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梅隆大学纺织实验室的CMU团队研发出了一种可将数字3D模型转变为编织物的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软件程序和计算机编程的编织机,实现协同配合,从而定制各式各样的3D打印毛绒玩具。
那么这种自动化的3D编织技术究竟如何工作的呢?
通过使用这个新软件,用户只需要找出模型上应该开始及结束的位置,就可以把3D模型转化成编织物了。
据了解,该软件还可以根据模型的结构,随时发现编织过程中的问题,减少失误。
编织图案生成后,将相关数据发送到计算机编程的编织机上,它就会开始生产编织物的“皮肤”。针织完成后,再把这些“皮肤”填充起来,来一个轻松的大变身!于是,3D编织的玩具就粉墨登场了。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用来制作毛绒玩具,比如泰迪熊和玩具兔子,甚至可以制作复杂的、抽象的模型。
CMU团队希望这个编织机的功能将会日渐强大,用于更多应用。
研究表明,编织机与3D打印机都可以重复使用,且功能十分强大。有了自动生成3D模型的编织指令,就可以像控制3D打印机那样控制编织机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