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范围
其次,申请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保护前,需要固定所主张的商业秘密的范围,即秘密点,也就是请求保护的技术信息与公知公用信息的区别点。不能笼统地提出商业秘密而不陈述具体内容,或者将其自称采取了保密措施的一堆信息不加甄别地作为商业秘密请求保护。所以,司法鉴定只需针对该秘密点进行。
综上可见,计算机软件的司法鉴定,通常只需要对软件源代码技术信息中的被申请保护的秘密点的秘密性进行鉴定。
鉴定方法
1. 可以通过反编译获取的源代码
如果没有对目标程序进行加密或混淆技术处理,一些高级语言编写的软件,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反编译得到其源代码,且该源代码与原始源代码相似度较高,可读性也较强。故,如果能够通过反编译得到源代码,则一般应认为其具有公知性。
2. 浏览器端可获取的源代码
针对B/S架构的软件,浏览器端通常由html、CSS、JavaScript来实现,这部分源代码是可以被用户获取的,应当认为其具有公知性。
3. 自动生成的源代码
为了简化工作,常用的IDE开发环境,具有自动生成代码的功能,比如新建类,或者通过拖动窗体自动生成的布局代码等,这类代码也具有公知性。
4. 开源软件的源代码
开源软件是公开源代码的。为了节省人力和时间,软件开发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开源软件的源代码。甚至有些软件就是在开源软件的基础上,通过部分修改来实现的。由于开源软件的源代码可以被全球无数程序员免费使用,故具有公知性。
5. 第三方提供的源代码
如果软件使用了第三方平台,平台方会提供大量与平台相关的源代码,用以节省开发周期。这类代码也应当认定为具有公知性。
6. 可以通过 络搜索获取的源代码
软件开发人员为了实现某一特定功能,会在 上搜索或在论坛中查找相关的具体实现。这类代码通常只有一个类或者一个函数,代码比较短小,但其同样具有公知性。
7. 有限表达的源代码
由于表达方式有限,不同程序员写出相同源代码的概率很高。这类代码应当认定为具有公知性。
计算机软件司法鉴定,对于商业秘密的认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鉴定的范围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保护的适用,以及保护范围的确定,从而为计算机软件制定更全面的保护方案。
胡林昌,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清华大学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硕士,先后在天地阳光通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亿阳信通软件研究院、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2021年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现于北京知岸律师事务所实习。
北京知岸律师事务所是一家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同时提供资本市场、企业并购、公司合规、劳动争议等民商事业务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
知岸所始终坚持研究与实务并重,秉承“专注、卓越、勤勉、诚信”的执业理念,竭诚为客户量身定制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综合的法律服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