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广联达钢筋软件的同学都知道,软件提供了两种汇总方式,一是按外皮汇总方式,另一种是按中心线汇总,如图1所示。
图1
两种汇总到底有什么区别,钢筋差多少,很多同学不清楚,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解读这个问题。
其实真正的差别会出现在钢筋弯折处,我们平时遇到的钢筋弯折有几种情况,分别是135度弯钩、90度弯折、180度弯钩,如图2所示。
图2
下面我们分别讲这三种情况。
一、135度弯钩情况
135度弯钩情况,我在2018年9月12 发表的一篇文章《箍筋弯钩11.9d是怎么来的?》中已经讲清楚了,其核心思想是外皮与中心线的差值,我们用图3做简略解读,不理解的同学,请仔细阅读《箍筋弯钩11.9d是怎么来的?》。
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图纸的标注尺寸(也就是外皮尺寸)是R+d,而这块中心线尺寸是圆弧AB,如果圆弧半径R=1.25d,那么弧长AB=(1.25d+0.5d)*2*3.14*135/360=4.12d,外皮长度CD=R+d=1.25d+d=2.25d,二则差值=弧长AB-CD=4.12d-2.25d=1.87d=1.9d。
《箍筋弯钩11.9d是怎么来的?》那篇文章中,已经推导出按照外皮计算的公式是:
箍筋外皮长度=(B-2*bhc)×2+(H-2*bhc)×2+1.9d×2+max(10d,75)×2
其中B是构件的截面宽,H是截面高,bhc是保护层。
这里为什么+1.9d?是因为135度角已经按中心线计算了,这一点大家要充分理解。
这里有一个关键值要注意,是弯曲半径R这里取值是1.25d,这个值为什么是1.25d,下面进一步解释。
总结一下,即使按照外皮计算,遇到135度角的钢筋,软件实际上就是按中心线计算的。
二、90度弯折情况
在90度弯折这一块,大家自然能想的两种钢筋,一是箍筋,二是梁的纵筋、柱的纵筋、板的负筋等。
下面我们以箍筋为例来讲解这个问题。
(一)软件按外皮尺寸怎样计算箍筋的长度
《箍筋弯钩11.9d是怎么来的?》这篇文章讲了软件是怎么计算箍筋长度的,核心观点是:软件计算箍筋时候,三个角是按90度直角计算的,一个角是按135度角计算的,而工地下料的钢筋,不存在90度直角,而是有一定的圆弧,如图4所示
图4
如果你对这个计算方法还吃不透,请大家认真阅读一下《箍筋弯钩11.9d是怎么来的?》这篇文章。
(二)软件按照中心线怎样计算箍筋长度
这样问题就很清晰了,我们计算出3个90度直角与90度圆弧的差值就可以了,从外皮结果中扣除这3个差值,就是中心线的长度了,下面以图5来讲解。
图5
如果按照外皮尺寸计算,这个90度角,软件计算的长度是:外皮尺寸=CD+CE。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这个90度角,软件应该计算AB的弧长。很显然,外皮长度大于弧长,我们把两种算法的差值算出来。
这里涉及到一个弯曲半径R的问题,这个R应该取多少,16G101-1的57页给了说法,如图6所示。
图6
从图6的规定中我们知道,其实在不同情况下,这个弯曲半径R是不同的,不同类型的钢筋,取值不一样,GTJ2018新版本中已经给出了取值,如图7所示。
图7
图7中画红框的是弯曲直径,我们换算成弯曲半径就是一半,圆钢弯曲半径取值是1.25d,二级钢筋是2d,三级钢是2.5d,四级钢是3d或3.5d。常用钢筋是一二三级,下面我们按R值分别是1.25d、2d和2.5d,我们分别以这三种情况来计算差值。
当弯曲半径R=1.25d时:
AB弧长=(1.25d+0.5d)*2*3.14*90/360=2.75d
外皮尺寸==CD+CE=1.25d+d+1.25d+d=4.5d
差值=4.5d-2.75d=1.75d
当弯曲半径R=2d时:
AB弧长=(2d+0.5d)*2*3.14*90/360=3.925d
外皮尺寸==CD+CE=2d+d+2d+d=6d
差值=6d-3.925d=2.075d
当弯曲半径R=2.5d时:
AB弧长=(2.5d+0.5d)*2*3.14*90/360=4.71d
外皮尺寸==CD+CE=2.5d+d+2.5d+d=7d
差值=7d-4.71d=2.29d
差值算出来以后,我们就可以把外皮尺寸转换成中心线尺寸,也就是说,在外皮尺寸的基础上,减去3个差值。
用公式写出来就是:
当弯曲半径R=1.25d时。
箍筋中心线长度=(B-2*bhc)×2+(H-2*bhc)×2+1.9d×2+max(10d,75)×2-3*1.75d
当弯曲半径R=2d时。
箍筋中心线长度=(B-2*bhc)×2+(H-2*bhc)×2+1.9d×2+max(10d,75)×2-3*2.075d
当弯曲半径R=2.5d时。
箍筋中心线长度=(B-2*bhc)×2+(H-2*bhc)×2+1.9d×2+max(10d,75)×2-3*2.29d
(三)我们看软件是怎么算的
我们汇总一根梁,首先按照外皮尺寸汇总一下,箍筋计算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我们再按照中心线长度汇总,软件计算的结果是1575,如图9所示。
图9
外皮尺寸1630减去中心线尺寸1575正好是55,从图5中,我们也能看出来,箍筋的弯曲调整值是55。那这个55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双击55可以看到软件的详细计算公式,如图10所示。
从图6可以分析出,软件每个直角扣了一个2.29d,三个直接扣除3个2.29d,由此可以判断,软件采用的弯曲半径是2.5d。
同时,我们也能看出纵向钢筋弯折,软件扣除弯曲长度是115,这115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双击115可以看到软件的计算公式如图11所示。
从图7中,我们也可以查出2.29这个值,大家仔细阅读上文,就知道2.29是怎么来的了。
三、180度弯钩情况
(一)外皮计算与中心线计算差值是多少
180度弯钩情况,我们用图12来计算。
图12
图12中,遇到带180度弯钩情况,图纸标注的外皮长度是R+d,中心线长度是弧长AB。
我们先来计算弧长AB是多少。
当圆弧半径R=1.25d时。
弧长 AB=(1.25d+0.5d)*2*3.14*180/360=5.495d
标注外皮长度CD=R+d=1.25d+d=2.25d
差值=弧长AB-CD=5.495d-2.25d=3.25d
当圆弧半径R=2d时。
弧长AB=(2d+0.5d)*2*3.14*180/360=7.85d
标注外皮长度CD=R+d=2d+d=3d
差值=弧长AB-CD=7.85d-3d=4.85d
当圆弧半径R=2.5d时。
弧长AB=(2.5d+0.5d)*2*3.14*180/360=9.42d
标注外皮长度CD=R+d=2.5d+d=3.5d
差值=弧长AB-CD=9.42d-3.5d=5.92d
(二)软件是如何计算的
180度角出现在板的底筋上,我们用一块板的底筋来比较一下。
按照外皮汇总,板的底筋长度如图13所示。
图13
按照中心线汇总,板的底筋长度如图14所示。
图14
我们看到,按照外皮计算计算出来的与按照中心线长度计算出来的值是一样的,都是3100,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是这样,对于180度弯钩,软件本来已经加上了3.25d的差值,图15可以说明。
图15
图15中,直段长度是3d,差值是3.25d(见前文),加起来是6.25d,我们看到图13中已经加了12.5d,其实就是2个6.25d。原来按外皮长度计算,软件已经按中心线长度计算了弯钩,所以按照中心线长度计算,软件并不需要加弯曲调整值,所以,图14中,弯曲调整值是0。
四、总结
总结一下,软件即使按照外皮长度即使,其实135度角和180度角已经按中心线长度计算了,所以,按照外皮计算与按照中心线计算真正的差值是90度弯折产生的差值。虽然图7中给出了30度、45度和60度弯曲调整值,但是这几个角度在实际工程中发生的很少,90度弯折工地上太多了,所以,我们可以说,按外皮与中心线差值大多数来自于90度弯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