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一”建党节当天
络投票、组织评审等程序
阳江市十佳村( 区)党群服务中心和
阳江市百佳党员中心户评选结果出炉
这是我市近年来深入推进村( 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和党员中心户队伍建设的重要成果。
阳江市召开十佳村( 区)党群服务中心、百佳党员中心户工作交流座谈会 梁文栋摄
据了解,党群服务中心现已覆盖我市846个村( 区),确定党员中心户3.5万多人。我市以此为“小切口”,推动服务群众“大变化”,通过党建引领和示范带动,实现便民服务“硬件”“软件”两手抓、两过硬,切实增强了基层为民服务能力。
全面实施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1
“以前,我们村‘两委’的办公场地又旧又小,群众来办事非常不方便,开大会的时候更是坐不下,许多人得站着开会。外出的村民回到村里办事,经常找不到地方,非常不方便。”回忆起以前的情况,江城区岗列街道对岸村党委书记梁鼓劲依旧印象深刻。
2018年起,我市全面启动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从场所设施、服务内容、运作管理、组织领导等全面加强村( 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了统一场所、统一系统、统一内容、统一制度、统一保障。近年来,我市各级组织部门和村( 区)党组织进一步明确村( 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角色定位,不断增强党群服务中心的政治功能,更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
对岸村党群服务中心
我市通过充分整合党建、政务服务和 会服务等各种资源,综合利用服务中心的场地,做到一室多用、高效利用。积极争取财政支持,通过新建或者修葺的方式,逐年解决党群服务中心危、旧、小等问题。各县(市、区)组织部门主动与住建部门对接,做好新建楼盘配套 区服务用房的规划,指导镇街做好 区服务用房的移交和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解决好 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难题。
在我市“十佳村( 区)党群服务中心”评选活动中,全新打造的对岸村党群服务中心,以 络投票全市排名第一的成绩入选。“接下来,我们将利用村党群服务中心开设‘长者食堂’,帮助解决本村空巢老人就餐问题,积极探索‘四点半课堂’和‘暑期托管班’,为周边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和亲情陪伴。”梁鼓劲说。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提升服务能力
02
2019年起,我市开展“党员亮身份、党群心连心”活动,通过一系列举措引导党员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村( 区)设立“党员中心户”,构建“镇(街道)党(工)委-村( 区)党组织-党员中心户-群众” 格化管理模式,就是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有3.5万多名农村无职党员加入到党员中心户队伍中来。
城云 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宣传走廊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拓展“党员亮身份、党群心连心”活动,开展好机关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到 区“双 到”活动,同时充分利用政务大数据中心和简约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各级党建、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等信息系统互通共享,推动“村(居)民点单、村( 区)下单、党员接单”的“微心愿”活动,实现群众需求与党员志愿服务精准对接。
我市还强化品牌建设,因地制宜谋划具有本村( 区)特色的党群服务品牌,谋划一系列“板凳会议”“渔船党课”“半小时托儿所”“长者饭堂”等直面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举措,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周边党员群众愿意来、经常想来的“人气阵地”,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贴心服务架起一座座党群连心桥
03
为了建好党员中心户队伍,架好沟通党群的连心桥,我市各级组织部门和镇、村两级党组织广泛动员村( 区)中身体健康、有能力、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党员争当“党员中心户”,持续加强对“党员中心户”的教育管理,通过搭建平台、加强教育培训,探索建立“以奖代补”机制,推动党员中心户工作取得实效。
姚锡飞是阳西县上洋镇上联村的一名种植户,也是上联村16名党员中心户的其中一员。他说,当了党员中心户之后,村党总支在他家门前挂了一个党员中心户的牌子,上面还写了他的职责和联系服务的对象。牌子挂上去之后,他心中的责任感、使命感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
党员中心户姚锡飞在指导农户种植荔枝
“虽然我不是村干部,但是联系服务群众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应尽的义务。”当上了党员中心户的姚锡飞,不仅工作任劳任怨,还主动给自己“压担子”——无偿将自己30多年的种植经验传授给村民,帮助果农解决荔枝生理落果等技术难题,带领果农改进种植技术奔康致富,得到了广大村民认可。
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还将强化党建抓手,谋划更多“小切口”,推动服务群众“大变化”,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更到位、更贴心,使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 会 召力在基层不断增强。
推
荐
阅
读
全省增速第二!阳江为什么能?
终审 | 许晓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