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1,2,胡战利2,余成波1,刘磊1,2,石伟2,洪序达2,项里伟2
(1.重庆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重庆 400054;2.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55)
针对非晶硒数字平板探测器设计了一个用于乳腺CT成像的图像采集软件,该软件可以实现对CT图像的采集、存储和实时显示。根据非晶硒平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乳腺CT的成像原理,在VS 2010开发环境下,基于MFC和OpenCV完成了乳腺CT图像采集软件的设计与测试,该软件实现了图像的快速采集,达到了实时成像的目的。针对设计的图像采集软件,利用碳纳米管X射线源进行了亮暗场及乳腺模体成像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软件达到了设计需求和目的。
平板探测器;图像采集;乳腺CT;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 (MFC)
TP319A: 10.19358/j.issn.16747720.2016.22.007
张玲,胡战利,余成波,等. 基于非晶硒平板探测器的乳腺CT图像采集软件设计[J].微型机与应用,2016,35(22):26-28,32.
0引言
乳腺 CT(breast 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专用于乳腺疾病检查的医学成像设备[1]。平板探测器和X射线源是乳腺 CT成像系统中的核心组件,其中X射线源用于发出X射线,穿透乳腺组织结构;平板探测器用于接收透过乳腺组织的X射线,并经过内部转化变成数字图像矩阵,经内部校正、噪声消除等处理,利用千兆以太 将数字信 传输到计算机进行保存并在计算机终端实时显示[2]。
根据材料的不同,平板探测器分为两种:非晶硅平板探测器[3]和非晶硒平板探测器[4]。前者由闪烁晶体、薄膜非晶硅光电二极管阵列和非晶硅晶体管阵列构成;后者由光电导材料非晶硒和非晶硅晶体管阵列构成。相比于非晶硅平板,非晶硒平板直接将X射线转化成可见光光子,避免散射的发生,因此其空间分辨率优于非晶硅平板,能够满足乳腺摄影的临床需要。同时,非晶硒平板具有极低的成像剂量、更好的图像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可以真正满足乳腺X光摄影对细节的极高要求,成为数字乳腺机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1探测器工作原理
基于非晶硒平板探测器的乳腺CT系统主要由工作站、乳腺机架、X射线源和非晶硒平板探测器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X射线源采用自主研发的分布式碳纳米管X射线源阵列[5],通过编程控制顺序发射,实现静态多角度成像,从而避免运动造成的伪影。乳腺机架用来支撑X射线源和平板探测器,中间的载物台用来放置检测模体。工作站与探测器和X射线源通过千兆以太 连接。
由于该探测器只能工作在外触发模式下,在正常工作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时序进行图像采集。图2为探测器手动采集模式下的工作时序图。如图2所示,探测器初始化完成以后,发出一个准备好(READY)的信 ,该信 输出给外部触发电路,触发一个准备信 (PERP)给探测器,此时,探测器进入曝光前的准备状态,经过T1(约2.7 ms),完成准备,进入曝光状态,开启曝光窗口(EXP_WIN),此时开启X射线源(XRAY_ON),探测器开始曝光,T5为曝光窗口(约200 ms),T8为采集一帧图像的曝光周期(约900 ms)。完成一次连续采集后,READY信 拉高,等待T6(约8 s)后,准备进入下一次采集。
2图像采集软件设计
2.1软件需求分析
2.2采集软件设计
软件采集流程如图3所示。
探测器进行数据采集时,主要通过设计CmainManage类来实现,该类封装了实现探测器功能的API(应用程序接口)及用户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接口功能函数:
Initialize;//完全初始化
QuickInitialize;//快速初始化
StartContAcqProp;//开始采集
RecoverImage;//恢复图像
MonitorPegasus;//状态监视
Shutdown;//停止采集
设计的探测器采集软件利用MFC中的文件对话框类实现了对图像保存路径选择及数据存储,探测器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保存为.raw格式,通过OpenCV库函数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读取并在采集界面中实时显示,便于用户实时观察采集到的图像。
完成设计后的图像采集软件界面如图4所示,左边放置的是探测器一些操作按钮和状态信息,右边矩形框是用于图像实时显示的区域。
3实验结果及讨论
该采集软件设计完成以后,结合乳腺CT实验平台的硬件系统进行实验,主要进行了基于单个碳纳米管X射线源的亮、暗场成像实验和乳腺模体成像实验。
3.1亮暗场成像实验
实验利用自主研发的碳纳米管X射线源作为光源,通过非晶硒平板探测器和外触发电路板来测试探测器对X射线的成像效果。分别采集了暗场图像(如图5所示)和低阴极电流条件下的碳纳米管亮场图像(如图6所示)。图像采集完成以后,图像文件将以不同的名称自动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中。
3.2乳腺模体成像实验
乳腺模体成像实验选用的模体为美国CIRS公司的编 11A的乳腺模体,采用碳纳米管X射线源对模体进行曝光,然后通过探测器采集软件进行图像采集、存储及显示,实验结果如图7所示。
3.3结果分析与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1] BOONE J M, KWAN A L C, Yang Kai, et al.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imaging the breast[J]. Journal of Mammary Gland Biology & Neoplasia, 2006, 11(2): 103-111.
[2] 孔凡亮, 李光, 罗守华, 等. 基于PaxScan2520D平板探测器的锥束CT成像软件开发[J]. 中国医疗设备, 2012, 27(5): 90-93.
[3] 邝忠华, 李兰君, 桂建保, 等. X射线探测器MTF的狭缝法测量研究[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15, 35(8): 783-787.
[4] 郭长运. 平板式探测器和常规X射线数字化成像未来[J]. 中国医疗设备, 2002, 17(2): 1-8.
[5] EMILY G, Gao Bo, Shan Jing, et al. Carbon nanotube electron field emitters for x ray imaging of human breast cancer[J]. Nanotechnology, 2014, 25(25): 235-255.
[6] 张海静, 黄华. 基于LabVIEW显微CT图像采集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17): 3160-3162.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