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煎饼一个月最多挣2万元,为何吴一黎,却放弃百万年薪卖煎饼

吴一黎是清华高材生,毕业后成为国际知名公司IBM年薪百万的高管,然而在干了几年后,他却辞掉了工作卖起煎饼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吴一黎出生于1984年,他从小就善于思考,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2003年,吴一黎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顺利地考上了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通过4年刻苦学习,吴一黎获得了学士学位。

随后,吴一黎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从事图形学领域研究。在那一年中,吴一黎在计算机图形学的科研与商业结合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后,吴一黎先加盟甲骨文并负责软件销售工作。在工作期间,他不仅展现了他在计算机软件方面的专业才干,而且他还凭着极高的情商,获得了不少客户的信任,因此业绩斐然。

3年后,已经积累了丰富工作经验的吴一黎跳槽进入世界知名企业IBM,负责管理大中国区智慧商务软件业务,其年薪高达百万且享有优厚的福利待遇。

在工作中,吴一黎更是带领他的团队,做出了傲人的销售业绩。而他个人的业绩更是在整个大中国区所有业务领域中独占鳌头。同时他在公司管理和运营等方面更是经验老道,眼光独到,所以他打造的团队也是一支精英化的团队。

然而,就在IBM高层越来越器重吴一黎的时候,吴一黎却在他30岁的最后一天,辞掉了那份高薪职业,掉头在北京开了一家不足8平米的煎饼小店。

每天清晨,只见吴一黎围着一块洁白的围裙,不厌其烦地摊煎饼。

由于他在原材料上很讲究,比如酱一定要用老干妈的,榨菜要用涪陵的,面粉则必须是中粮的……再加上他从小就生在北京,对北京人的口味非常了解,所以他摊煎饼的时候,味道调得十分可口,因此来买煎饼的络绎不绝。

不过,也有不少人是来看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摊煎饼的。在他们眼里,摊煎饼并不是个技术活,一般人只要看上几眼,也都能做得八九不离十。所以他们理解不了像吴一黎这样,本来有着美好前程的人,怎么就干起了又苦又累,还不体面的摊煎饼的活呢?

其实,摊煎饼的账,也很好算,因为就算吴一黎全天不停地做,也只能做200张煎饼。折算下来,他一个月也只能收入2万多元。而摊煎饼比做高管要累得多,于是很多人就把吴一黎的事,当作新闻议论不已。

其实,吴一黎会选择摊煎饼,还是因为他的妻子。

他的妻子从小就特别爱吃煎饼,对煎饼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在年少时就立下长大要摊煎饼的梦想。那时候小,只觉得如果能天天摊煎饼,不光自己能吃,而且还可以卖钱,那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为了实现妻子的幸福人生,本就想创业的吴一黎决定摊煎饼。

在创业之前,吴一黎专门做了一份市场调查。经过调查,他发现煎饼在北京是传统吃食,全北京市每天能销售出1亿个煎饼,销售额则达到3亿元往上走。同时,在销售煎饼的过程中,还能促进配套饮食的销售,显然这是个非常可观的市场。

另外,吴一黎在了解的过程中还发现,虽然做煎饼的人不少,可是这个行业却没有一个品牌,于是他决定从这个方向去进行商业改进。

经过一番准备后,吴一黎的“食好运”煎饼店顺利开张。他对食材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在制作煎饼的过程中,他还把流程进行了拆分,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规定。所以他摊出来的煎饼松软可口,香气四溢。在开业不久,就吸引了不少人来购买。

随着生意越来越兴隆,吴一黎又联系了前同事冯伟和妻子共同创业。三人一拍即合,先后开了数家连锁店。但手工毕竟存在着不足,比如他们三个人每天不管怎么努力,每天最多也只能摊200多张煎饼。

再加上连锁店开多后,房租、人员开销等的费用也相对增加,因此他们所获得的利润并不高。

就在吴一黎思考怎么能提高煎饼效率时,他在清华大学的同学发起了同学会。在同学会上,他辞职卖煎饼的事,虽然大家都啧啧称奇,却也有不好说嘲笑他,说他“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过他毫不在意,并在和同学的交流中,了解到老同学施侃乐对3D打印很有研究。在经过一番了解后,吴一黎突发奇想,能不能用3D打印做煎饼呢?

其实,3D打印虽然在我们国家推广了好几年,但是这项技术一直没能用于民生之中。像施侃乐早在清华读书的时候就是学霸,他不仅拿过清华最高的奖学金,而且他在本科毕业后,还继续深造直到拿到了博士学位。此后他又去了法国国家信息技术与自动化研究所做博士后,在他学习的阶段,一直在做3D打印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当吴一黎提出用3D打印做煎饼时,施侃乐也十分兴奋。毕竟如果不能把3D打印技术推广到民用之中,那就创造不出太大的价值。所以他对吴一黎的想法觉得有意思,两人一琢磨就开了一家3D打印公司。在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后,他们还真制造出了3D打印煎饼的技术和机器出来。

吴一黎非常高兴,他觉得这样一来,煎饼也能走私人定制的路线了。比如他和妻子吵架了,就可以打印一张煎饼,上面再写上“我错了”,作为道歉的美食。

同时,吴一黎结合中国煎饼、西方的松饼等的制作方法,他对面浆进行了改进。于是在短短5分钟中里,通过机器就能打出一张图案复杂的煎饼出来,大大地提高了做饼时间。

吴一黎给公司起名“小飞侠”,而开发出来的机器则被称为“3弟画饼”。由于机器只有5千多一台,因此受到了小微商户们的喜爱,而他也因此成功成为了媒体追捧的宠儿。

如今,“3弟画饼”机已经更新到了7代。每一次技术上的更新,都能给使用者带来更大的便利。那些小微商户从来没想到做煎饼居然还能做出科技感来,大家纷纷对吴一黎称赞不已。

但此时的吴一黎,已经在思考如何开无人饼店。或者让顾客能自己操作机器,从而体会到科技的趣味,以提高销售额。

由此可见,清华大学生就算卖煎饼,那也绝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多读书绝不会错。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7月26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