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越拖越长,远程办公成为刚需,坐在家里办公的你,几天没洗头了?睡衣换了吗?电脑前的碗筷收了吗?
在家办公享受到的便利有多少,就意味着各远程办公软件下的功夫有多深。
从“ 畜”变“家畜”,市面上流行的远程办公软件,用了没有八九成,也有六七成,那么这些软件的优缺点都是什么?办公软件的未来格局如何?
目前,市场上的远程办公应用总体上可分为综合沟通协作工具、会议协作工具、文档协作工具和任务管理类工具几类。
其中,综合沟通协作工具有企业微信、钉钉、飞书、华为云Welink等;会议协作工具有Zoom、腾讯会议、小鱼易连等;文档协作工具有腾讯文档、金山文档、石墨文档等;任务管理类工具则有Teambition、Trello等。
疫情期间,应用较为广泛的则是综合沟通协作工具和会议协作工具。
·YY
说起YY,很多人想到的并不是办公,而是直播和语音撩骚,尤其是吃鸡的时候,开着YY玩,卡顿情况大大减少,这说明YY多年积累打磨的实时音视频云服务不是盖的,开个语音会议不在话下。
经过多次实践,YY都能稳定实现高效语音沟通,不仅是手机端,使用电脑端同样可以远程办公、多人语音视频会议、桌面分享。
目前早上的晨会还会使用YY,YY可以实现个人发言和多人同时发言,不过多人发言确实有点乱。
但是这个分享界面真是尬得不行。
· 企业微信
作为微信的好兄弟,企业微信也是远程办公的选择。
企业微信的页面和微信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办公功能更多,除了常规在线办公的功能外,新增群直播、收集表、在线问诊、在线会议支持300人、紧急通知支持1000人、疫情专区等7大能力。
企业微信有一个容易被忽视却很重要的点,就是按时打卡,“家畜”都知道这个功能有多重要,它带来的小小的仪式感会让员工将新的一天视为工作日,并以真实的地理位置为基础,让员工将家中变为办公室。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微信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借微信的用户基础入场,并且企业微信延续了微信的基础操作体验,入手门槛较低。
· 钉钉
钉钉最近因为小学生导致评分大幅下降,其实有点冤。钉钉算是较早入局办公的软件,功能也比较完善,DING功能、日程共享、任务协同、在线文档协同、远程打卡的日常使用率较高。
不过,在2月初,钉钉视频会议确实出现了延迟、卡顿问题,IM存在消息收不到、发不出,以及收到消息均显示未读等系统Bug,这使得钉钉在一开始吸引较多客户后,马上被分流到其他软件去了。
· Zoom
Zoom是华人创业者袁征于2011年在美国研发推出的一款云视频会议软件,主要聚焦视频会议以及必要的会议日程管理、屏幕共享以及即时通信相关的服务。
从用户反馈看,用户对zoom的反馈通常被描述为它只是工作,而这正是竞争解决方案所缺少的。不过其有一个特别之处,zoom可以直接共享屏幕,也就是说,员工汇 工作时,所有人都能看到该员工的PPT翻动和视频播放。
· 飞书
飞书是字节跳动的产品,入局并不算早,但在这个春节期间的用户量也增长得很快,虽然也曾出现过一些卡顿,但很快解决了这一问题,2月10日大规模复工第一天,飞书表现稳定。
飞书的页面和其他软件没有太大出入,难得在于细节。
有一个很用心的地方是,当有人发起了一则通知,并不会在各个员工上面显示是否“已读”,而是在发起者下面显示阅读率,全部人员都看过消息,则有“√”的图标。这样既不会给员工带来压迫感,也能让发起者直观了解谁还没有看通知。
经过一圈试验后,目前身边人大多使用飞书。
特殊时期的全民在家办公让远程办公应用成为刚需,各家远程办公应用提供商也纷纷开始布局。但对于远程办公应用提供商来说,用户短期内的爆发式增长后也面临重重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
①产品技术过关吗?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没有一家移动办公平台针对流量的爆发完全做足了准备。2月3日9点过后,钉钉、企业微信这样的国内移动办公佼佼者就因宕机上了微博热搜。
实际上,视频会议对实时性要求很高,传统互联 的直播技术也可以做到千万级的并发,但是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技术要求。首先,视频会议技术,对于编解码、 络的质量控制、QS,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视频会议放到公 之后会面临很多挑战,尤其是在 络条件不好的情况,尤其是通过移动 络接入时出现的抖动、 络丢包等情况。还有一个就是浪涌,即便前一天做了扩容,第二天的使用容量也可能发生大量的浪涌,因为会议的参加行为是很难预测的。
②产品体验能提高吗?
而在产品体验方面,实际上很多软件是游离在办公环境之外的。目前很多互联 公司都有自己的内部APP或程序,可以实现打卡、发邮件、审批等功能,但无法同步文档和视频语音开会。
能够开会的工具很多,但没有和整个企业的办公系统协同起来,比如员工打卡,需要和HR系统协同起来;员工发邮件,需要和企业邮箱系统协同起来;员工审批,需要和OA系统协同起来。
③安全吗?
此外,员工办公场景的改变也让企业信息安全问题显得尤其重要。在家办公场景中,一方面需要考虑如何接入公司内 的应用和文档,如果没有安全的接入方式,很多工作可能就无法进行;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如何保证机密文档等不被泄露。
②市场接受程度如何?
疫情之下,很多办公软件得以让大家认识,但软件是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工具,还是以后长期使用的必要条件,则需要时间发酵。企业的决策成本和转变成本是很高的,现在是没有办法不得不远程办公,一旦有了办法会不会又回归到原本正常的工作中去?
钉钉CEO无招(陈航)曾表示,钉钉的成功离不开风口,“我说我们走了狗屎运,踩中了一个风口。这个风口就是,中国传统中小企业从传统的纸质办公时代,进入云和移动时代。今天他们有机会跨越一个时代,跨越IT时代。”
但中国的企业真的进入了云时代了吗?实际上,SOHO在国内市场仍处于相对小众的初级阶段,即便是互联 公司,企业和员工的接受程度都还相对较低。
众多办公软件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友商,而是整体大环境,市场的教育和用户习惯的培养都并非易事,由此可见,就算移动办公的春天来临,钉钉、企业微信、飞书们成为关键时刻的挑大梁者还有一段路要走。更何况,这个时间点的爆发会不会持续,也尚待验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