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搜题”利弊谈

如今手机应用有多款“拍照搜题”软件,学生做作业时,遇到任何不会做的题,一时又无法请教老师或他人,只要“拍一拍”“搜一搜”,难题便“迎刃而解”,实在是快捷,犹如身边多了一位“辅导老师”。然而,这“拍照搜题”和任何事物一样有其利必有其弊。依我看,其弊至少有三:

其一,过度依赖“拍照搜题”很容易助长学生的学习惰性。大家都知道,做题本身实际上是思维模型内化的过程,通俗一点说,就是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过程。如果不经过消化吸收,只是简单把答题过程及最终答案复制下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和照抄别人的作业没有什么两样,久而久之,不仅会钝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势必助长学生的惰性,其害不可谓不大。

其二,过度依赖“拍照搜题”也会影响老师授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与学从来都是互动和双向的,老师检验授课效果及学生的接受程度,除了课堂提问和做题,主要是通过批改作业来获取。而学生们借助“拍照搜题”完成的作业一个比一个“漂亮”,这无疑就给老师反馈了虚假的信息,难免使老师产生错觉,致使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造成“夹生饭”,形成不良循环,最终受害的还是学生自己。

其三,眼下的“拍照搜题”鱼龙混杂,质量难以保障。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不少答案和解析内容并不是教学一线老师提供的,而是从 上征集来的。这些答案的提供者不少人缺乏教学经验,也不了解教学大纲,使用的解题方法未必适合学生所在的学段,答案也可能不规范。但认知是有规律性的,不可能让一个高一的学生去用大一的方法来解题,因为他的知识体系并没有达到那么高的层次。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使学生逻辑思维更加混乱,对其今后的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

前不久,教育部曾发文要求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的手机应用暂时下线,但至今还有多款“拍照搜题”软件仍可正常使用。虽说大都采取了身份认证的限制措施,却也形同虚设。因此有人建议彻底下线“拍照搜题”,以绝其弊。但笔者以为,这样做尽管省事省心,却也把其利彻底封杀掉了,值得商榷。依我看,只有兴其利除其弊,才是上上策。这样做当然困难不少,但只要软件企业、 络平台、监管部门和老师、家长尽心尽力、各司其职,办法总比困难多,是可以教育并管理好学生们科学有效地使用“拍照搜题”的,把其“利”发挥到尽可能大,把其“弊”限制到尽可能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2月8日
下一篇 2022年2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