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看看,里面有没有一篇是你写的

–第2期–

大家好,欢迎来到文采飞扬栏目,今天是第2期。本次推送节选了我司三位员工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栏目不局限于纯文字内容,摄影作品、小视频等都可,欢迎大家投稿~

致青春

本部财务宴岗组 黎琴

背包相伴,天为帐地为床

俯瞰山川绵延起伏,江河奔腾万里

细品四季变幻,领略斗转星移

于世界之巅静看人间百态

处江湖之中指点江山如娇

淌草泽踏沙漠,压马路跃山涧

迎风扶浪,随心行事

骑着不带把的自行车

冒黑烟还发出拖拉机声响的摩托车

半开胶的马丁靴和破着洞的牛仔裤

打绺的头发,胡乱地扎

斜戴的太阳帽,歪着的头,随便挂着的背包

一身不修边幅的慵懒,一双炽热有神的双眸

情节很真实,环境有点魔幻

故事发展很快,都有动人的高潮

文学爱好者,或者旅行专家

酷爱运动,亦不乏浪漫情怀

曾幻想单枪匹马仗剑走江湖

而“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曾经的少年

本部计划采购 徐飞

少年搂着少年的肩,望向远方。清风拂过,衣襟翻飞。山林里的清香氤氲了夕阳下被拉长的影子,灿烂的霞光还残留着青春的迷茫。

“如果可以,我们还要做同桌。”

我努力尝试看清少年的模样,梦却戛然而止。

夜已深,幽静的月光洒在床上,心跳是唯一的节奏,奏响一支多年前的月光曲。记忆逆流而上,扬起的风帆将我带回那少年时代。

初三那年,我作为插班生来到这个班级,你是我的同桌。一双大大的眼睛在浓密柔顺的头发下散发着善意,你主动帮我收拾座位、整理好杂乱的台面,很神奇地,消散了我初来的惴惴忐忑。

我一直在寻找答案,直至后来在书上看到“一见如故”这个词。哦,原来人与人之间真有这样神奇的缘分。那一年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体育课上躲在老师看不见的角落,背靠背戴着耳机,听着随身听里播放的歌曲。“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这首被听腻的老歌,当年犹如洪水猛兽肆意占领每盒卡带,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在《江南》的烟雨中,清秀的林俊杰好似画中走来,周杰伦风光无两,SHE星光闪耀……我们的青春就贮藏在一盒盒卡带里,当按下“开始”键,美妙的旋律从此荡漾,飘进了多年后的岁月里,再也不能忘怀。

中考渐渐临近,教室后面出现硕大的倒计时,我意识到分别即将来临。我成绩中等,几乎无缘重点高中,而你却是班主任的重点培养对象,于是我们被换了座位,你跟另一个“学霸”成了同桌,还好我们仍是一起吃饭,一起上厕所,一起回宿舍。考试前夕的一天夜晚,我们在校园里散步,你似乎很感伤,一次次又无可奈何地叹着气。也许你是在担心考试,也是你是在惆怅分别,我没有太多的言语来安慰你,只是搂着你的肩围着操场走了一圈又一圈,任由月光将我们包裹。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中考到底意味着什么,只是明白经此一别,再难像今日一样“勾肩搭背遛操场”了。

在信息闭塞的年代,分离就意味着永恒。我不再试图打听你的消息,你的人生不再有我,追忆何尝不是一种枉然。但我还会在某个静谧的夜晚打开手机,将音量调到最大,那是一首首我和你曾经一起听过的歌,随身听已经没落,还好歌还可以听。

拜拜,一做就废

本部财务宴岗组 邓潇潇

最近本部同事推荐了一个好软件——影刀,新软件总是需要重新学习的,不出意料,学习的过程又一次翻车现场。

眼睛:“我会了,666刷起来,不难的嘛!”

手和脑:“(¬_¬)……不,你不会!”

没错,上手之前我粗略地过了一遍基础教学视频,还嫌老师啰嗦跳着看,“很简单的嘛,无非就是加强版的EXCEL”,新软件学习,稳了!

等到软件装好准备开干的时候,蒙圈了,“运行错误”、“某变量未被定义”、“未找到变量值”……我的脑中翻滚着十万个为什么,甚至隐隐有股摔键盘的冲动,“我明明就是按老师的方法做的,到底哪里不对”!

我实在是不想承认,我也是芸芸众生中“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一员,我仿佛看见软件对我耀武扬威,“颤抖吧,人类,我不会那么容易被屈服的”。好吧,不是学霸只能靠勤奋补拙了。于是重新翻出视频,从第一节课开始学起,不管看起来有多简单,我都上手试两遍。就是这么仔仔细细的跟学,甚至哪怕是跟教程一样的操作,我的页面却仍然显示错误!我终于停下来好好思考,为什么?为什么又一次陷入“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魔咒。而当天无意中听到的一个冥想课程,拨开了我眼前的重重迷雾:“要想有效练习某种技能,有三个词非常重要,专注、反馈和纠正……”

专注,一是在学习时的专注,不仅要听、要看、要思考,还要注意准备工序、适用条件、每个步骤中的手法,之所以看教程的时候觉得很简单,是因为老师已经是熟练工,他每一步都走在正确的节点上。而实际过程却有很多不同的情境:有时候一开始就错了,老师适用对象是“A”,而我却非得往“B”上套;有时候是过程中缺失步骤,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已经进行了初加工,我只记住了“关键步骤”,而忽略了前后一些微小的动作步骤,于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有时候是不曾观察到老师讲课的一些细节,比如在操作软件的过程中,老师随手在一个复选框中单击勾选但未特别说明,于是被我忽视……如此种种。二是在实践过程中专注的重复。古人讲究千锤百炼读书百遍、信手拈得俱天成,而现在的我,则习惯于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第一遍练习时,对于技能的掌握还很肤浅,做一步停一步,时不时还得比对教材几遍,等到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才算稍微有点眉目,真正的有点自己的理解了。像精益里的教三做四,可千万别只盯着“教三”,指望别人多教几遍,而忽略掉自己的“做四”!

反馈,可以理解成“检查”或者“对结果的评价”。这里的结果,它还包括“过程中的结果”,即拆分后的每一步的结果。试想每个步骤的完成度只有80%,到最后80%*80%*80%……累加起来可不就是糟心么!而这个过程,也往往会出现另一种情况,“我明明过程和老师一样,为什么最后结果却仍不一致”?这个时候,就得审视自己的评价标准了,是真的没有偏差,还是我没能识别出偏差?或者,我对结果的扫描是否全面,是否漏掉了一些评价指标?检查方法和标准是否和老师一致?这些在反馈中都要考虑进去,才能让学习更有效。

纠正,即“做不好,没关系”,找找原因是哪里做不好,多问几个为什么,别怕失败,撸起袖子重新再来一遍。这样往往当学习有了新的突破后,会收获满满的喜悦。

“道理我都懂,可是做不到。”高效学习还有最后一步——坚持,坚持这样做,每一次学习按以上闭环来进行,让专注、反馈和纠正成为一种学习习惯,成为一种条件反射。拜拜,一做就废!

END

这里是百丽圈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1月14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