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市中医院外二科(胸外、乳腺科)团队在麻醉科、手术室等多科室协作下成功完成一例胸腔镜辅助下纵膈巨大肿物切除术。该患者的成功治疗成为该科医护人员精湛医术和高精尖技术实力的又一例证。
胸腔肿物占位多年未予系统治疗
27岁的刘女士一个月前因急性阑尾炎到佛山市中医院治疗。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发现其左侧胸腔巨大占位性病变,经增强CT显示,左侧胸腔内巨大肿物,病灶大小约17cm×10.9cm×9.1cm,比成年男性的拳头还大,占据大半个胸腔,从影像片中看,仿佛在心脏边上多了一个“魔影”,严重压迫正常的胸腔脏器。
在阑尾炎治愈后一个月,患者再次来我院就诊要求行手术治疗。经追溯病史,患者自诉小学时体检即发现胸腔肿物,但因肿物细小且并没有明显病痛,一直没有系统诊治,近期活动后感觉胸闷等不适,活动耐力下降。鉴于肿瘤巨大、性质不明、且患者已出现临床不适症状,外二科医师经会诊后,建议尽早手术切除。
充分讨论做好术前准备
姜镭检查病人情况。(资料图片)
由于瘤体组织质脆、血运丰富、血管壁无弹性,容易导致术中止血困难、出血较多,严重者甚至可能发生失血性休克。所以,围手术期应做好充分准备,术中要控制出血,严格止血,术后适当给予止血药物,积极对症处理,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改善预后。
巧合的是,医护人员在完善术前检查时,发现患者血型为RH阴性(即俗称的“熊猫血”)。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外二科术前请麻醉科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并与输血科沟通备血,做好术前准备。在为患者制定好多套预案后,手术如期进行。
胸腔镜辅助施术
创伤小、恢复快
手术在胸腔镜辅助下进行。据悉,胸腔镜手术是在电视影像监视辅助下完成过去由传统开胸进行的操作,其本质与开刀手术原理相同,但改变了传统入路、分离步骤、结扎与缝合方式以及手术过程中的观察方式,相对于传统开刀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技术特点,被誉为二十世纪末期胸外科界革命性的一大突破。
术中,医护人员发现患者的肿瘤与纵隔心包、背面基底部与胸壁粘连紧密。外二科手术团队术中细心进行分离,麻醉科手术室等多科室积极协作。历经4小时,患者左侧胸腔巨大肿物被顺利切除。
肿物较大(图片经过处理)
术后第一天,患者便可下床活动、进食,部分生活能自理;术后第五天,拨出胸腔引流管,生活完全自理;术后第十天,患者无出现明显并发症,顺利痊愈出院。病人及家属均给予医护人员高度好评。
外二科软硬件水平不断提升
佛山市中医院外二科多年来在科主任姜镭的带领下,从技术、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实现提升,高、精、尖医疗技术层出不穷。
胸外科方面已可独立完成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纵膈肿瘤切除术、心脏修补术、膈疝修补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胸廓成形术、肺大疱切除术、胸部畸形(漏斗胸、鸡胸)矫治术、手汗症等常见胸外科疾患;乳腺外科方面已可独立完成乳腺癌根治术、乳腺肿物开放切除术、乳腺肿物麦默通微创切除术、病变导管切除术、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皮下腺体切除术、乳腺炎症性疾患中西医结合治疗、乳管镜检查等。
外二科团队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专家介绍:姜镭
胸外、乳腺科主任,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擅长胸外疾病包括胸部创伤、畸形,胸壁疾患,胸膜、肺部疾患,纵隔疾患,膈肌疾患,各种原因的胸痛等。擅长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病,急、慢性乳腺炎、乳腺脓肿,乳房结核,乳腺纤维瘤,男性乳房发育症,乳腺癌综合治疗等。
门诊时间:周1下午,周4上午
开诊地点:1 楼门诊4楼东侧,外二科(胸外、乳腺科)诊室
– END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