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分析精选

编译:何晓阳

相信很多人都深刻感知到:企业购买和部署软件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特别是在过去几年中,开放型技术——那些可以被改写以及免费部署的软件——已经从「凤毛麟角」的被采用变成了大部分企业的通用原则。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见证了无数伟大的 IT 项目在强大的开源项目上「破茧重生」,而开发者也开始倾向于采用「开发优先」的方式来提供新的解决方案。Black DuckSoftware 公司最近的一项市场调查 告显示:超过78%的企业都在运行在开源软件项目之上,仅仅不到3%的企业表示他们完全不依赖于任何的开放软件。

首先,我们来聊聊 Open AdoptionSoftware(OAS)是什么?为什么它被称之为软件行业发展的新浪潮?这部分相关内容来自 Accel (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 Jake Flomenberg 的 PPT 分享,他认为开放应用软件有以下特点:

1)由开发者、终端用户以及生态合作伙伴构建;

2)开放给那些可能会成为潜在客户的一线开发者免费试用;

3)深耕专业的、可产生增值服务的部分,帮助用户充分使用这些软件;

4)现在已经成为企业考虑IT 未来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备注:Jake Flomenberg 曾经就职于 Splunk,Cloudera,Lockheed Martin,目前是 Accel Partners 公司的合伙人。

诚然,开放性几乎是硅谷的老生常谈,包括像 Hadoop、Cassandra、Docker 和 Mule 这些现代项目正在渗透到那些最为保守和最具教条主义的企业和组织之中。正因如此,现在 Cloudera、DataStax 和 MuleSoft 等初创公司通过出售他们的开源项目周边的专有增值产品,每年可以从企业客户那里获得数亿美元的利润。

这是软件发展的新浪潮——它不仅正在取代现有的市场,而且还在拓展一些全新的疆域。我们把这些公司称之为开放应用软件(OAS)公司,而且我们相信他们即将打造出更具价值的业务,并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我们正在见证软件消费方式的巨大变革

OAS 公司的构建方式完全不同于传统,一般而言,他们会经历三个公司建设阶段:项目、产品和赢利。而这种经历过三个发展阶段的公司,在发展到「赢利」阶段时,他们看起来与传统企业的软件业务很相像,甚至会设定相似的财务标准。

就在几周前,Jake Flomenberg 还与很多创业公司的创始人、财务分析师讨论了这个问题。这是一次非常及时的座谈会,因为其中一些公司已经快要发展到上市阶段,而且这跟2003年谜之相似,当时第一家 SaaS 公司正要准备上市。

OAS 是一种用户导向的结果

开放软件思想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当今的世界500强公司的「脑海」之中,而且很多软件还给很多项目带来了直接的回馈。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谷歌和 Facebook 这样的超级巨头,包括沃尔玛、通用电气、Merck 和高盛等大型企业,甚至还有联邦政府,都在远离特定技术供应商承诺的「安全性」(或者说他们正在逃离所谓的「舒适区」,也可以认为,这些大公司看到了「更远的未来」)。他们的目标是拿到更多的开放软件的控制权和性能。而且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真正拥有预算决定权的真实的客户其实更需要一种新型的软件模式。

毋庸置疑,这种势头愈演愈烈。每年我们会组织15名世界500强的 CIO 参加 Accel 技术会议,在讨论会上总是能够听到他们对专用软件的差评,「价格太高,更新太慢」。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几个演进趋势,它们让客户更偏加好这种新模式:

对速度和控制性的需求:对创新和快速交付的需求,意味着企业必须部署敏捷性的软件系统。如果你希望按照已经公布的日程表来严格执行上线计划,那么没有什么能够比等待某个供应商的某个程序库更让人糟心的事情了。而开放型平台通过移除对专有供应商的依赖,让企业可以更快地发展,子系统之间的匹配度更好,再也不用担心「受制于人」。同时,企业也不再受制于某个供应商的产品发展线路,他们可以随时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进行创新。

络规模重于一切:企业必须面向全球互联 用户来提供解决方案,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解决千万终端用户登录银行账户的并发问题,以及如何协调好全球数万员工的操作流程。而传统的供应商几乎对处理这种数据和大规模的用户并发「无能为力」,幸运的是,很多早期引领互联 2.0时代的企业,包括谷歌、Facebook、领英、雅虎(貌似已经不在了)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还将它们从中学到的经验教训贡献给了开放型 区(向这些伟大的企业致敬)

开发者的力量以及 络效应:首席信息官正在努力放权,它们赋予一线开发者更多下载和部署那些能够促进项目创新的软件采购的自主权。开发者们则期望会有更多开放 区导向的技术,以便他们更好地采用、部署和积极参与。OAS 扩展了摩尔定律,并从与之相似的梅特卡夫定律中受益: 络的有用性(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平方数增加而增加。延伸来讲,随着开发者 络的发展,它的能量和创新率将会呈现指数级增长。

开放软件吸收经验和教训的速度远超那些专有的供应商,同时还能够强化安全性和稳定性。开放软件在很多方面都更加安全,Hadoop 和 Docker 不断被他们的开发者 区扩展、推动、塑造和打磨,这些 区的成熟度远远超出人们对其成立时长所拥有的期望。

以上信息都表明:我们正在见证软件消费方式的巨大变革。OAS 得到更加开放式的采用和更加开放式的开发,并且正在迅速成为企业构建和交付 IT 产品的主导模式。

虽然大部分 OAS 公司至少拥有一定数量的免费可用或者开源的产品,但是必须说明的是,开源和 OAS 并不能混为一谈。开源描述的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而 OAS 更多的是关于 Go-to-Market以及 Company-Building 的思想体系。OAS 指的并不是比 On-Premise 软件更便宜的一个备选,它更多的是指创建一个新的市场,而不仅仅是取代现有的市场。它是创新的,开发者导向的,也是未来软件应用部署的新浪潮。

软件发展的新浪潮

技术发展的每次浪潮——从大型机到 Client-Server,到 XaaS (IaaS、SaaS 等),再到 OAS——都会让软件越来越便于使用。因此,软件的应用速度加快,而且影响到的受众规模远超从前,这就是技术演进趋势的力量,而软件正在改变整个世界。

诚然,每次浪潮的发生都是由某个技术领域的「民主化」所驱动。在从大型机到客户端时代的变革中,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在到 XaaS 的变革中,托管服务和广域 变得更加易于使用。现如今,随着软件走进 OAS 时代,开发者 区的创新距离我们越来越近。OAS 不仅代表着提供创新功能的一种创新方式,而且还代表着开发者交付模式的一种创新。

纵观技术发展史的历次变革,用户对更大、更快和更便宜的产品的需求始终存在。历次浪潮带来的技术创新,也不断促进了软件产品的「包装」以及交付方式的变更,这样不仅给用户带来了很多便利,而且能够大大节约成本。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一点,那就是「开放」并不是整个软件行业的全部,也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可以成就一番事业。而且任何一家公司想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都需要付出很多,一支强大的队伍,拥有超强的战斗力,同时能够在这个群雄逐鹿的 IT 时代,披荆斩棘,开疆拓土。我们眼中只能看到那些创业者们在纳斯达克敲钟的风采,却鲜有人能体会无数创业者在付出满腔热血、美好青春却最终「折戟沉沙」的落寞。

曾经引领互联 大潮、风光无限的雅虎已经黯然退场,就在不久前,成立了7年之久,拿到1200美元融资的数据库公司 RethinkDB 也宣布破产倒闭(RethinkDB 现已成为 Linux 基金会的一员)。 OAS 是软件行业的新浪潮,但是我们也须清醒认识到「大浪淘沙」,只有屈指可数的软件巨头能够「引领风骚」。而且「开放」不是万能良药,也不见得能够解决所有企业面临的问题。

「开放」并不是万能良药

随着时代的变革,新浪潮也将会帮助市场上现有的各种类型的软件商品化(行业专家预测)。尽管开发某些层级应用的成本降低了,但是更高层级的「消费」也因此急剧扩张,因为有更多应用程序被开发出来,新的用例也在不断涌现。

而这种新型应用模式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任何商品化的进度,其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市场机遇的价值正在急速扩大,而不是收缩。Salesforce 和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就是最好的实例证明。正是因为拥有这些平台,才会有成千上万的新业务涌现,这种规模也是前所未有的。

OAS 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虽然,我们看到 OAS 公司在软件应用速度方面,远超那些提供专有软件服务的竞争对手,但开放型应用并不是万能良药。尤其是很多公有云服务商也开始将开源项目作为一种服务时。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这些 OAS 公司还需要深思熟虑,决定产品的哪些部分可以开放,哪些部分不可以开放。对 OAS 公司来说,他们的出身就意味着必然存在一种独特的失败模式:开放过度,未能充分实现赢利。

虽然我们对 OAS 的未来很有信心,但是并非所有的开放项目都能够成就一家伟大 OAS 企业,也不是所有的这些公司都能上市——有的会占据先天优势,也有的会苦苦挣扎,甚至可能还会被兼并,我们很难从开始预测到谁将成为最后的赢家。不可置否, OAS 公司成功的几率与传统软件公司是一样的,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最终赢家的规模一定会超越他们的「前辈」。

爱分析热文

新金融

|

|

|

|

|

|

企业服务

|

|

|

|

其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月23日
下一篇 2017年1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