与真正的北斗系统互联,就能实现室内外一体化定位导航。”吴一稷说,“但为了打磨精确度和响应速度,我们需要进行海量的测试和验证工作。”

为了随时调试技术设备,方位角科技的办公室也被改造成了“实验室”。研究人员们拆开吊顶,将自研的广域覆盖发射天线安装在天花板上,模拟真实卫星 络;地上放置的模型火车同样搭载着定位设备,可在铺设好的轨道上快速移动。这样的“室内卫星系统”构造简单,能验证的数据却不少。“在特别开发的算法加持下,我们便能掌握小火车的绝对位置和运动趋势。”科研人员说,“只需稍作调整,这套方案就能运用于有人车辆的导航。”

产业化应用前景广

随着各行各业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不断加强,室内外一体化定位导航系统的应用前景越发广阔。涉及建筑内部或其他有遮盖环境下物资的调配与转运,例如前文提及的港口、仓储等场景,便是室内外一体化定位导航系统大显身手的舞台。只要设备布置合理、信 覆盖到位,工作车便能自如穿梭于复杂环境和障碍物间,完成货物转运等任务,如同长了眼睛一般。

室内应急管理和抗灾搜救,则是室内外一体化定位导航系统的又一用武之地。现代都市有着众多高楼层建筑和地下交通站点,往往结构较复杂,人们置身其中时,如果缺乏明确的指引,便有可能迷失其中;如遭遇火灾、洪水、停电等突发事件,危险系数激增。而预先安装的室内定位导航系统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实现即时对接,直接呈现建筑结构图、逃生路线等信息,为遇险者自救和救援者搜救提供助力。遵循相同原理,将室内定位系统引入采矿、潜水等领域,一样可以挽救宝贵的生命。

“目前,我们已有成熟且轻量化的产品问世。”吴一稷捧起一个表面有着整齐凹槽的方形盒子,自豪地介绍:“这是我们与中国移动联合研发的室内北斗卫星发射机,具备移动通信基站品质,能便捷地接入现有的室内分布系统。”据了解,方位角科技已与中国移动公司签订合同,将这款发射机规模投产。未来,室内北斗定位导航系统就将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帮助搭建包括智慧停车场、智慧工厂、智慧写字楼、物联 等在内的崭新智慧型城市。

方位角科技与生态岛结缘

方位角科技与海岛崇明有着不解之缘。“早在2020年,我们就和崇明区有过接触。”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忆道,“当时公司还处于筹划创业阶段,崇明区长兴海洋装备园对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扶持帮助,主动递出橄榄枝,邀请我们来崇创业。”随着各方面条件逐渐具备,方位角科技最终在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区落户。

不久前,方位角科技成功入围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上海崇明赛区优秀项目名录;在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的角逐中,方位角科技斩获高端装备制造初创1组第二名的成绩。当前,长兴正全力打造世界级海洋装备岛,围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舶制造、港机制造企业,更多科创型企业正在汇聚,这为方位角科技带来了巨大机遇。据了解,方位角科技目前正全力推动室内外一体化定位导航终端减体积、降成本,以适配港口场景下的应用。目前,方位角科技与振华等企业的合作洽谈已在推进中。

作为生态文明发展的高地,崇明正不断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室内外一体化定位导航技术的发展,也能为动物监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以技术回馈崇明、反哺自然,是我们下阶段努力的方向。”吴一稷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1月13日
下一篇 2022年11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