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侵权纠纷中相似(同一)性鉴定标准

以下内容摘选自《软件相似性鉴定实施规范》(SF/Z JD0403001—2014)

3.2 软件

送检软件所需的运行环境、文件比对工具、反编译工具、源代码分析工具等。

4.2 检材和样本的保全备份

对具备保全条件的检材和样本进行保全备份,并计算保全备份的副本或镜像的哈希值。

4.3 检验项目的选择

分析检材和样本,根据检材和样本的内容选择以下一项或多项内容进行检验:

a) 源代码间的比对;

b) 目标程序间的比对;

c) 源代码和目标程序间的比对;

d) 文档的比对(如适用);

e) 文档和源代码/目标程序间的比对。

注:文档包括开发文档、需求说明书、总体设计方案、详细设计方案等。

4.4 程序的比对检验

要求对检材和样本进行比对检验时,需先排除影响比对的内容(如公共程序库文件、第三方库文件和GNU通用公共许可的程序等)。

源代码间的比对:对检材和样本的源代码的目录结构、文件名、文件内容、变量、函数、宏定义等进行比对检验。检验时,应排除自定义的文件名、变量名、函数名等名称被修改的影响,对程序逻辑与结构等内容进行比对检验。

目标程序间的比对:分别对检材和样本中的目标程序文件计算哈希值。若所有对应文件的哈希值相同,则软件相同。若对应文件的哈希值不相同,按下列步骤进行:

a) 安装程序检验(如适用),对检材和样本的安装程序进行下列比对检验:

1) 目录结构及目录名;

2) 各组成文件的文件名、文件哈希值、文件内容、文件结构和文件属性等。

b) 安装过程检验(如适用)

分别运行检材和样本的安装程序,观察安装过程的屏幕显示、软件信息、使用功能键后的屏幕显示以及安装步骤,并进行比对检验。

c) 安装后的程序检验,对安装成功的检材和样本的程序进行下列比对检验:

1) 安装后产生的目录结构及目录名;

2) 安装后产生的文件的文件名、文件哈希值、文件内容、文件结构和文件属性等;

3) 安装后的软件的配置过程和运行方式。

d) 程序的使用过程检验:运行该程序,对使用过程中的屏幕显示、功能、功能键和使用方法等进行比对检验。

e) 核心程序的逆向分析:必要时,对目标程序的核心程序进行反编译,对反编译后的代码进行比对检验。

源代码和目标程序间的比对:将源代码编译成目标程序后再进行比对检验,检验过程按照目标程序间的比对进行。

注:源代码编译过程中,由于编译软件、编译环境等不同,相同的源代码每次编译产生的文件可能会有差异。

4.5 文档的比对

对检材和样本的文档的目录结构、内容以及属性进行比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7月27日
下一篇 2020年7月27日

相关推荐