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把推动教育综合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开展特色教育,教育软硬件环境不断提档升级,推动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学校自主特色发展、区域优质均衡发展。
日前,莒县二中新校区投入使用,这座规划投资5.73亿元,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的现代化教育新高地迎来了首批2200多名高一新生。
莒县第二中学老师 范书宁:在新校区的环境比较优美,教室的空间宽敞明亮,教学的设备和老校区相比呢也比较新颖、便捷,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课件更加的方便应用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大大的提高,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够很快的进入学习的一个状态 。
新学期,新环境,新面孔,新校区完善的现代化教育、一流的教学和生活设施,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治学氛围和文化环境。
莒县第二中学学生 梁容美:进入了二中面对了新的环境我也有了新的感触,新校区新教师新教学设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室里也有护眼灯、新的教学设备这些都很实用,自习课进入教室,教室里拥 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我相信在这种氛围中同学们都能够安心的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
二中新校区的投入使用是莒县着力解决大班额,加快实施教育重点工程建设结出的又一硕果。近年来,莒县全力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和解决大班额问题,一中新校区投入使用后,全县普通高中将达7所,将完全满足全县对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规划新建6所小学,项目建成后将增加学位14040个,城区小学学生达到37350人,普惠性教育资源供给将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莒县第一实验小学对学校的教学设施以及专业硬件进行大规模的更新,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环境,尤其 团投入方面,学校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发了50多种必修课和选修课,组件了60多个种类丰富的 团。
莒县第一实验小学合唱 团老师 单洪雪:我们学校合唱 团分中高年级,每周二和每周四下午训练,学生通过轻松活泼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合唱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在学习合唱的过程当中,学生同时学到了由合唱带来的更多更广泛的音乐知识。使学生们的音乐素质无形当中得到了提高 ,并使合唱取得好的效果。
莒县第一实验小学学生 张馨文:在我学习古筝 团的这段期间,我学会了许多弹奏技巧以及和老师学会了唱谱,让我的音乐技巧也变的更加广泛了。 在和同学一起练琴的这段时间我觉得比自己在家练琴快乐多了。
在全面了解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 团教师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各自参与到球类、棋类、美工类、乐器类、科技制作等各种 团中,让学生体验到实践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历练本领,增长见识。
莒县第一实验小学校长 董世芹:学校投入了30多万元购置了乐器,改建了 团活动场地,组建了完备的民乐团和管乐团,我们学校还比较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校投入了近百万元,高标准的建立了青少年科普基地,青少年科创中心,3D打印教室、乐高教室等一些设施完备的功能室,我们学校还整合 会力量办学,引进了机器人外交英语等精品课程,在课后服务的时间,学生不用出校门就能参加高水平的培训,深受学生家长们的青睐。
提升教育质量,硬件是基础,教育供给能力是关键,莒县深入实施“民生”和“名生”两大工程,以‘培植兴趣、关注基础、发展能力、养成习惯’作为教学的底线和起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带动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评价观的根本转变,实现‘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真正发展’的目的。
◆ 莒县:实施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 引领粮食生产增效增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