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周刊
收录最近一周发布的
顶刊论文和权威资讯
2021年第3期
研究前沿
2020年平均气温追平最高记录
1.8 Phys.org 道
经欧盟气候监测机构确认,2020年与2016年并列为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比工业化前高出1.25°C。2016年受厄尔尼诺影响,使得气温上升0.2°C。而2020年并没有受厄尔尼诺影响,因此更值得我们担忧。
phys.org/news/2021-01-ties-hottest-year.html
2020年平均海温破最高记录
来自国际第一份涵盖2020整年的全球海洋环境(温度和盐度)变化研究 告。由大气所牵头。
2021年最值得关注的科学动态:评估气候变化
由Science评选。第六份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 告将在今明两年分阶段发布。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TOP100论文出炉
大气所2019年发表在Science的“How fast are the oceans warming?”入选。
今年CO2含量将比工业化前高50%
1.8 Phys.org 道
英国气象局预计,时间点将在今年4-6月。
phys.org/news/2021-01-co2-year-percent-higher-18th.html
冷池的统计特征和影响因素
1.7 Monthly Weather Review 期刊论文
有显著的日变化,在正午达到峰值。平均厚度为750米。蒸发冷却解释了冷池强度变化的64%。
doi.org/10.1175/MWR-D-20-0197.1
切变强而CAPE低的超级单体的动力特征
1.7 JAS 期刊论文
所产生的龙卷风有时不会将涡度上传,使得涡旋比较浅薄。
doi.org/10.1175/JAS-D-20-0117.1
夹卷过程对环境和对流组织化的依赖性
1.7 Monthly Weather Review 期刊论文
夹卷率普遍随高度的降低而下降,但是在600-800 hPa,陆地的夹卷率通常比海洋高。这与飑线的强烈中尺度辐合有关,在上升气流附近增加夹卷率。
doi.org/10.1175/MWR-D-20-0229.1
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如何影响极端火灾天气
1.11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论文
未来气溶胶排放减少,温室气体增加,预计本世纪极端火灾风险将会快速增加。
气象卫星在对流监测和预 中的应用
通过对对流初生前的积云发展过程进行连续跟踪和合理分析,有可能对对流初生的时间和位置进行定量化的预 ,这是气象卫星相比常规天气雷达在对流监测预 方面的一个优势。
青岛刷屏的“海浩”原是“海雾”
根据中国海洋大学海雾研究团队的发文,这种海面云雾升腾的奇观,其实应该叫做平流蒸发雾。
不稳定性导致大气湍流增强
首次揭示了由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的重力波调制导致湍流增强的证据。发表在JGR Atmospheres,被AGU评为“焦点研究”(Research Spotlight)。
南极的极端地表气温观测
1.7 Journal of Climate 期刊论文
共17个站点。
doi.org/10.1175/JCLI-D-20-0538.1
生物质燃烧气溶胶的辐射吸收效应被多数模式高估
1.12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论文
实际上生物质燃烧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比以前认为的要小。
利用海面盐度改进澳大利亚降水预
1.8 Journal of Climate 期刊论文
利用随机森林算法。
doi.org/10.1175/JCLI-D-20-0625.1
对流-开尔文波耦合的全球对流解析模拟
1.13 JAS 期刊论文
在对流解析模拟中,降水量受水汽饱和度主导,呈指数关系,和观测吻合。显著优于对流参数化模拟的线性关系。
doi.org/10.1175/JAS-D-20-0243.1
非绝热加热主导大西洋厄尔尼诺的季节变化
1.14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论文
海洋对大气的影响比之前认为的要小,限制了赤道大西洋地区气候的可预测性。
青藏高原雨团的形态学特征
夏季青藏高原雨团形态与降水强度和回波垂直结构密切相关。
地球系统科学的兴起和演变
1.13 Nature Reviews 期刊论文
新书荐读:《旋转流体理论与数值模拟》中译本
继Chandrasekhar 的Hydrodynamic and Hydromagnetic Stability (1961)以及Greenspan 的The Theory of Rotating Fluids (1968) 之后,又一本关于旋转流体理论的系统性专著。
科技进展
“十三五”期间:中国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
共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5474架次,累计增加降水约2100亿立方米,每年防雹面积逾50万平方公里。全国新增高性能作业飞机12架,初步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增雨飞机作业机群。自主研发的3公里水平分辨率云降水数值预 系统投入业务运行。
即将新建全国风廓线雷达站
1.8 中国气象局 道
截至2020年,我国共建有126部风廓线雷达,站点布设少、局部东密西疏。基于OSSEs试验和FSO试验,布局方案通过专家论证,接下来将新建风廓线雷达,使得全国风廓线雷达间距达200公里,灾害性天气频发地区达50-100公里,超大城市达20-30公里。
利用数值模型对极地观测系统的新认识
1.8 ECMWF 道
在全球数值天气预 系统中,目前所有北极大气观测系统都增强了极地和中纬度地区的短期和中期预 能力。
www.ecmwf.int/en/about/media-centre/science-blog/2021/new-insights-polar-observing-systems-using-numerical-models
综述:研究近岸海底淡水的方法
包括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数值方法。
1.8 BAMS 期刊论文
doi.org/10.1175/BAMS-D-20-0170.1
使用机器学习KNN算法预测城市空气质量
三个步骤:算距离、找邻居、做分类。
光流法在雷达外推领域的应用
旧文新发。目前已经发展到模式约束外推。
学术利器
录屏分享:天气雷达研讨会(主题一)
已征得专家同意,极少部分内容应专家要求进行了删减。
录屏分享:机器学习在大气科学的可解释性研讨会
大气所主办。16位 告人对机器学习的可解释性中引用次数较多的论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文献调研 告,并且在最后对现状和应用前景做了激烈的讨论分析和总结。
课上线:北半球中高纬与东亚季风气候的联系
课上线:GNSS气象学
欧洲科学院院士金双根教授领衔主讲,包含理论和业务应用。
新书:《雾霾污染的空间关联与区域协同治理》
雾霾污染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双向交互影响,包括自然因素(气象动力热力、地理),也包括 会经济因素(国际贸易、产业分工)。
数据共享: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发布
包含全球降雨/风速、全国地表温度等气象气候数据。
课程导读:如何入门地球系统
陈桂兴教授分享,这门课能为学科交叉打好基础,推荐阅读《Global Physical Climatology》。
科研协作效率低?项目管理软件了解一下
项目管理软件可以让管理者将日常的工作细节与更宏观的整体目标联系起来。
用手机运行Python代码
可以玩一玩,写代码还是电脑的体验更好。
学科范式
科学家需要自我革命的勇气
1.10 陈新平 博客文章
当数据与假说不一致时,要毫不犹豫抛弃最“美丽”的理论。paper不等于成果,真正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技术才是。
低置信度也可能意味着可靠的结果
1.7 领研 道
什么才是显著性新的黄金标准?
www.linkresearcher.com/careers/d9f479b6-188a-4c5d-af9d-73b0de3c6253
研究生为何提不出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研究型业务促成新业态的范例
福建省气象局。
气候行动
地球自转速度破最高纪录
1.7 Phys.org 道
随着雪盖和高海拔的积雪逐渐消融,全球变暖可能会推动地球旋转得更快。
phys.org/news/2021-01-earth-faster.html
气候变化下风暴潮对沿海居住环境的影响
从理论研究到科学决策的途径。
气候行动的积极“临界点”
1.10 EurekAlert! 道
某些气候行动是可以迅速减少碳排放的“临界点”,即相对较少的初始行动可以催化全球范围的积极变化。两个案例:交通领域和发电领域。
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1-01/uoe-pp010721.php
美国新能源部长:可再生能源信徒
美国新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可能将带领美国激励更多可再生能源投资。
美国将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1.8 Science 道
美国上个月底通过了一项重要的气候立法,延长风能和太阳能的减税,并计划未来5年在清洁能源研究上投入350亿美元(包括储能技术和CO2捕获技术)。
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1/6525/106
新书荐读:《重构地球》
腾讯首席探索官David Wallerstein撰写,如何通过AI技术去应对食物、能源、水等地球级挑战。
腾讯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
国内首家公开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的互联 公司。
一台风电机组每生产一度电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有多大贡献呢?
联合国气候行动奖:Bucuti海滩度假村
这是全球第一家获得联合国气候行动奖的酒店。酒店行业的GDP可是占了全球GDP的10%以上,酒店业未来的气候行动可谓举足轻重。
新书荐读:《能源资本论》
中国所有城市的能源利用和碳足迹分析
应该更加重视中小型城市的碳减排。
碳税对 会消费理念的影响
中科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征集研究案例
聚焦于可持续城市与 区、气候行动等目标。申 截止时间:1月18日。
对地球工程的评估建模过度简化了风险
地球工程的实际应用要谨慎考虑。
进行CO2捕获的方案
1.14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论文
每年将耗费全球GDP的1.2-1.9%。
人类开始给牛戴口罩了:防止它们破坏全球气候
和20年前相比,畜牧养殖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增长了至少16%,而牛打嗝放屁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整个畜牧业排放量的 65%。
空气污染减排和二氧化碳减排的共同效益
发表在Nature Sustainability的研究表明,提高能源强度,企业规模结构调整和电气化,可以实现实质性的共同效益。
跨界热点
基金委交叉科学部官 上线
公布四大领域:物质科学领域(含能源与环境)、智能与智造领域、生命与健康领域、融合科学领域(含人地系统)。
中科院2020年度科技成果转化“亮点成果”发布
包括:1.“液态阳光”将电能转化为可储存运输的化学能,提供了高压输电之外的太阳能利用新途径。并将二氧化碳作为碳资源转化利用,可为进行低碳乃至零碳、清洁的能源革命提供创新技术路线。2. 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初步估算了亚洲水塔的冰川储量,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案发布实施
五大创新性改变:1. 政企合作 2. 以省部合作为基础 3. 发展智能观测和 会化观测 4. 建立环境、航运、公路、能源、海洋、生态、旅游等气象服务中心 5. 科技创新由项目驱动向产业驱动转变:以产业发展方式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实现气象科技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提升空气质量有助于减少塑料污染
发表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的研究表明,当空气污染严重,更多的人选择点外卖,更多的塑料污染随之而来。
产业展望
气象产业现况:鱼龙混杂
1.7 新浪财经 道
三大迫切的问题:气象数据开放缓慢,开放度不够;众多中小气象企业从事的基本是没有技术含量的边缘业务;气象人才缺口大。商业气象业内人士呼吁明确气象领域的政府边界,让民营企业可以安心开拓市场,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苹果要造车,天气问题如何解决?
高精天气信息是自动驾驶汽车路线规划的关键之一,车企和设备厂商纷纷将目光投向气象公司。
九方科技:发力商业气象产品服务
1.14 36氪 道
九方科技孵化于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内部团队,于2020年3月正式独立。正式独立的第一年,利润总额已经接近千万元。近日完成2200万元Pre-A轮融资。核心业务:技术支持服务、SaaS及标准化产品、定制化解决方案。
墨迹天气:切入企业级服务
墨迹天气在B端的企业级服务初具规模。上周遗漏,补上。
央行: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加快发展
国际碳市场的发展经验;总结我国碳市场运行情况;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加快发展的政策建议。
几个彩蛋
Science科普视频:人类的耐热性
欢迎收看Science的反季节科普
。
寒潮的原因,找到了!
很好的科普,有几个小错误:不应该把每一次异常天气过度归因到气候变化。海冰减少与中纬度天气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即使没有海冰的作用,大气环流本身也会使极地的增暖比热带大。实际上几十年前气候冷期的寒潮更强。
云南的“七彩祥云”刷屏
云南不愧是“彩云之南”。
2020年度天气摄影获奖作品
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主办,收集到来自世界各地2600多位摄影师提交的7700多张作品,展示不同天气现象对人类、城市、自然景观的影响。
Science招聘:出版内容策划
博士学历。坐标北京。
坐标北京。
阿里达摩院招聘:气象AI算法
1.15 阿里达摩院 发布
AI Earth团队的 招。要求熟悉气象领域专业知识及研究工具,掌握气象模式预 原理及方法。在以下某一方向有深入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研究方向:短临外推,模式订正,空间降尺度,台风强度预 ,极端天气预 等。
www.glance18.top/html/5zgrHspPs
END
选题 | 方俊颖
排版| 星星伴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