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微博话题
#医生建议成年人每天睡够7小时#
登上热搜。
不出所料,底下叫苦连天:
谁不想多睡一会儿啊?
可是没办法,一大堆工作等着呢;
倒是能按时躺在床上,
可心里的焦虑控制不住,
哪能说睡就睡;
白天忙得团团转,
到了晚上才能有点自己的时间,
实在舍不得睡着。
想起一句扎心却很现实的话:
“成年人,似乎根本不配拥有睡眠。”
平日里,大家看似都光鲜亮丽,
可到了夜晚,无一不在黑暗中狼狈挣扎。
《2022中国作息 告》中就指出:
有1/3的人正在遭受
失眠、晚睡等问题的折磨。
打工人,打工魂,
生活的压力,
让睡觉成了成年人的奢望。
我们太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睡眠,
来治愈自己,重启生活。
成年人的世界里,晚睡是常态
看过这样一项调查:
你有多少天,
能在晚上11点前入睡?
有位 友淡淡地
贴出了一个数字:0!
通宵熬夜更是常态。
最初,望着窗外灯火阑珊,
还觉得自己挺厉害,挺令人感动。
可随着工作越来越忙,
他开始慢慢觉得厌倦。
最让他崩溃的是,
有时候通宵完,
刚靠着椅子闭一会眼睛,
早班新闻就又传了过来。
本以为累到极限,遇上休息日,
他就能睡个天昏地暗,恶补一场。
可当真的休息下来,
他又发觉自己早就丧失了睡觉的能力。
一方面,
长期的外界刺激,
让他习惯了晚睡,
不到凌晨一两点,
脑子就静不下来。
另一方面,他一有时间
就想打打游戏,刷刷新闻,
似乎只有如此,
自己的生活才不算无趣。
常年晚睡,
也曾让他抱怨:
人活着为什么这么累?”
可吐槽完了,生活还得继续。
时常觉得,
成年人像被夹在玻璃缝里:
既能看见前路多远,
有多少尚未完成的目标;
也能看见身后深渊,
有多少不敢倒下的理由。
面对生活的压力,
我们丝毫不敢懈怠。
只能扛着睡意,咬牙硬撑。
想起前些天看到
@小程序开发刚子哥的一段视频:
凌晨1点,他满脸倦意,
一个人走在黑漆漆的办公楼里。
做了5年小程序开发的他,
加班是家常便饭。
他给自己打气:
“工作生活还得继续,微笑面对吧。”
奔波于生计的成年人,
总是强迫自己绷紧弓弦,
到了黑夜,也难以松弛下来。
然而,人的承受自有极限。
过度失眠,熬夜,
终会将身心透支殆尽。
生活的自愈,从一场好觉开始
常有人问:
“觉得生活很苦很累,怎么办?”
借用毕淑敏的一句话作答:
“安静地等待,好好睡觉,
像一只冬眠的熊。”
对于一个被生活
磨得遍体鳞伤的人而言,
没有什么,比睡觉来得更治愈。
朋友上周约我吃饭,
自她生完孩子,我们已半年未见。
见她满面红光,我笑着打趣:
“你这哪像生了孩子,简直是逆生长嘛。”
可她却连忙否定:
“你是没见我之前的样子。
我也是最近状态好了,
才敢出门见人。”
原来,朋友生完孩子后,
凡事还是亲力亲为,
一段时间下来,
不仅身体有点吃不消,
甚至情绪也变得特别敏感。
直到有一天,妈妈实在心疼,
便劝她:你好好睡一晚,
剩下的交给我们,好吗?
她想:“就一次,应该没问题”。
而后把自己关在书房,好好睡了一觉。
不出所料,第二天,
家里一切如旧。
可她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幸福感:
不仅整个人精神大好,
就连腰痛也缓解了许多。
自那以后,她不再逼迫自己,
开始接受家人的帮忙,
一起照顾孩子。
而她的状态,
也在一次次好眠中快速复原。
当你觉得很累,很难,
甚至撑不下去的时候,
不妨就停下来,好好睡一觉。
用夜晚的平静驱散白日的挣扎,
用短暂的休整蓄能往后的余生。
随着身体的疲累消失,
内心的悲伤过滤,
胸中的愉悦和希望也会油然升腾。
好好安睡一晚,
醒后便是新生。
一个身体矫健,精力满格的你,
一定能在人生之路上,飞驰前行。
重启“睡眠力”,睡出好人生
医学研究中,
将睡眠力等同为免疫力。
因为试验表明:
规律而充足的睡眠,
在对抗病毒、提高免疫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
事实上,好好睡觉,
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
更能让我们对生活更有掌控感。
正所谓“睡好后半夜,过好下半生。”
两个小建议,一起由内而外,
激发我们的“睡眠力”。
? 重启情绪软件,清空内心垃圾
a:负念蔓延?坦然接受
黑夜很容易唤起人内心积攒的负面情绪,
只有及时纾解,才不会无限内耗。
允许自己生气、委屈、低落,
让内心慢慢放松,
既然白天注定拼命,
那就趁着夜晚崩溃。
b:思想涣散?转移注意
心理学研究表明,
由于思维不消耗能量,
趁着睡前身体其他机能休整,
大脑就会格外活跃起来。
想要拉住思想的缰绳,
一个简单的方法,
就是强制阻断,转移注意力。
听一段音乐,读几页的书,
全身心投入其中,
当思想的空间被其他事情占据,
原有的杂念,便无力维持。
c:过度思考?立即具化
《浓缩睡眠法》一书中,
分享了应对睡前焦虑的办法:
把“想的东西”写下来。
如果事情虚妄,划掉它;
如果问题真实,那就写下应对办法。
将感性的烦恼变成理性的行动,
会极大释放不安。
? 优化生活排布,留足睡眠内存
a:时间不够?调整计划
很多时候,
我们觉得时间不够用,
是因为目标制定过高,
自我负重太大。
试着将任务进行分解,
留出一些休息时间。
循序渐进,劳逸结合,
才能跑赢长远的人生。
b:入睡缓慢?培养状态
合理安排睡前活动,
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入睡。
具体包括:
下午以后尽量不喝浓茶、咖啡;
睡前2小时不运动;
睡前一小时尽量不玩手机。
除此之外,
睡前洗个热水澡或泡泡脚,
也能够更好地促进血液循环,
放松身心,促成睡意。
c:发挥不稳?定下“闹钟”
研究发现,人仅需3~5天,
就能调整自己的生物钟,
并使其为我们的睡眠服务。
康德曾说:
“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
希望,睡眠和微笑。”
成年人的世界里,
负重前行是常态,
既然时光匆匆,生命苦短,
不妨尽量对自己好一点。
开心就笑,难过就哭,
饿了就吃,困了就睡。
哪怕生活再苦再累,
只要一觉醒来,
又是崭新的一天。
愿我们今夜,
都能好眠。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