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硬件,灵魂是软件!真的是这样吗?

《轮回的科学猜想》之三

自我意识的困惑:我是谁?

引子:把“我”想象成“灵魂”一样的物质,会遭到大部分科学卫道士的攻击,有人甚至认为这和传统的宗教的灵魂没有什么两样。这不一样。其实就和一台电子计算机一样,需要有硬件和软件。

我在一次昏厥后,突然感觉到对“自我”的迷惑。那是在好多年前,当时人们取暖基本还用煤炉子。我在睡熟后,半夜突然起来想去洗手间,于是匆忙起来站在马桶前,在撒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感觉从头部辐射到全身异常难受,一种类似于恶心的感觉贯穿大脑后,又突然感觉全身异常舒服,人生中从来没有过的那种舒适感,随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我再次醒来的时候,自己被家人围拢起来,大声地喊自己的名字,我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过了一会才明白,刚才我昏厥了,经历了一次生与死。原因是我煤气中毒了。后来我多次回想这个经历,从生到死的这次经历,感觉就是经历了短暂的天堂般的舒适感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从我个人的感觉来看,我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这个世界就是存在的,当我离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对于我个人来说,就等于消失了。那“我”哪去了?“我”是谁?人为什么要有“识我”,为什么我、你、他有不同的思维?意识是精神的注意与认识的统称。人具有独立的个体性,有着我与他的区别是因为有着自我意识。可以区别自我和他人。

人类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比对人类本身的研究要先进得多。我们对于自身的研究可能仅仅是皮毛。我们对于自身的认识由过去依靠宗教理论,逐步转移到依靠科学理论上面来。对与“识我”,或者说意识,长时间我们都是用哲学的理论去解释的。比如对于意识的定义,我们在学校中学习的哲学课本是这么定义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而作为人脑的机能,又是这样认为的,意识是在第一信 系统和第二信 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这是用现代生理学理论做出的定义。现代生理学把受外部具体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称为第一信 系统,它是动物的唯一信 系统;第二信 系统是语言和文字,也就是信 的信 ,是人特有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由动物自身活动经验建立起来的。

由原来宗教所说的灵魂,到现在科学所说的自我意识,其中的含义发生了对立式的变化。“灵魂说”是灵魂不死的,要轮回的,是脱离开物质之外的。而“意识说”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的,物质产生意识,有物质才会有意识。现代科学之所以否定灵魂的存在,就是拿不出存在的证据。我们可能走进一个误区,只要拿不出科学依据的事情就是不科学的。或者说,现在无法用现有的科学理论做出科学解释的,就是不科学的。当然科学研究者不会走入这个误区,但一般人会走进这个误区。

在科学理论没有被这个世界普遍接受之前,人们对于自身的认识是依靠宗教,宗教对于人类意识的统治比科学理论对于人类的统治要时间长得多。下面看看世界上主要宗教的诞生时间。

基督教发源于被罗马帝国统治的耶路撒冷,大约是在公元1世纪。到目前为止,大约2000年;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悉达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他的姓是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 (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距今约2553年;

伊斯兰教兴起于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约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宣布奉到真主的启示, 召族人皈信正道,以免末日的惩罚。距现在约1400年;

道教的历史远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创始人老子,也就是李耳。从他的生卒年代推算(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距今大致也有2500年了。

而科学理论的诞生与这些宗教相比,确实是时间太短了,从世界第一本科技杂志出版的1665年算起,到现在也只有344年。虽然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对于人类自身而言,其研究的状态也仅仅是启蒙阶段。

宗教对人类意识的统治有一两千年了,而科学理论的诞生也仅有几百年。从年限周期看,科学理论还仅仅是幼年时期,所以好多未解之迷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从宗教时期人们对于宇宙万物的认识,除佛教外,大多认为大地是宇宙的中心,是平的,太阳、月亮、星星都围绕大地运转。这是从人们直观感觉得出的结论。想想古代的人类,他们抬头看太阳、看星星,他们很直观地就得出“真理”,大地是平的,太阳升起又落下,围绕大地旋转,这很自然,没有什么可以争论的。后来科学的发展,证明地球是圆的,围绕着太阳旋转,结论和人们直观的想象恰好相反。

而现在我们依据科学的理论去认识人类本身,直观的感觉就是意识由大脑产生的,是大脑在支配着人的行为,大脑一旦不工作了,那意识自然就消失了。这种认识很自然,就像当初宗教认识万物一样。就即使更深一点了解大脑,那也仅仅是一大群神经细胞及其相关分子的集体行为,他们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和思想,他们控制着我们的喜悦和悲伤,他们死了,“我”也就没了。

科学对人类意识的认识是不是也犯了宗教当初的错误呢?

意识的产生在现阶段科学理论上无从考证的,人的内在可以分为精神和心理,心理是有着产生、消失的过程,精神是稳定的存在。精神是观察者,心理是被观察者。

于是我们能不能大胆地猜想,人类的自我意识也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它控制着大脑,给大脑发出指令,然后由大脑指挥肌体,产生行为。这种“物质”可能脱离开大脑而独立存在,它有速度,有感知,甚至有生命。换句话说,就和灵魂一样,但又不是宗教理论的灵魂。

把“我”想象成“灵魂”一样的物质,会遭到大部分科学卫道士的攻击,有人甚至认为这和传统的宗教的灵魂没有什么两样。这不一样。其实就和一台电子计算机一样,需要有硬件和软件。人也需要硬件和软件,硬件是大脑细胞,是一大群神经细胞及其相关分子,而软件就是“自我意识”,人的“灵魂”。文/侯树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6月19日
下一篇 2019年6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