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达芬奇与延时摄影
————————
科普一下:
全球领先的调色工具
自1984年以来,DaVinci调色系统就一直是后期制作的行业标准。了解DaVinci性能、质量和工作流程的调色师数以千计,遍布世界各地。DaVinci Resolve具备无限调色节点,并有调色师们需要的各类创意功能及优越的多GPU实时性能。DaVinci凭借其优越性能完胜其他同类产品,始终为各类电影、广告、电视制作、纪录片以及音乐视频的调色首选!
从粗剪到精编的专业级剪辑!
DaVinci Resolve 12.5拥有设计精良的专业级剪辑工具,从带有字幕剧本介绍的黄金时段电视剧制作到快节奏商业宣传片乃至多机位制作等一系列广泛的项目都能轻松驾驭。它的剪辑工具采用上下文相关设计,可根据鼠标位置自动判断您的片段修整方式,无需切换工具,让您事半功倍!此外,您还可自定义键盘快捷键,在程序之间轻松切换。有了如此贴心设计且功能齐全的剪辑和修剪工具之后,剪辑师们就能更加快速地转而使用DaVinci Resolve从事制作了!
能屈能伸,实时性能
DaVinci Resolve有着可扩展的特点,因此在MacPro以及最新版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下运行时可支持多GPU同时工作。它支持多达8颗GPU,可组建超快系统,获得极速实时性能。您甚至可以通过远程渲染工具在 络上的其他Resolve系统输出和渲染任务。当工作在高压环境下并需要快速交付制作项目时,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不论您是在自己的后期工作室内工作,还是为好莱坞大片调色,只要使用DaVinci Resolve,您就能满足客户提出的各种需求!
利用计算机构建解决方案通常会受限于计算机本身的性能。达芬奇调色就突破了这一局限在拥有多个GPU的集群基础上构建,因此所有处理总是实时的,这意味着达芬奇能面对客户各种要求并时调整。全新达芬奇添加了许多一/二级调色、Power Window、多点跟踪、模糊等,点击Play就可以实时播放!
。。。。。。。
https://www.blackmagicdesign.com/cn/products/davinciresolve
这个是达芬奇12官 ,现在免费下载12.5版本,免费版跟收费版几乎一样的功能,一样可以输出4K,只是少了HDR模式和降噪磨皮功能。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免费的哦,免费的哦,免费的哦!
安装之后的启动界面
第一次的欢迎界面,可以点右下角设置为中文。之后可以看看新功能介绍,也可以点跳过,直接进入软件。
进入软件先到项目管理器选择项目或者新建项目。可以双击“未命名项目”直接进入软件。
这是进入软件的”媒体“界面。大概分成这几个区域,非常简单直观。
这是”调色“界面,这是达芬奇的重中之重。
还有最后一个是”导出“界面,因为简单就不截图了,后面会有介绍导出设置。
第一次使用,可以设置一下偏好设置,改语言也是在这里设置。
在”媒体存储“可以添加或者移除文件目录,达芬奇没有LR或者AE那样需要导入文件,只需要在文件目录里找到媒体文件之后添加到媒体池就可以。当然,可以勾选”自动显示本地存储于 络存储位置“,这样就能看的所有的文件目录了。(老版本增加文件目录需要重启软件才能有效,新版本就不需要重启软件就可以使用)
在把媒体导入媒体池之前,一定要先设置项目设置,否则导入媒体之后的FPS(时间线帧速率)就改不了。在项目设置里可以设置视频的大小,一般都是1920X1080,FPS可以24或者25(具体看最后成片要求),色彩科学建议用红框里的这个。其他都是缺省值就可以了。
这是付费版的可以设置的尺寸
这是免费版的设置尺寸,最大只能3840X2160,自定义也不能超过3840.
在文件夹目录栏里找到拍摄的延时序列图片。达芬奇12支持CR2和DNG这两种raw格式,也就是支持佳能原生raw(CR2),还有一些品牌相机直接生成的dng文件,但是其他品牌(如尼康和索尼)的原生raw是不认的,这就需要LR里转成dng文件就可以了。(放心,LR转DNG文件很快,400张大概花费10分钟左右。)
点选了某个图片序列,就可以在右上方的元数据内容里看到相关信息,可以看到有16位深,后期的空间会非常大。
右键某个图片序列,选择”添加到媒体池“,这样这个图片序列就被添加到媒体池,这样就等同于导入了。
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右键媒体文件之后选择”使用所选的剪辑建立新的时间线“。另外一种,就是直接拽媒体文件到时间线里就可以了。
就会看到时间线上会有这个剪辑内容,也看到媒体池多了一个时间线。
我个人喜欢给片段有点点数码变焦的效果。
先打开界面右上方的检查器,之后选择变换模式,之后再片段的头和尾建关键帧,之后给不同的缩放比例,这样就能出现数码变焦效果了。(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我会在camera raw调整一个大概合适的亮度和色调等等,之后再到色轮或者曲线里做动态关键帧的变化,这样我可以做出像数码变焦那样的色调变化(明暗或者色温等等变化)
这样的一个流程,用raw格式序列文件比在AE或者LR配合生成视频快了很多。现在大概20分钟就能完成一条10秒左右的内容,之前用LR+AE需要至少一个小时,直接AE需要2-3小时。所以达芬奇生成延时视频是最简单快捷的方案了。
如果是日转夜大光比下拍摄的延时,如果不是尼康810或者索尼app开了平滑曝光功能,都会产生闪烁。这就需要在AE或者PR里用插件修闪了。
目前找到一个叫Flicker free的插件支持达芬奇修闪。https://www.digitalanarchy.com/Flicker/main.html
非常简单,直接是缺省值就很好的效果(timelapse就是延时摄影的英文)。中间区域是修闪之后的,其他区域是没有修闪的。(腾讯视频压缩比较厉害,看到不是太明显,看原对比视频能清楚看到效果明显)
价格不便宜,但是好用就买了一个。
——————————
再介绍一下”调色“界面的不同功能面板
达芬奇调色分为:一级校色(整体调整)和二级调色(局部调整)
一级校色包含以下:
色彩平衡的图像是优秀调色作品的前提。DaVinci Resolve具备强大的一级调色,设置Lift、Gamma和Gain控制,并结合其独有的YRGB和ACES 1.0数字电影标准高精度色彩空间技术为您缔造完美画面风格。一级调色工具包括色温、染色、暗部、中间调和亮部Log控制和Offset偏移控制。
这是camera raw界面
这是”色彩匹配“面板,如果有专业色卡,可以直接校正,下次我可以试试我之前买的蜘蛛48色卡。
”色轮“面板,可以选择”一级校色轮“”一级校色条“”Log“不同的模式,现在的是”一级校色轮“
达芬奇的Lift对应的黑点,Gamma对应是中间点,Gain对应的是亮点。
这是”一级校色条“
这是”Log“
色轮有非常多非常快捷的方式调色。
”RGB混合器”面板
“动作特效”面板,也就是降噪面板,12版只提供给studio,免费版不提供该功能(但是我这里免费版还是可以用)
如果您升级到DaVinci Resolve 12.5 Studio,就可以获得惊人的GPU加速空域和时域降噪功能。空域降噪功能使用先进的多GPU加速算法来降低噪点并同时保留惊人细节!与强化后的时域降噪控制结合使用时,您还可以分析更加全面的画面信息,获得全球最为先进的降噪工具集!
“曲线”面板,里面有很多不同的曲线可供选择,A VS B的意思是通过A来调控B。
二级调色包含以下:
DaVinci的精确二级调色功能可专门针对某一特定颜色或画面中的特定区域进行局部处理。使用精确的HSL、RGB色彩以及LUM限定器可以准确定位画面中的特定区域。使用DaVinci Resolve的高级3D键控功能时,您只需将干净的键功能拖动到某个区域上方就能立即隔离某个拍摄镜头里的相应区域。对于大多数复杂调色操作来说,强化后的精细蒙版控制可确保所有特效都无缝衔接。
“限定器”面板,类似色彩通道
“窗口”面板,就是不同的选区
“跟踪器”面板,防抖(稳定器)就在这里,防抖还是AE好用
达芬奇防抖对比,第二段视频是用达芬奇自带的稳定器处理了,效果还能接受。
“模糊”面板,不单模糊,还是锐化和雾化fn
“键”面板,就是通道
“调整大小”面板
“数据烧录”面板。在剪辑里面一些内容(如logo,时间码等等)
运用在延时摄影的几个问题基本都解决了,修闪用了第三方插件解决了。达芬奇自带的稳定器的效果也还可以接受。现在唯一一个问题就是星轨特效(AE CC2014以前的版本有一个时间特效可以直接出来星轨)目前还没有找到方法(自带或者第三方),只能等高人指点再解决。目前星轨延时还是回到ae cc2014去生成。
————————
感谢大家阅读
杨建平,《摄影旅游》杂志签约摄影师
快速入门
工作室去年12月中旬曾经发过一篇讲延时摄影基础知识和要点的推送,主要介绍了延时摄影的前期注意事项,如取景、硬件要求和相机参数设置等。对延时摄影比较陌生的朋友们可以看看。请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
前期准备
设备
一台能正常工作的单反相机。不需要被上面链接的推送里面的尼康D610吓到,其实入门级单反也可以拍的很好。我们工作室里的师弟在看过我拍的延时之后,经常都会对我是用入门级的Nikon D5300 18-55mm拍出这些视频的这个事实或多或少感到惊讶。除开一些高级镜头带来的加成,入门级单反已经完全可以支持我们拍出很好的延时摄影原素材。当然,高端机单反拍出来的照片原片分辨率更高,图像更漂亮,信息储存量大,后期余地更多这些优点是不能被忽视的。
Nikon D5300 18-55m,一度是最好的入门级单反
极大解放创意和生产力的翻转屏
一个靠得住的三脚架。基本要求是三脚架本身首先不能晃,要确实地站稳以支持相机拍出稳定的图像。一般情况下比较结实的三脚架自带重量都不会太轻。如果赶上风大,比如江边或者山上,三脚架的中轴底部一般有一个钩子,在下面挂上重物(相机包)可以有效减少三脚架摇晃。
工作室用的Marsace MT-2541。碳纤维的骨架结实而轻便,中轴底部有小钩
电池和内存卡。我的包里,和工作室的标配一样,长期放两块充好电的电池,基本没有遇到过不够电的问题。内存卡嘛,去年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就像前面提到的,我疯狂外出采风拍片,所以内存卡一不小心也就哗哗的买了。
我的内存卡包
个人建议:(起步)16G容量,写速40M/s,既能保证速度也能基本满足一次外出拍摄的需求。有2-3张更好,关键时刻不怕没卡装相片。
快门线。现在市场上大部分数码单反相机都自带间隔拍摄功能,拍摄的时候只需要设置参数,相机就会帮你把剩下的活干完。但是如果运气不好,你的相机不支持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无法使用这个功能,用快门线也是可以的,只是辛苦一下摄影师掐表算时间。一定不要想着手按快门,这样子会加重机身抖动的程度,很可能最后拍出来的都是废片。
对于延时摄影,快门线建议选用实体快门线而不是遥控快门线,因为后者可能会出现信 问题。
我自己用的遥控快门线,信 除了有最大距离限制之外还有接收盲区
其他
事先踩点确定要拍的景。背着个大包和三脚架到处瞎跑有意思啊。
确认时间、天气。这里指的是确认要拍的景最漂亮最好出片的时间,以及事先确认好拍摄当天的天气。如果是拍夜空的话还需要确认好星座的位置,周围的熄灯时间等(在中大一般十点之后周围就开始熄灯了,广州塔和金海湾十一点再一关灯就是问题解决)。
确定拍摄时长。可以用下面这两个简单的公式计算:
例:我最终想要一段20秒的延时摄影片段,间隔拍摄时间为3秒,那么:
拍摄时长为:3×24×20÷60=24(分钟)
拍摄张数为:20×24=480张;
拍摄实操
相机参数
对焦和拍摄模式调成全手动。这是一个容易被刚入门拍摄延时摄影的朋友们忽略或者遗忘的问题。道理也简单,我们当然希望拍出来的同一个分镜里面明暗统一,色调一致,而且画面焦点也不要随意变化(除非刻意做成特殊效果)。对焦如果不调成全手动,相机每拍一张照片就会自动对焦一次,一来花时间对焦,对焦步骤可能会打乱相机的定时拍摄时间安排,二来相机自动对焦基本不能保证每一张照片里的对焦都对准你期望对准的主体。另外相机选取的焦点会影响画面的畸变程度,我曾经试过一次没关自动对焦,拍完之后快速一张张看照片,感觉整个画面在跳动……想象不出来的朋友可以拿手机的自动对焦试试。
说到拍摄模式,如果不是使用全手动的M档的话,相机就会自动调节快门和光圈里面至少一个选项。效果好不好先不谈,因为相机是自动判断场景光线够不够从而调整参数,所以如果要拍一些自然光线的明暗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拍不出想要的效果。如果再搭上自动对焦,那出来的画面就更加让人抓狂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试一下,后果自负。
白平衡,感光度用手动档。道理一样,白平衡固定保证色调统一,感光度固定也是保证明暗一致。
三脚架
三脚架并不是只是架上就完了,其使用方法也有需要注意的点:
慎用中轴。学理科的朋友应该能想象出来,升起中轴,相机—三脚架整体重心被抬高,稳定性下降,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升中轴。
中轴下吊重物。道理刚刚讲过了,降低重心,增加相机—三脚架整体的质量,更防抖。但是要注意三脚架的最大承重。
根据地形选脚套/脚钉。质量比较好的三脚架一般都有可更换的橡胶脚套和金属制的脚钉,根据地形决定使用。
中长焦镜头
如果有使用/打算使用中长焦镜头拍摄特写延时摄影的朋友,上面提到的以三脚架使用为首的所有和防止画面抖动有关的内容,请大家用严肃一倍的心情再看一遍。
其他
拍摄时尽量比计划的多拍一点。这样方便后期选择和剪辑留有余地。开头出现的两个延时摄影,珠江新城的拍了(可用的)10s,长江大桥的也拍了(可用的)6s。
预判裁剪空间。单反相机的感光元件尺寸比例为3:2,而一般视频剪辑软件默认的导出尺寸是16:9。如果你不希望视频两边自动留黑的话就要实现预判好需要后期裁剪的部分。
用原片格式拍摄。虽然光拍jpg格式的图片能有效提高处理速度,但是这样后期对素材进行修改的空间就小了,我个人认为得不偿失,用损失图片质量和后期余地来换那一点点速度。我个人使用的是RAW+JPG,这样子既能保证有高质量的原片,又可以先用jpg做一个样片看看质量如何,如果不行就连原片一起删了。这样操作多少会牺牲一点处理速度。
软件
Adobe Lightroom;Adobe Premiere。
Adobe是我爸爸(开玩笑的)。
去年的推送里介绍了用Ps制作延时的方法,但是实际上“导入堆栈”这个操作是很考验电脑内存和CPU的,若没有工作室等级的工作站不推荐使用该方法。
Lr(Lightroom)
Adobe Lightroom负责的部分是对照片素材进行基本的后期加工和修饰,将照片素材按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相比起他的爸爸Adobe Photoshop来,虽然Lr对单独一张照片的精细处理能力较差,但是在大批量处理照片的时候工作效率比Ps高的不是一星半点,这点来说不愧为摄影师的必备软件。操作细讲的话可以单独讲一篇,这里只介绍基本流程:
①进入Lr,切到界面“图库”;
进入Lr后的主界面,在“图库”界面点击“”导入”
②若照片存在硬盘里,在上方的选项里选中“添加”,选择想要导入的图片所在的文件夹和想要导入的图片之后点击“导入”;若照片还在内存卡里,在上方的选项里选中“复制”,选择想要导入的图片所在的文件夹和想要导入的图片以及想要导入的目标文件夹,再点击“导入”;
照片存在硬盘里可直接添加
照片在内存卡或相机里则可以复制到硬盘并导入
③导入后进入“修改照片”界面,用左右两侧的工具来对照片进行修改;
“修改照片”界面,两侧是功能强大的工具栏,还有直方图和导航器
④修改完成后右键单击图片,在上拉菜单里选“导出”;需要批量导出的话可以多选照片;
修改结束后进行导出
⑤在导出的窗口里设置各种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右下角的“导出”即可。在一次导出过后若想再进行完全相同的导出则可以在第四步的上拉菜单里选“使用上次设置导出”;
Pr(Premiere )
回到原理,视频其实就是一张张图片(帧)以高于人眼识别的速度(24fps)高速切换而形成的,所以我们只需要把一张张图片都好好的导入Pr再作为视频导出即可。
①打开Pr,选择新建或打开文件;
②进入Pr主界面,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分别是素材效果窗口、素材库窗口、合成预览窗口、轨道合成窗口;
简洁明快的主界面
③直接双击左下角的素材库窗口,进入导入界面,将已处理好的素材按整个文件夹进行导入;
为什么要按文件夹导入?马上就知道了
④导入完成后打开素材文件夹,全选素材后单击右键在下拉菜单里选“速度/持续时间”;
用文件夹导入使批量修改素材参数更快速简便
⑤在“速度/持续时间”的窗口里将持续时间修改为每张图片一帧。
⑥修改好后直接将文件夹拖入右边的轨道合成窗口,此时会新建一个合成;
我们假装这里的素材是延时素材
⑦在“文件”下拉菜单中选择“导出”–“媒体”;
导出即可;
电脑配置建议
越高越好,主要是CPU和内存。尤其是内存,最好能有8G以上(不包括8G),不然Lr批量导出照片和Pr导出视频分分钟卡成狗。Ae和Ps基本上是有多少内存吃多少内存,前者在预览渲染和导出都要耗费大量内存,后者是连堆栈图片都可能会崩溃,我试过的最高纪录是堆栈60张,而且就连老大的机子也试过堆栈中内存崩溃……这可能是由于各软件定位不同而导致的,毕竟Ps还是一款专注于图片处理的软件。
说点别的
在发这篇文章前才上京东看到,自营的SD卡里面已经基本没有16G容量的卖了,大吃一斤内存卡。
京东上搜索到的16G SD卡很多都是Micro SD卡,剩下的几款SD卡速度都是很慢的
因为正好我的32G卡的金手指有点坏了,想先挑一张卡进购物车择机下单,没想到看着看着发现这么一个情况,应该不是临时没货,因为选择容量的选项已经没有16G了。尽管是大势所趋但是我还是觉得来的太快让我措手不及……
关于三脚架的选购,行内有个通俗的说法,三脚架的价格应该大概是相机价格的1/10。另外根据个人使用经验,螺旋式优于扳扣式,球形云台优于三维云台,品牌就是老大推荐的那几个。
延时摄影的间隔拍摄模式的计时方法只管间隔时间,不管快门时间。例如间隔时间2s,快门速度1/125s,这1/125s是算在2s里面的;如果间隔时间3s,快门速度5s,机子不会在第三秒末收快门,在第四秒开始重新打开快门,而是会等到第五秒末收快门,在第六秒末即第七秒开始再重新打开快门。简单来说,快门间隔时间一定要比快门速度多一点点。如果相机和内存卡速度特别快的情况下两者可以相等。
用延时摄影拍摄的手法还可以拍摄星轨。基本操作一致,感光度调到最低,光圈调到最大,每张曝光时间调整至25s,曝光间隔26s。严格来说应该要和曝光时间一样才能让星轨无缝连接,但是实操中总是会出现快门跟不上的问题,可能是内存卡和相机读写速度跟不上的原因。后期的话就要用到Ps的堆栈功能了。具体教程请参考我在工作室发的文章:
学习笔记:拍摄星轨基本入门_招润捷
2016-12-28摄于惺亭
ISO 100 30 秒 f/3.5 18 毫米 24张堆栈 间隔时间33s
最后放一张北中的延时,实力帮母校宣传一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